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枫杨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7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2021九下·郑州开学考)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说:这场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这战争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 (2023八上·都昌期中) “这次叛乱的唯一良好后果,就是上帝借助它作为一种动力,打破一个伟大民族的死气沉沉的气氛,使他们觉醒,意识到需要有一个新国家。1894年、1895年、1898年、1900年、1901年和1904年到1905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正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次叛乱”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 3. (2020九下·中牟月考) 学者郭廷以研究认为:它“在清末经济史上是一个彻底失败的运动,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 义和团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 4. (2024八上·潮州期中)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体现在变法(    )
    A . 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 . 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 C . 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 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
  • 5. (2020九下·中牟月考)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材料认为黄花岗起义(  )
    A . 直接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 . 加快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C .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6. (2020九下·中牟月考) 在西方文化的挑战和民族危机的双重压力下,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危机,于是探求伦理思想,从思想改革入手,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  )
    A . 洋务运动 B . 维新变法运动 C . 太平天国运动 D . 新文化运动
  • 7. (2020九下·中牟月考) 中国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许多青年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促进中国共产主义小组建立。这些直接促成了(  )
    A . 五四运动的爆发 B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 .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 8. (2020九下·中牟月考) 1923年11月,孙中山在广东发表演讲时说:“吾等欲革命成功,要学俄国的方法组织及训练,方有成功的希望。”“吾党欲求真正之成功一要靠党员的成功,不专靠军队的成功。”“从今以后,要以人民的心力为吾党力量,要用人民心力奋斗。”为实现上述主张,孙中山(  )
    A . 全面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 B . 创建革命政党,推进民主革命 C . 改组国民党,推进国共两党合作 D . 组建广东革命政府,发动北伐
  • 9. (2020九下·中牟月考) 1927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一文分析道:“如果豪绅资产阶级能够派许多兵占领重要城市,直接有高压政策,压住工人的革命行动,那么,他们决(绝)没有这许多兵,去驻满全国各乡各村。”这一思想(  )
    A . 体现当时革命以城市为中心 B . 与“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吻合 C . 强调资产阶级力量非常强大 D . 表明革命应该由无产阶级领导
  • 10. (2024八下·徐闻月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这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
    A . 提高了人民地位 B . 完成了国家统一 C . 加速了民族独立 D . 建成了社会主义
  • 11. (2023九上·湖北开学考) 1950年6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改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公斤。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 . 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B . 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C . 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D . 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 12. (2024八下·太平期中) 据1952年的统计,我国沿海各省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为此,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中,确定五年内开始建设的694个工业建设单位,分布在内地的将有472个,分布在沿海各地的将有222个。这样编制的目的是(  )
    A . 迅速提高工业生产水平 B . 改变不合理的工业布局 C . 密切内地与边疆的联系 D . 尽快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 13. (2024八下·长沙期末) 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
    A .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 . 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 C . 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D . 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
  • 14. (2023八下·文山期中) 如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 .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15. (2020九下·中牟月考) 连环画是同学们喜爱的课外读物。如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据此可知,该故事反映的是我国当时进行的。 (  )

    A . 土地改革运动 B .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 大跃进运动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 16. (2023八下·惠来期末)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    )

     

    A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 .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大跃进”时期
  • 17. (2023八下·隆回期末)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县委书记是(    )
    A . 王进喜 B . 邓稼先 C . 焦裕禄 D . 雷锋
  • 18. (2020九下·中牟月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 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C . 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D . 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19. (2022八下·呈贡期中) 1980年12月11日,温州市鼓楼工商所向章华妹颁发了由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盖章的营业执照。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第一份个体工商营业执照。这表明(  )
    A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 . 国营企业改革起步 C . 个体经济取得合法地位 D .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20. (2020九下·中牟月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下列不属于这一范围的“改变”包括(  )
    A . 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B . 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 扩大经营自主权 D .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二、非选择题(30分)
  • 21. (2020九下·中牟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十世纪前夕,一批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封建士大夫首次紧叩中国封建王朝这座紧闭几千年的城池,要求开启宪政之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知识分子打起了“变法维新”的旗帜,提出“伸民权、争民主、开议院、定宪法”的政治纲领,发动了一场争取民主宪政的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序幕。

    材料二: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情。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一件叫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

    材料三:《新青年》创刊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几乎所有的西学门类以及各种各样的主义、思潮、学说等,都先后传入中国。……可以说,《新青年》的创刊既是中国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产物,又对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开放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颠覆了其延续两千余年的独尊地位与话语霸权,从而使人们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促进了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现。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所理解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新青年》创刊及新文化运动兴起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4. (4) 综上所述,三则材料有何联系?
  • 22. (2020九下·中牟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陈独秀的活动

    1915年

    创办《青年杂志》

    1917年

    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1919年

    起草《北京市民宣言》

    1920年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

    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

    材料二:1918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从这以后,新文化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等一般宣传,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每周评论》也刊载了摘译版《共产党宣言》以及陈独秀《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等文章。

    1. (1) 材料一中陈独秀的活动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 (2) 据材料二,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有了哪些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变化的原因。
  • 23. (2020九下·中牟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搞建设要利用外资和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部分目录

    1. (1) 根据材料一,为了完成相关目标,新中国实行了哪些举措?
    2. (2)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怎样的局限和不足?这与材料一有何关系?
    3. (3) 综合以上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所反映的我国历史走向。
  • 24. (2020九下·中牟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铁饭碗”逐渐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目前,全国所有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全部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取得初步成效。

    1. (1) 据材料一,说出图一和图二反映的农业政策所体现出的土地性质分别是什么?这两项政策实施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 (2) 据材料二,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后,哪些领域发生了变化?根本目的是什么?
    3. (3) 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例国家在你们家乡为保障人民生活而采取措施的例子。
  • 25. (2020九下·中牟月考) 请根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对比和联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