史实 | 推论 | |
A |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 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
B | 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 丝绸之路因为只运输丝织品而得名 |
C | 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内地 | 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 |
D |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 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
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③是研究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记述 | 出处 |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 《清史稿》 |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 《军机大臣年表》 |
①废藩置县 ②允许土地买卖 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④提倡文明开化。
公共建筑 | 新道路 | 新桥梁 | 新机场 | 地下水道 |
12.2万幢 | 66.4万英里 | 7.7万座 | 285个 | 2.4万英里 |
材料一:1830~1870年世界铁路营业里程表(单位:英里)
1830 年 |
1840年 |
1850年 |
1870年 |
|
欧洲 |
60 |
1800 |
14000 |
65000 |
北美洲 |
-- |
2800 |
9000 |
56000 |
亚洲 |
-- |
-- |
200 |
5100 |
南美洲 |
-- |
-- |
-- |
1800 |
非洲 |
-- |
-- |
-- |
1100 |
澳洲 |
-- |
-- |
-- |
1000 |
全总计 |
60 |
4600 |
23200 |
130000 |
--(英)伯里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0卷:欧洲势力的顶峰:1830-1780年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主革命俱已完成,遂积极倡导铁路建设。他曾说:“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修筑铁路,实为目前惟一之急务,民国之生死存亡,系于此举。”他提出了修筑10万荚里(约16万公里)铁路的宏图伟略,但整个民国时期不过勉强修筑了区区1万余公里。
--摘编自岳麓书社《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有2万多公里铁路,大都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西北、西南只有100多公里,仅占全国铁路的6%左右。铁路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不仅质量差,而且类型杂乱。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在西北、西南地区建成宝成、青藏和北疆等十几条铁路干线,这两个地区的铁路营业里程上升到全国的24%以上,到201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万公里以上,居世界第一。各种类型的机车、车辆设备都实现了国产化、其质量、数量都不断上升。
--《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史》
材料一:1949年中国共产党大事记(部分)
时间 |
主要内容 |
1月31日 |
傅作仪于1月下旬接受和平改编,历时64天的平津战役结束 |
3月5日 |
中共举行七届二中全会,会议集中讨论摧毁国民党的统治,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完成在新形势下工作中心的转移 |
4月23 |
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
9月21日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举 |
10月1 |
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
材料二: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
中国 |
英国 |
美国 |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度 |
18% |
4.1% |
2.8% |
增长400万吨钢所用时 |
5年 |
24年 |
15年 |
--数据组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三: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