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中山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01-09 浏览次数:4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 1. (2021八上·洪雅期末) 读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俄签订《瑷珲条约》 B .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C .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D .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 2. (2021八上·洪雅期末)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
    A . 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 . 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 . 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 . 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 3. (2021八上·洪雅期末) “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4. “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是指(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5. (2023八上·开平期中) 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控制中国的金融,在中国投资铁路、矿务,开办工厂,巩固不平等条约的特权。下列选项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欧美各国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 . 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 欧美各国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D . 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 6. (2021八上·洪雅期末) 120年前,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深重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之路。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
    A . 变法裁撤冗官 B . 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 . 变法开办新式学堂 D . 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7. (2024九下·云南月考)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②《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

    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②③④
  • 8. (2021八上·洪雅期末)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重要文件。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B . 它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C . 它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 . 它是袁世凯颁布的
  • 9. (2022八下·阳信开学考) 烟雨楼旁有条红船。去年10月31日,习总书记伫立船旁感慨:“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话中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
    A .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B .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C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 D . 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 10. (2024八上·安康期末) 《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A . 创办黄埔军校 B . 北伐胜利进军 C . 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 . 实现全国统一
  • 11. (2021八上·洪雅期末) 习近平曾用“五个创造性”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下列事件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开拓创新精神的是(    )
    A . 发动南昌起义 B .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 发动秋收起义 D . 红军长征
  • 12. (2022九下·德惠月考)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革命上“新途”的转折点是指(    )
    A . 四渡赤水 B . 飞夺泸定桥 C . 三大主力会师 D . 遵义会议的召开
  • 13. (2024八上·泉港期末) 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那么,“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八一三事变 C . 西安事变 D . 七七事变
  • 14. (2021八上·洪雅期末) 《我的抗战》一书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    )
    A .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 九一八事变 C . 卢沟桥事变 D . 南京大屠杀
  • 15. (2021八上·洪雅期末) 在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从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已经二十四年了……到了现在,我们党已经成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重心,已经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心,已经成了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重心。”这次会议(    )
    A . 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 . 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 . 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D . 集中全力解决了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 16. (2021八上·洪雅期末) 某同学想通过看电影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下列影片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观看,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①④② D . ②①③④
  • 17. (2021九上·余杭期末) 1945年8月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下列事件中体现毛泽东“弥天大勇”的是(    )
    A . 西安事变 B . 抗日战争 C . 重庆谈判 D . 渡江战役
  • 18.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淮海战役

    ②转战陕北

    ③解放南京

    ④挺进大别山

    A . ④①③② B . ②④①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④②③①
  • 19. (2021八上·洪雅期末) 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    )
    A . 思想观念解放 B . 大众报业发展 C . 铁路交通发达 D . 轮船航运繁荣
  • 20. (2023八上·新邵期末) 《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代国歌,后来被确定为国歌。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

    A . 田汉 B . 聂耳 C . 冼星海 D . 徐悲鸿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0分)
  • 21. (2021八上·洪雅期末) 材料一: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等。

    1. (1) 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 (2) 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反映的条约的影响。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哪一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4. (4)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条约的共同点。
  • 22. (2021八上·洪雅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近代中国文化娱乐生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洋派人物洋溢“在烛光摇曳的酒厅中举杯相庆”圣诞、复活节等洋节时,内地城市和广大农村的人们却还不知提琴、洋笛为何物。当商人、企业家、知识分子等群体中的不少人成为领导时代的弄潮儿时,普通市井小民、杂役及乞丐等下层社会成员,他们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即使对西方近代文明生活欣然向往,也只得“望洋兴叹”,被排斥在近代文明之外。

    ——《近代城市文化娱乐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之变迁》

    1. (1) 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一中第3阶段情况出现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文化娱乐生活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3. (3)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娱乐生活变化的主要原因。
  • 23. (2021八上·洪雅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中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辛,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一: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材料三: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发动了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

    1. (1) 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是指什么?他为什么说此事件“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2.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维新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革命”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此事件对中国的近代化发展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 24. (2021八上·洪雅期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南京大屠杀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世界记忆遗产项目。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识读下面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 (1) 图一场景发生在哪次战争后?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2. (2) 图二场景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 (3) 图三场景日本侵略者终于低下了头,标志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取得了胜利。中国人民抗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4. (4) 图四有何意义?
  • 25. (2021八上·洪雅期末)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清末民初,人民深受军阀混战的残害和西方殖民者的压迫。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中国国民党由于它自身原因限制,无法满足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需要。因此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迫切要求成立自己的组织。

    材料二:

    材料三: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经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

    1. (1) 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要性。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红军长征中什么事件?体现了长征中什么精神?
    3. (3) 材料三中“我中华民族百年来却未有的大事”是指什么事件?列举两例中共“报仇雪恨”的战役。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胜中的历史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