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南京条约》 ①开放广州、福州、厦门、汉口、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③赔款2100万白银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
①五四运动扩展到上海
②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③工人已经浩大罢工
④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社会性质的变化】
材料一: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政治制度的变化】
材料二: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且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摘编自杨杰《戊戌变法: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
【思想观念的变化】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阶级力量的变化】
材料四: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材料一:中国近代最早的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作为近代社会信息传播工具的报刊,也开始在中国内地出现。
创办时间 |
创办地点 |
报刊名称 |
备注 |
1872年 |
广州 |
《羊城采新实录》 |
|
1873年 |
汉口 |
《昭文新报》 |
|
1874年、1876年 |
上海 |
《汇报》《新报》 |
|
1895年 |
上海 |
《字林沪报·晚报》 |
该报创办时正逢****战争失败,社会各界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意识增强 |
材料二:随着时代的变化,近代报刊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后来的维新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都把创办报纸杂志作为最主要的宣传工具……1896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宣传西学,鼓吹变法,作为维新变法的宣传媒体和舆论工具。
材料三:《民报》风行海内外,多次重印,仍然供不应求,继《民报》之后,又一批革命刊物,如《复报》……相继创刊,…国内许多城市…都有革命先人主编的报纸出版。………革命派已经以明显的优势占领了思想阵地。革命运动于是不可遏制地迅猛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见下图
材料一:“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他大声疾呼:“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害,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