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1933年7月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签订了一项《国际白银协定》。其中规定美国政府每年购银不超过3500万盎司,中国则承诺不出售1934—1937年销毁银元所得之白银。1934年6月,在美国国会内部白银集团的压力下,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1934年购银法》,规定美国政府要通过购买的方式,设法使每盎司的白银价格提高到1.29美元;或者把白银在美国货币储备金的比重增加到1/4。1934年8月开始执行该法,下令白银国有化并从世界市场购银。
——摘编自卢宁编译《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材料二:1935年11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了《实施法币布告》,国家四大银行取得了法币垄断发行权,实行白银国有,规定法币与英美国家货币挂钩。法币的发行,标志着中国货币制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货币制度更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基本摆脱了外商银行对货币发行和货币定价的控制,国民政府四大银行真正获得了中央银行的地位。
——摘编自郝慧泽、席林《略论中国近代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
材料
年份 |
台胞来大陆 |
增长率 |
大陆居民赴台 |
增长率 |
赴台交流项目 |
增长率 |
赴台交流 |
增长率 |
(人次) |
(%) |
(人次) |
(%) |
(个数) |
(%) |
(人数) |
(%) |
|
1987 |
46679 |
—— |
—— |
—— |
—— |
—— |
—— |
—— |
1988 |
446000 |
863.8 |
8845 |
—— |
13 |
—— |
13 |
—— |
1989 |
551800 |
20.4 |
—— |
—— |
—— |
—— |
—— |
—— |
1990 |
890500 |
66.8 |
—— |
—— |
—— |
—— |
—— |
—— |
1991 |
946632 |
4.8 |
9005 |
—— |
18 |
38.5 |
27 |
107.7 |
1992 |
1317770 |
39.2 |
10904 |
21.1 |
155 |
761.1 |
920 |
3307.4 |
1993 |
1526969 |
15.9 |
14615 |
34 |
507 |
227.1 |
3309 |
259.7 |
1994 |
1390215 |
-9 |
17583 |
20.3 |
563 |
11 |
3396 |
2.6 |
1995 |
1532309 |
10.2 |
42180 |
139.9 |
787 |
39.8 |
5210 |
53.4 |
1996 |
1733897 |
13.2 |
65205 |
54.6 |
971 |
23.4 |
5592 |
7.3 |
1997 |
2117576 |
22.1 |
56570 |
-13.2 |
1257 |
29.5 |
8707 |
55.7 |
1998 |
2174602 |
3.7 |
78423 |
38.6 |
1746 |
38.9 |
11462 |
31.6 |
1999 |
2584643 |
18.9 |
103977 |
32.6 |
1816 |
4 |
13554 |
18.3 |
2000 |
3108643 |
20.3 |
102933 |
-1 |
1787 |
-1.6 |
13623 |
0.5 |
2001 |
3440306 |
10.7 |
122198 |
18.7 |
2915 |
63.1 |
24719 |
81.5 |
2002 |
3660565 |
6.4 |
138981 |
13.7 |
4384 |
50.4 |
38259 |
54.8 |
2003 |
2730891 |
-25.4 |
124616 |
-10.34 |
2847 |
-35.1 |
24480 |
-36.02 |
2004 |
3685250 |
34.9 |
144526 |
14.2 |
4475 |
57.18 |
30728 |
52.52 |
2005 |
4109188 |
11.85 |
159938 |
10.58 |
5902 |
31.89 |
33421 |
8.76 |
2006 |
4413238 |
7.4 |
207650 |
29.8 |
7243 |
22.7 |
40981 |
26.4 |
2007 |
4627881 |
4.86 |
229877 |
10.7 |
7471 |
3.15 |
41766 |
1.92 |
2008 |
4367594 |
-5.6 |
278712 |
21.2 |
8983 |
12.34 |
46832 |
12.13 |
2009 |
4483865 |
2.66 |
935505 |
235.65 |
13243 |
57.79 |
103300 |
120.58 |
2010 |
5140554 |
14.65 |
1661877 |
77.64 |
19089 |
44.14 |
146729 |
42.04 |
2011 |
5263014 |
2.38 |
1844980 |
11.02 |
21715 |
13.76 |
143833 |
-1.97 |
2012 |
5340194 |
1.47 |
2630212 |
42.56 |
25842 |
19.01 |
159872 |
11.15 |
累计 |
71630780 |
8989012 |
133139 |
900733 |
——摘编自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历年两岸人员往来与交流统计》(2013年5月)
根据材料,形成一个关于海峡两岸交流的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析。(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材料一 卢梭(1712—1778年)写作了若干很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如《新爱洛绮思》《爱弥儿》等,还包括他的自传《忏悔录》。卢梭不是一个哲学家——他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哲学著作。但是罗素说,他的浪漫情怀在哲学界确实产生了影响。卢梭在政治方面提出的“社会契约论”。他的这方面理论,确实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罗伯斯庇尔等法国大革命的领袖,是他的热烈拥护者。
——摘编自[美]卡罗尔·布拉姆《卢梭与美德共和国——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语言》
材料二 作为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龚自珍(1792—1841年)与魏源都猛烈地抨击封建末世的黑暗,主张改革,提倡“经世致用”之学。龚自珍的特点在于以“但开风气不为师”标榜,对旧的社会现象和士林风气进行了最早、最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其锋芒所向,主要在封建社会内部。梁启超评价龚自珍说:“吾见并世诸贤,其能为现今思想解放光明者,彼最初率崇拜(龚)定庵。”并将他誉为“中国的卢骚(卢梭)”。
——摘编自麦若鹏《龚自珍传论》、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