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1846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情况
年代 | 输出总额(单位:英镑) |
1842 | 969381 |
1843 | 1456180 |
1844 | 2303619 |
1845 | 2394827 |
1846 | 1791439 |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人先后著书立说,介绍铁路知识。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谋求在中国修建铁路,以便把他们的侵略势力从中国沿海伸向内地,并为此展开了种种活动。1881年,中国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竣工。1885年中法战争后,洋务派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铁路公司——开平铁路公司。尽管在修建铁路的问题上保守势力的反对最为激烈,洋务派往往在争论中寡不敌众,但是到1895年为止,全国仍陆续修建了360余公里的铁路。1909年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资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运营的铁路,但也仅仅只是一个象征而已。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平均每年修建铁路300余公里,不仅数量少且分布偏、标准杂、管理混乱。
——摘编自崔罡、崔啸晨《中国铁路史研究综述及展望》
材料二 1835年德国修建了从纽伦堡到费尔特的第一条铁路,全长仅12公里,到1848年就达到2500公里,其增长速度,仅次于英国和比利时,居欧洲第三位。1848年欧洲革命后,铁路增长更快,1860年为5822公里,1870年增到21471公里。到1871年,以柏林为中心的稠密铁路网已经形成。国民经济学家李斯特说过:“一个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的最重要的意义并不在于财政层面上,甚至不在于国民经济的层面,而是在于政治层面上。铁路网作为唤起民族精神、滋养民族精神、增强国家的防御力量的手段,对于我们德国人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远远超过对于其他任何一个民族的价值。”
——摘编自周小粒《近代铁路对德国现代化的作用》
材料 科学中心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其科学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科学成果最多,作为科学活动中心的国家或地区。20世纪60年代,日本科学家汤浅光朝用统计方法表述了科学中心转移的规律:在某一个时期,一个国家的科技成果及科学家人数超过全世界科学家总数的25%,该国就是当时的“科技活动中心”,其持续时间叫做科学兴隆周期。近代科学开始于14—16世纪,伴随着文艺复兴而诞生。它始于意大利,并扩散到欧洲其他国家。自此,世界舞台上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科学中心的转移:第一次科学中心在意大利(1504—1610);第二次科学中心在英国(1660—1750);第三次科学中心在法国(1760—1840);第四次科学中心在德国(1875—1920);第五次科学中心在美国(1920年至今)。
——摘编自赵红洲《科学能力学引论》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就科学中心时期的某一国家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材料 朱元璋出身贫寒,在参加农民起义之前,曾亲眼目睹了元朝官员的横征暴敛。明初刑律,包括律、令、诰和榜文四个方面。《大明律》多次修订,于洪武三十年正式颁行。此外,朱元璋还法外用刑,将旨意凌驾于《大明律》之上,编成《大诰三编》及《大诰武臣》,详尽地记载了有关惩治贪污、打击豪强以及防止百姓流亡的事例和律令。其中,列有不少酷刑,如凌迟、剥皮、枭首、抽肠、阉割、挑膝盖和族诛等,当时,法外刑讯的机构是臭名昭著的锦衣卫。这一皇家的特务机关避开三法司,直接对皇帝负责。它可以任意捕人,加以拷讯、杀害。还实行廷杖,在殿廷上公开杖责因进谏而触怒皇帝或有过失的大臣。《大明律》规定:凡是贪赃白银60两者,皆枭首示众,并处以剥皮之刑。朱元璋还别出心裁地在府州县衙门的左面特建“皮场庙”,贪官枭首后均剥皮实草,置于官府公座两旁,作为后任官员的前车之鉴。
——摘编自安震《千秋兴亡》
材料 早在1816年,英国最早的和平主义团体伦敦和平协会便已诞生,而和平主义真正大范围地在英国风行则是在一战后。战争给英国造成的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一代最有才华和最具创造力的青年”的死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投下沉重的阴影,厌战、反战的情绪在英国乃至欧洲弥漫。这种朴素的心理诉求,使得和平主义再度被召唤,诸多和平主义者及一系列和平主义组织大量涌现,其支持者也不断增加。进入30年代,随着经济危机爆发、德国法西斯化和国际局势的日趋紧张,群众厌战追求和平的呼声也更加高涨。战争的阴云正在聚集,英国是否要重整军备,防范侵略?这成为重大的政治问题。大多数政治家此时都持和平主义立场,他们虽然反对纳粹的黩武政策,却希望用绥靖手段来安抚希特勒,因此,反对重整军备。鉴于时局的恶化,保守党从1935年起开始进行有限度的重整军备。尽管保守党重整军备是半心半意的,其政策核心是绥靖主义,但这些半心半意的的军备措施仍然发挥了作用,在二战初期帮助英国渡过了难关。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 新中国建立后,董必武作为政务院副总理负责新中国的立法工作。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法的学说,结合我国法制建设的具体实际,提出许多独创性的见解。1956年董老在党的八大上向全党提出“党中央号召公安、检察、法院和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办事”的号召。董老认为党的政策与法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要防止把二者对立起来,只按照法律规范办事而忽略党为保证法律实施而制定的政策,因为法本质上是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党的政策比法律更具有时代性、灵活性,且政策可以弥补法律的滞后性和原则性。他认为,培养全民的法律意识,对于健全人民民主制度,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必须对群众加强法律的宣传教育。董老在论述民主法制建设的问题时,强调了人民在法制建设当中的重要性。坚持人民主权、人民当家作主,是法制建设必须贯穿始终、坚持到底的重要原则。
——摘编自陈泽平《论董必武法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