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 /第四课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本课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历社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更新时间:2019-10-11 浏览次数:176 类型:同步测试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 1.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这是指中共“二大”(    )
    A .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 .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C . 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 . 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 2. (2019九上·台州开学考)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 . 北伐战争的开始 B . 中共二大的召开 C .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 . 黄埔军校的创建
  • 3. (2020九上·义乌月考)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107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了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三万多人,到11月增加到20万人左右。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与材料所述意思相符的是(    )
    A . 工农群众是北伐的主力军 B . 工农运动的支持是北伐胜利的原因 C . 湖南、湖北是北伐的主战场 D . 北伐胜利后在各地建立了政权
  • 4. 鲁迅先生曾深刻指出:“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是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止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是指(    )
    A . 辛亥革命 B . 五四运动 C . 北伐战争 D . 秋收起义
  • 5. 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 .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 . 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C . 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D . 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二、工农武装割据
  • 6.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著作诞生时,毛泽东正战斗在图中的(    )

    A . ①处 B . ②处 C . ③处 D . ④处
  • 7. (2019九上·台州开学考) 下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它采用五星和“八一”二字图案。其中,五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八一”二字纪念的则是(    )

    A . 武昌起义 B . 北伐战争 C . 南昌起义 D . 秋收起义
  • 8. (2019九上·台州开学考)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
    A . 北伐战争 B . 南昌起义 C . 秋收起义 D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 9. 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
    A . 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 B . 长征胜利完成 C . 遵义会议的召开 D . 找到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三、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 10. 毛泽东说:“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
    A .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 .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 . 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 11. 下图截取自文献纪录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解说词为:“正是在这里,他(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得到确定。”“这里”是指(    )

    A . 瑞金 B . 井冈山 C . 遵义 D . 北京
  • 12. (2020九上·镇海期中) 图片是形象的史料。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是(    )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13. (2018九上·鄞州月考) 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

    A . 井冈山会师 B . 长征开始 C . 遵义会议 D . 长征结束
  • 14. (2018九上·宁波月考) 这一史诗般的逃亡,行程约6000英里,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翻越十几座大山,跨过了二十几条河流。历史上很少有意志征服环境的伟绩能与之相比,历史也不能提供一个更好的不间断的即时行动的例子。——摘自《剑桥中国史》

    “这一史诗般的逃亡”指的历史事件是(   )

    A . 北伐战争 B . 遵义会议 C . 西安事变 D . 红军长征
四、材料探究
  • 15. (2018九上·金华月考)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征途中,我们要永远铭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歌谣: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起义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和,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

    1. (1) 根据材料一概况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特征。结合材料用20世纪20年代有关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探索新的道路”的?
    2. (2) 根据材料分析中国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对长征“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你是如何理解的?
    3. (3) 中国红军的这一历程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 16. (2018九上·兴海月考) 在实践中前行,在反思中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后,毛泽东等人发动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去当山大王”。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

    材料二: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材料三:1928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 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摘编自石崇科《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等

    1. (1) 指出材料一中紧急会议上确定的方针,并说明武装暴动受挫后毛泽东所作出的战略转变。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井冈山根据地为了坚持革命道路而开展粮食生产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3. (3) 综合三则材料,分析这条新道路是如何开辟的?并指出开辟的目的。
  • 17. (2016九上·武义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副对联贴在某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材料二: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被书于某校大门东西两壁墙上。现在该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学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

    1. (1) 这所学校的名称是什么?这所学校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2. (2) 请你举出该学校的两位领导干部及其所担任的职务。
    3. (3) 为完成革命的任务,国民党采取了哪些行动?为什么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
    4. (4) 参观这所学校的遗址有利于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