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高新部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3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9高二上·黄陵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谁是陌生人?对许多人来说,这或许是一个很       的问题。陌生人就是那些我们不认识的或者不熟悉的人,这似乎是       的常识。(         )。例如,知果我们进一步追问如下问题,上述的常识往往就有些不够应对了:“陌生”与“熟悉”各自的具体含义是什么?陌生与熟悉仅仅是一种       的感受,还是有着更客观的依据与内涵?在何种意义上,陌生人可以被转化为熟人?陌生人究竟是一个程度性的概念还是一个构成性的概念?在秩序构成的意义上,陌生人意味着什么?在学术思想史上有许多重大的突破,恰恰是对许多习以为常的概念的反思与质问开始的。就此而言,用一种严格的社会学的眼光来        陌生人,在概念与理论的层次上思考陌生人问题,恰恰并不是多余的。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突兀  显而易见  心里  观察 B . 突出  不言自明  心里  考察 C . 突兀  不言自明  心理  观察 D . 突出  显而易见  心理  考察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因为常识未必能够经受严格的学术眼光的打量与审视 B . 但常识未必能够经受严格的学术眼光的打量与审视 C . 但严格的学术眼光未必会打量与审视这样的常识 D . 因为严格的学术眼光未必会打量与审视这样的常识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学术思想史上许多重大的突破,恰恰是对许多习以为常的概念的反思与质问开始的。 B . 学术思想史有许多重大的突破,恰恰是对许多习以为常的概念的质问与反思开始的。 C . 学术思想史上有许多重大的突破,恰恰是从对许多习以为常的概念的反思与质问开始的。 D . 学术思想史上许多重大的突破,恰恰是从对许多习以为常的概念的质问与反思开始的。
  • 2. (2019高二上·黄陵期末)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词赋传天下,峨眉共比高”。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
    A . 曹操 曹丕 曹植 B . 苏洵 苏轼 苏辙 C . 班彪 班固 班超 D . 杜甫 杜牧 杜荀鹤
二、现代文阅读
  • 3. (2021高一下·寿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体的,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中医首先反映的是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有人认为,中医的理论是不科学的、模糊的、不可实证的,那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现在的实证观念和思维。实证思维主张分析还原,还原到后来就各个成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整体关联的思维也讲还原,而整体关联所还原的个体是相互关联的个体。从根本上说,中医研究的是人这个有精神的高级生命体。因此,中医才有这样的观念,整体生命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完整地反映整体的面貌,而不只是反映那个部分。比如,肝脏不只反映肝脏,心不只反映心,而是与其他脏器的生理功能密切关联。

        中医诊治要周全地考虑不同性别、体质、地域、时间等因素,对药材的采用也特别强调地域性的差异,这是基于中国哲学中“自然合理”的理念。“自然合理”有尊重自然和注重个性两重内涵。中国哲学里的“自然”是本然的意思,任何违背事物本来面貌的做法都是不合理的,我们应该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因势利导”,要适合、符合这个事物本来发展的途径、趋势。而现代人所尊奉的“科学合理”的理念,是要去掌控自然,去改变事物的本来面貌。其实,很多现代科学家已经开始认识到,科学并不是按照人的意志去改变自然界的本来关系,而是使自然界和人类能够更加和谐地相处。此外,“自然合理”特别强调符合事物的本性,即个性,这就跟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强调普遍化、普适性有很大的差异。

        中医还体现了中国哲学所强调的直觉思维。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中,“望”和“闻”是医生的直觉,中医通过“望”观察病者的气色、舌苔和形态,通过“闻”体气、口气、二便之气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判断。医者“问”,患者通过口述的方式,将自己的直观感受告诉医生。最后是“切”,医生通过脉象来印证医者对患者情况的直觉判断是否准确。许多人认为中医“望闻问切”太主观、不科学,这源于我们的一种观念:理性是清晰的、准确的,也是可靠的;而直觉是模糊的、不准确的,是不可靠的。其实,科学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模糊化更接近事物整体的本来面貌,而有时候越清晰越有可能对事物的认识片面。这也正是现在科学模糊学理论发展的一个道理。在中国的文化里面,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医,中医在模糊中间有着极其精确的一面,这也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特色。

        我们要继承中医的传统,坚守中医的传统理念。这不仅仅是中医界的责任,同样也是中国哲学界与文化界的责任。

    (摘编自褛宇烈《中医的人文内涵及其意义》)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中医看来,每一个脏器都能反映整体的面貌,这是整体关联思维的体现。 B . 中医重视差异性,强调因人、因地、因时而异,这与“科学合理”的思维大相径庭。 C . 中医被误解,与我们未认识到理性思维的局限,未充分理解直觉思维的价值有关。 D .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逐渐意识到,认识事物时越模糊就会越接近事物的原貌。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三段从尊重自然和注重个性两个方面展开对“自然合理”的论述,论证思路清晰。 B . 第四段讲中医的“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是为了论证科学模糊学理论的正确性。 C . 文章运用对比论证,体现了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优点,含有为中医正名的动机。 D . 文章以中医理论和实践为依据,从三个方面论证了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在中医中的体现。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对个体事物的分析方面,中国哲学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比实证观念更具优势。 B . 中医崇尚“自然合理”,注重个性,与科学合理有本质区别,所以缺乏科学的普适性。 C . 如果澄清了人们对理性与直觉的错误认识,中医传统理念就能得到继承与坚守。 D . 中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思维方式,它在实践中的运用也促进了中国哲学思维的提升。
  • 4. (2019高二上·黄陵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1.5%,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0%,就业率持续缓慢下降,较2014届的92.6%下降1.6个百分点。2018届本科毕业生“受雇工作”的比例为73.6%,连续五届持续下降;“自主创业”的比例为1.8%,较2014届的2.0%略有下降;“正在读研”的16.8%及“准备考研”的3.3%较2014届分别增长3.2个、1.4个百分点。

    由于深造的分流,毕业生待就业压力没有明显增加。2018届本科毕业生待就业比例为4.2%,较2014届的4.5%略有下降。

        (摘编自《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材料二:

       

        (数据来源于《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

        材料三: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陈何芳表示,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就业难”一直被认为是“考研热、读研热”的主要原因。这种没有明确发展方向、塞于推迟就业而表现出的逃避心理和逃避行为,会使个体在读研期间因缺少心理准备和学业规划,产生被动学习、无所适从等问题。更会因为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而缺少前进的动力,进而虚度光阴。

        这种动机是把学历的衍生功能作为读研的动力,缺少对学术本身的兴趣,因而也缺少为之奋斗的动力,进而影响读研的收获和成效。“仅就‘改善就业’的功利目标而言,这样的读研方式,其实已经很难保证3年后他们就能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甚至可以说,在这样的动机状态下,他们的求学体验也很难幸福,因为如果不具备学术热情,研究生阶段所必需的大量的阅读、研讨、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撰写。都可能让他们痛苦不堪。”

        河南某高校教师焦翔宇表示,确实有一些同学以考研为名逃避就业,这些同学报名的原因可能是家庭压力、从众心理或侥幸心理等。但她同时也认为,考研是一件好事:“站在学校和老师的角度,还是鼓励去考,毕竟进一步的学习会对学生个人非常有益。”

        “考研的内驱力应该是提升自己、实现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如果抱着其他目的考研、读研,最终也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状态。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最重要的事是连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综合自己的能力、资源,选择一条合适的路。”焦翔宇说。

        (摘编自《逃避式考研渐热:留恋校园?恐惧社会?》)

        材料四:

        在高考之后的研究生考试,再次赋予了受教育者一次竞争机会。在任何时候,机会公平的价值都不应该被低估。也许在顺利考上名校研究生以后,本科来自非名校的学生发现自己与“土著”学生[注]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但是,只要研究生阶段的学校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种差距就有机会缩小以至消弭。

        确实有不少非名校的学生冲着就业优势而考研,当他们在求职时,发现自己的竞争力不如“土著”学生,难免产生心理落差,旁人更会讥俏他们“考上研究生也找不到出路”。然而,只要认真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就会养成区别于本科生的思维方式,自然会在职场上获得优势。必须明白的是,考研成功不是终点,而是下一轮竞争的起点。

        读研,意味着迈入学术研究的大门。虽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毕业之后都要从事科研工作,但至少在选择考研的那一刻起,就应该对学术有所向往和追求。外界会赋予学历各种各样的附加值,这或许是“有用”“无用”引发争论的基点。不过.如果不坚守高等教育最基本的价值——锻炼思维能力、掌握专业技能、培养研究能力,那所有的附加值就无所依托。

    (摘编自《非名校生考研不在于熬一锅浓浓的“鸡汤”》)

    [注]“土著”学生:这里指本科在名校就读的学生。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14届到2018届本科毕业生“受雇工作”“自主创业”两项的比例都持续下降。 B . 2018届本科毕业生待就业压力并未因就业率下降而上升,这和考研热有关系。 C . 大多数人选择考研与就业问题有关,提高就业竞争力更是考研的最主要动机。 D . 某些本科毕业生考研目的茫然,可能与家庭压力、从众心理或侥幸心理等有关。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何芳教授认为,基于推迟就业而考研的学生可能会在读研期间产生诸多问题,导致他们的最终目的难以实现。 B . 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考虑,焦翔宇老师认为考研对学生个人非常有益,毕竟进一步学习是一件好事情,值得鼓励。 C . 研究生考试赋予受教育者第二次公平竞争的机会。这体现了机会公平的价值观,更是考研的最高价值所在。 D . 应该坚守高等教育最基本的价值理念,只有这样,社会所赋予高学历的各种附加值才有意义,才能体现“有用”。
    3. (3) 请结合材料,试给准备参加考研的本科生提出一些建议。
  • 5. (2019高二上·黄陵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侯发山

        周末,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

        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小伟还算个孝子,虽然在城里上班,平时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视频聊天,真的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

        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捉鱼。

        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己做鱼吃?父亲缺钱花?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他知道,老还小,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或是愚的事;小伟还知道,什么是孝顺,顺着老人的意思就是最好的孝顺。母亲死得早,是父亲一把一把把自己带大的,风里来雨里去,靠捕鱼供自己吃喝,供自己上学。小伟毕业参加工作后,想把父亲带进城,父亲执意不去,说自己在乡下惯了,说自己还能干得动,每天活动活动筋骨对身体有好处。小伟也就没再坚持,他心里清楚,最主要的,家里有母亲的影子和味道,父亲含不得离开。

        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

        父亲没有拿出鱼竿,没有带鱼饵。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亲笑了笑,说,孩子,不用鱼竿,照样可以捉鱼。

        小伟吃惊不小,心说父亲什么时候会徒手逮鱼了?从末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难道是父亲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给自己瞧?

        小伟正在胡乱猜测,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半天,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那是蛤蟆鱼,也叫老头鱼,学名安康鱼。

        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像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竿。

        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第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的鱼虾类。

        说到这里,父亲起脚悄悄下水,探下身子,手猛地一伸,就抓到了那只蛤蟆鱼。

        蛤蟆鱼在父亲手里扭曲着身子,但被父亲牢牢抓在手里。小伟打开手机的电筒,看到这种鱼头大,口宽,胸鳍大,尾部细小,背紫褐色,腹面淡色。

        小伟啊啊一笑,对父亲说:“爹,这就做‘螳螂在前,黄雀在后’。”

        这种鱼肉少,吃起来不过瘾。父条甩手把鱼扔进了江里,然后继续说道,咱江边好多渔民都喜欢逮蛤蟆鱼,好逮,不费劲。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

        父亲这是哪里话啊?小伟心里打了个愣。

        父亲说,你下乡扶贫,你改造危房,你资助贫困大学生,这都没错,不要传到朋友圈嘛。

        原来父亲天天去自己的朋友圈里转,时时关注着自己呢!小伟恍然大悟,心里一下子热乎起。天天点赞的不一定是朋友,不点赞的不一定就不是朋友,看来这话是没说错。

        父亲说,你若挺不下来,或是做得不够圆满,让人揪住把柄,可就不好喽。你是单位的一把手,有时不能太招人眼了。

        小伟说,爹,我是故意那样做的。

        父亲愣怔了一下。

        小伟说,我那样做,一是督促自己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二是大家监督自己,杜绝自己有谋私利的行为,还有一点,就是做一个样子给他们看!爹,无欲则刚,有什么好怕的呢?

        龟儿子,咋不早给我说呢?害得我担惊受怕,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父亲说看,拿起拳头轻轻捶了小伟的胸脯一下。

        有轮船的汽笛声从江面上飘过来。父亲指着远处的灯塔,自豪地说,小伟,爹希望像你说的,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

        小伟偎依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板还是那样的结实,那样的硬朗,那样的温暖。

        回家的路上没有路灯,黑瞎瞎的,有父亲在身边,小伟走得很踏实,一点也不用担心会迷路。

    (《小小说选刊》2018年第1期转载)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木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伟作为单位的一把手,他正直无私,为民做了许多有利的实事,并且还将这些事情发到朋友圈里。对儿子做好事实事发朋友圈的行为,父亲开始是担惊受怕的。 B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本文是指蛤蟆鱼要诱捕那些趋光的鱼类,却被父亲抓住的情景。父亲想借此情景告诫儿子小伟做事应低调的道理。 C . 小说将故事发生的时间设定在晚上,是因为晚上才能看到蛤蟆鱼身上的光和远处灯塔里发出的光。父亲好借此机会与儿子进行一番交流。 D . 小说第4段开头的四个问句使用反问的手法,既表现出小伟对父亲行为的疑惑,也设置了悬念,引发读者对父亲真实意图的猜测,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 (2) 请联系全文,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特点。
    3. (3) 小说以“灯”为标题,有哪些含意?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
  • 6. (2019高二上·黄陵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 (1)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戍卒叫,函谷(被攻占)       (全)国上下 B . (灭族)秦者秦也              诛灭九(宗族) C . 使(假使)六国各爱其人          不辱使(出使)命 D . 后人哀之而不(鉴定)之        油光可(当镜子照)
    2. (2) 根据文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句中四处“后人”分别指的是
      A . 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   ③指当时的唐人;④指秦人。 B . ①②④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 ③指唐以后的人。 C . ①③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   ②④相同,都指唐以后的人。 D . ①④相同,都指唐人,②③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
    3. (3) 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 . 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 . 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 . 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②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四、诗歌鉴赏
  • 7. (2019高二上·黄陵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题。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王维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注)得青字:古人相约赋诗,分拈韵字,依韵而赋,“得青字”即拈得青字韵。天官:天上的星官。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与人间的官员-样,有大有小,因此称天宫。将星:古人认为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史士:大将星摇晃是出兵的预兆。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紧扣题目,“天官”“将星"点明了人物身份和事件缘起,“柳条青”则表明了季节特征和特定场景,可谓言简意赅。 B . 颔联实写两军对阵的场面,“鸣”字突出听觉,使人如闻震天军声,“万里”二字极写唐军阵势浩大。 C . 颈联揭示赵都督的内心世界,“辞凤阙”写出征,“取龙庭”写塵战,无论是“辞凤阙”还是“取龙庭”,都下定“忘身”、“报国”的决心。 D . 这首诗与王维诗中常见的淡远、清新、自然的风格不同,呈现出笔力雄健、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格调。
    2.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8. (2019高二上·黄陵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2. (2) 《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 之高的句子是: “。”
    3. (3) 陆游《书愤》中用“”两句,既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意,更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慷慨悲凉。
    4. (4) 《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5. (5)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诗句: “。”
六、语言表达
  • 9. (2021高一下·顺德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在奇妙的植物王国,春天来临之时,有些植物先开花后长叶,①,还有些花叶同时生长,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植物的芽有叶芽、花芽和混合芽三种,叶芽发育为枝和叶,花芽发育成花或者花序,混合芽则发育成既长叶花又开花的枝条。而先开花还是先长叶,与②密切相关。如果花芽生长所需温度比较低,叶芽所需温度较高,则先花后叶;如果花芽③,则先叶后花,而那些叶芽与花芽对温度要求相似的植物,花叶便会同时发育,形成花叶同现的景象。

七、材料作文
  • 10. (2019高二上·黄陵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教育惩戒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其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

    材料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写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材料三:“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轻傅;贱师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荀子·大略》

    关于“教育惩戒”,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