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A | 向NaBr 溶液中加入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 KI 溶液 | 最终溶液变蓝 | 氧化性:Cl2>Br2>I2 |
B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浓盐酸 | 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 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有SO32-或HSO3- |
C |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后, 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 | 得到蓝色溶液 | 蔗糖水解产物没有还原性 |
D | 向2mL 0.01mol/L的AgNO3溶液中滴加几滴同浓度的NaCl溶液后,滴加 KI 溶液 |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出现黄色沉淀 | 证明Ksp(AgI)<Ksp(AgCl) |
Ⅰ.常温常压下,Cl2O 为棕黄色气体,沸点为 3.8℃,42 ℃以上会分解生成 Cl2 和 O2 , Cl2O 易溶于水并与水立即反应生成 HClO。
Ⅱ.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按体积比1∶3 混合通入潮湿的碳酸钠中生成Cl2O 气体,用水吸收Cl2O(不含 Cl2)制得次氯酸溶液。某实验室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浓度不小于 0.8mol/L 的次氯酸溶液。
A. B. C. D. E.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 pH 如表:
氢氧化物 | Fe(OH)3 | Fe(OH)2 | Co(OH)2 | Ni(OH)2 |
开始沉淀的 pH | 1.5 | 6.5 | 7.2 | 7.7 |
沉淀完全的 pH | 3.7 | 9.7 | 9.4 | 9.2 |
请回答以下问题:
反应(i):2CH4(g)+O2(g)⇌2CO(g)+4H2(g) △ H=-71.4kJ•mol-1
反应(ii):CH4(g)+CO2(g)⇌2CO(g)+2H2(g) △ H=+247.0 kJ•mol-1
容器 |
起始物质的量(n) / mol |
CO2的平衡转化率 |
|||
CH4 |
CO2 |
CO |
H2 |
||
Ⅰ |
0.1 |
0.1 |
0 |
0 |
50% |
Ⅱ |
0.1 |
0.1 |
0.2 |
0.2 |
/ |
①下列条件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正(CH4) =2v逆(CO)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满足c(CH4)·c(CO2)=c2(CO)·c2(H2)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D.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②达到平衡时,容器Ⅰ、Ⅱ内 CO 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满足:2n(CO)Ⅰn(CO)Ⅱ(填“>”、“=”或“<”)
图1 图2 图3
①图 1 中投料比相同,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②图 2 中 m1、m2、m3 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③图 3 表示在总压为 5 MPa 的恒压条件下,且 m=3 时,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T4 温度时,该反应压强平衡常数KP的计算式为(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代入数据,不用计算)。
(CN)2+2KOH=KCN+KCNO+H2O KCN+HCl=HCN+KCl HC≡CH+HCN→H2C=CH-C≡N
①KCNO中各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排序为。
②丙烯腈(H2C=CH-C≡N)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
已知:R-CH3 R-CN R-COOH
R-CH=CH2 R-COOH+CO2
回答下列问题:
Ⅰ.既能与 FeCl3发生显色反应,又能发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
Ⅱ.与 NaOH 溶液反应时,1mol N 能消耗 4molNaOH;
Ⅲ.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峰面积比为 1: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