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1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9高一上·陕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文艺创作以多样手法描写中国故事,彰显爱国主义情怀,将主旋律奏响。在百花齐放的文艺市场中,影视行业的身影亮眼,一个阶段以来向大众输送了许多有温度、有力度的优秀主旋律作品,( )。相比于          的宏观叙事,寻找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之间的共振,挖掘多平台传播模式合力,成为当前影视行业奏响时代凯歌的新趋势。

        近期,有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          以“小人物”表现“大情怀”,以故事的具象化描摹情感的抽象化。节目《美好时代》以讲述普通人非凡人生入题,向美好时代致敬,其中怀揣梦想的快递小哥、卖枣修路助全村脱贫的大学生村官等故事令人动容。《闪亮的名字》以走访纪实结合影视化演绎的方式,讲述了包括“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莫高窟守护者常书鸿等在内的时代英雄。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如何          爱国之心?无须          的壮举,以热爱与奉献投入到日常当中,普通人身上折射出的优良品质便可以汇聚成推动祖国发展的不竭动力。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高瞻远瞩    习惯于    解释    石破天惊 B . 高屋建瓴    习惯于    解释    惊天动地 C . 高屋建瓴    倾向于    诠释    惊天动地 D . 高瞻远瞩    倾向于    诠释    石破天惊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文艺创作以多样手法讲好中国故事,彰显爱国主义情怀,奏响主旋律。 B .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文艺创作以多样手法讲好中国故事,彰显爱国主义情怀,奏响主旋律。 C . 处于一个如此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文艺创作以多样手法描绘中国故事,彰显爱国主义情怀,奏响主旋律。 D . 处于如此重要的一个历史节点,以多样手法讲述中国故事的文艺创作,彰显爱国主义情怀,奏响主旋律。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管一般节目或者网络视听作品,都受到了年轻人在内的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B . 无数观众特别是年轻人,对影视行业的一般节目和网络视听作品都十分关注、喜爱。 C . 它们既有一般节目,也有网络视听作品,都是无数观众特别是年轻人所喜爱的 D . 从一般节目到网络视听作品,受到了无数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 2. (2019高一上·陕西期末)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风骚”一词起源于《诗经》和《楚辞》。“风”是指十五国风,“骚”指楚辞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并称,后来成了文学的泛称。 B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望”为农历每月十五,既望为农历每月十六。 C . “初七及下九”中的“初七”,指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古俗在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女子们要穿针乞巧。 D . 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游泳,享受快乐。
二、现代文阅读
  • 3. (2019高一上·陕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诗词在国外的接受度,可能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在美知乎Quore上,有不少人发帖讨论“你读过最美的中国诗词是什么?”在另一些论坛上,也有很多同友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中国诗词。从《诗经》《古诗十九首》到李白、杜甫、鱼玄机……国外读者不仅涉猎广泛,有的还见解深刻,让人颇感惊喜。诗词除了是他们学习中文的对象,也是情感交流的工具,一位网友说,他家隔壁曾住着一位荷兰女士,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把一本李白诗集送给了该阃友,以感谢对她的帮助。在诗集的封面上,她手抄了《月下独酌》这首诗,可以想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式的东方诗意,同样可以丰盈国外读者的精神世界,为他们带去情感上的哲思与共鸣。

    ②中国诗词走进国外读者心中,只是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小切口。从莫言、刘慈欣、曹文轩等的作品得到国际认可,带动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舞台得到更多关注;到《欢乐颂》等影视作品紛纷“出海”,在海外涌动起一股国剧“华流”……中国文化的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甚至连中国网络文学也成功进入国外二次元领城:在“武侯世界”“引力世界”等翻译网站上有近400万的活跃用户在“追更”中国网络小说。如果说,曾经的中国文化在海外还是一些小圈子里品读、研完的对象,那么今天,借助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中国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已经开始为更多昔通外国人管去“不一样的空气”。翻译水平的提高、网络交流的开放,也让文化传播有了更多“此时此刻”的互动感、参与感。

    ③文化不只是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价值,它的意义在于给心灵以启迪,给精神以力量。当前,“走出去”的中国文化,思想内容承载量还比较有限,尤其是以武侠、玄幻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文学,虽然有些包衷着传统文化的外衣,但真正能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气度、价值理念的不多,能产生深刻文化影响的更少,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本就是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声誉,而早期西方传教士翻译《红楼梦》时,可是一度将宝玉错认女孩。误解与曲折并不是问题,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打逵更多能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栽体,让真正负载中国价值观的“内容文化”更多地传播出去,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④季羡林曾说过,“中国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今天,世界更加关注中国文化,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一方面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越显纯熟与自然。让更多的“长安花”走出去,与世界共赏中国文化之美,人类文明将会拥抱史多的可能性。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31日第5版)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诗词不仅受到国外读者的喜爱,还可以丰盈他们的精神世界,为他们带去情感上的哲思与共鸣。 B . 当今中国文化只要借助新的信息传播果道,就一定能为更多的普通外国人带去“不一样”的空气 C .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关键是打造更多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载体,传播负载中国价值观的“内容文化” D . 精彩的中国故事“走出去”,往往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也可能产生误解与曲折。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荷兰女十送李白诗集的例子,表明了诗词既是外国网友学中文的对象,也是情感交流的工具。 B . 作者从当代作家作品、影视剧和网络文学等方面米举例论述中国文化已经“走出去”了。 C . 对“走出去”的中国文化,作者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D . 对中国文化“走出去”,作者先举例,再分析,最后坚信更多的“长安花”将走出去。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诗词在国外的接受度,已经超过很多人的想像,连普通外国人也喜欢诗词。 B . 如今中国文化能够“走出去”,主要得益于翻译水平的提高、网络交流的开放。 C . 网络文学虽然已“走出去”,却没有真正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气度和价值理念。 D . 中国文化“走出去”之路虽坎坷不平,但精彩的中国故事必将更多地传播出去。
  • 4. (2019高一上·陕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乡愁是棵乌桕树

    乐祥涛

        ①鸟桕树的叫法,是我在书本上看到的,原来我把它叫做木梓树。就像知道我生长的那个小山村,也叫故乡一样,当初叫的时候并不习惯,是经过多次反复的尝试,这才慢慢改口。不过,在我情感深处,依然保留了它原有的名字。

        ②许多年后,由于工作、生活和离开家乡等诸多原因,乌桕树的身影几乎淡出了我的记忆。那种踩着时间的节点,四季变换色彩的轮回,没有在我的生命里继续交替。反而是在我闲暇的时候,乌桕树走进了我的梦里。开始时,是模糊的,接着,一点一点变得明晰起来。

        ③坦率地讲,我在乌桕树身边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它的特别之处。相反,是在多年之后,那些碎片似的梦境,才把它重新串联到了一起。后来,经过不断地回忆和细致的梳理,乌桕树才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印象。

        ④春季,对于乡村来说,那是产生烂漫的时刻。说实话,这个时候的乌桕树并不显眼,因有那些桃花、杏花之类的花树,夺走了众人惊喜的眼球,谁也没有太留意乌桕树的存在。

        ⑤然而,乌桕树并没有在意别人赞赏或是欣赏的目光,只是在那枯树一样的枝头上,悄无声息地发芽、生叶、成长,直至开出如穗状花絮的小花。

        ⑥这个时候,我们也没有闲着,在树下荡秋千,在树上掏鸟蛋,已经成为我们那帮孩子的家常便饭。

        ⑦夏天,通常都是蝉们喊出来的,先是一声,两声。不长时间,蝉们就会接连喊出“热了,热了……”

        ⑧村子的东头是一片竹林,竹林的路口和池塘边各有一棵上百年的乌桕树。炎热天的时候,那里是纳凉的好去处。村妇们常常在这里聚集,说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还有一些打情骂俏的韵事,最后引得哄堂大笑,笑声能传很远很远。

        ⑨入秋后的乌桕树,着浓妆、添重彩。浅秋时,乌桕树先是把叶子由深绿变为淡黄,那色泽就像秋光中银杏叶一样耀眼,远远地看,就有童话般的效果。每日清晨,薄雾中的乌桕叶会与炊烟一起醒来。随之,伸一伸懒腰,抖一抖精神。接着,就去享受秋日里那暖暖的朝阳和人们艳羡的目光。熟秋里,乌桕树又把叶由黄变成浅红色或是玫瑰红色,让自己的梦境更加绚丽。而后,选一个中午和暖阳对视,或者选一个丽日的下午与晚霞一起睡去。

        ⑩其实,秋日里的乌桕树是在孕育,是在孕育着乌桕子的成熟,也就是木籽的到来。当繁华落尽,色彩逝去之后,一树的木籽便悄然立在乌桕树的树头。那些木籽像繁星一样,银光闪闪,给深秋里的乡村,平添了些许的魅力。其情景,使元代诗人黄镇成有了“野碓喧春水,山桥枕浅沙。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的感觉。

        ⑪木籽成熟后,队里会派出劳力,分组进行收割。通常是三人一组,每组一个男劳力再分两个妇女配合。男的负责爬上树,用木籽刀把木籽打下来,女的则负责收拾和整理。

        ⑫木籽收完后,冬日也就尾随而来了。

        ⑬最难忘的是那年的一场大雪。雪是头一天晚上就开始下,第二天一早看,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被雪压在下面,唯独特边的乌桕树高高地挺立着。虽说树桠上、树枝上,都落满了雪,但光着身子的树,却丝毫没有被压迫的意识。

        ⑭雪天里的日子,不全是代表寒冷的一面,有时,也会有温馨的事情发生。

        ⑮每逢进入腊月以后,队里就会安排几位有经验的师傅,在油坊里榨油。开始时,是榨木籽油。木籽全身是宝,其外皮的蜡质可以提制“皮油”,是制高级香皂、蜡纸、蜡烛不可缺少的物质。而木籽内质的仁,所榨取的油,称“桕油”或是“青油”,是油漆、油墨等材料的上好原料。

        ⑯“皮油”和“青油”榨好后,都会送到供销社或是集市上去卖,换得的钱队里会按分值和户头的人数进行分配,这样一来,家家都能过一个称心如意的新年。

        ⑰现在想想,那些乌桕树,还有那座油坊,不仅甜蜜了一个节日,也温暖了一段记忆。

    (摘编自《2016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春日的乌桕树无声无息地发芽、开花体现出它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尽情绽放自己生命的淡泊从容。 B . 第⑨自然段用“深绿”等词突出了乌桕树的色彩变化,富有诗情画意,渲染了乌桕树的绚丽多姿。 C . 结尾部分描写收割木籽、榨木籽油的过程将自然与人情联系起来,为我的回忆增添了温暖的气息。 D .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四季轮回中的乌桕树,承载了作者对故乡的记忆和情感。
    2. (2) 请赏析文章第⑩自然段的文字。
    3. (3) 作者为什么说“乡愁是棵乌桕树”?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 5. (2019高一上·陕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1. (1) 下列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 葬之                            卒:最终 B .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观:景象 C . 而余亦悔随之                      其:自己 D . 则或其欲出者                      咎:责怪
    2. (2) 下列各句中的“其”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以故后名之曰“褒禅” ②既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③以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④独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⑤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⑥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⑦然视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⑧孰能讥之乎 ⑨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A . ①③④⑤⑥⑨/②/⑦⑧ B . ①③④⑤⑦/②/⑥/⑧/⑨ C . ①③④⑤⑥/②/⑦⑧/⑨ D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3. (3) 选出对加下划线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    )
      A . 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浮图,梵语(古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B .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庐冢,也叫做“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C . 以其乃华山之名之也。阳:古时称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D . 庐陵萧君圭君玉”,庐陵,是指此人的出生地;萧,是姓;君圭,是名;君玉,是字。
    4. (4) 下列语句对课文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
      A . 本文是一篇游记,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之美的描写和景物的叙述,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 B .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C . 文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D . 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有力(不断的艰苦努力)、有物(一定的物质条件)的人才能到达。
    5. (5) 将课文中相关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诗歌鉴赏
  • 6. (2019高一上·陕西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即 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1. (1)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首联用“暖”字来写小路,表现山村天气晴好,温暖和煦,写出了春天祥和的气息。 B . 颔联中“纵横”“高下”两个词,写出了乡村山水高阔、错落有致的环境特点。 C . 尾联运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不满、渴望归隐的情怀。 D . 诗歌以山村花草、鸡狗等景物,勾勒出一幅人烟稀少、寥落荒芜的村舍图景。 E . 本诗语言质朴清新,在描摹自然宜人之景时善于炼字炼句,意象鲜明,意境清幽。
    2. (2) 诗歌的颈联,与《归园田居》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在写景手法及所表达的情感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7. (2019高一上·陕西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
    2. (2) 屈原在《离骚》中声明“”,表达了自己宁可遭遇速死,或者流放,也绝不忍心同流合污,与丑恶相随的心志。
    3. (3) 苏轼《赤壁赋》中,“”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箫声的幽怨,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由欢乐转入悲凉。
    4. (4) 苏轼《赤壁赋》中,感叹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
    5. (5)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官场对作者的束缚,表达出渴望自由自在生活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
六、语言表达
  • 8. (2019高一上·陕西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为什么要读书?一位母亲是这样跟她的儿子说的,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① , 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② , 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无论成绩好坏,请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③

  • 9. (2019高一上·陕西期末)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因人而异。依照画线语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

        亲历种族歧视的痛苦,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让黑人拥有自由,渴盼不同的种族能平等相处;①;②

  • 10. (2019高一上·陕西期末) 以下是某学生给老师回信中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恩师七十华诞将至,学生倍感激动,得知恩师在花甲之年仍然执鞭讲台,更是让晚生大受鼓舞。今日收到恩师教育心得初稿一部,拟让学生斧正,感谢恩师垂念,我当鼎力相助,以期顺利出版。同时期待恩师拔冗俯就寒舍,学生将不胜荣幸。

七、材料作文
  • 11. (2021高一下·娄星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材料二:屈原的初心是“虽九死其犹未悔”;范仲淹的初心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初心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苏轼则说“守其初心,始终不变”。

        材料三:现如今许多中国人秉持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遵旨,奋战在新时代的最前线。而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个体,在人生路上,都会遇到挫折和苦难,那支持你我努力走下去,永不放弃的精神力量,如同灯塔一般照亮人生。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适当引用材料中的名言。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