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0-07-15 浏览次数:1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 1. (2020高一下·哈尔滨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人工智能算法的传统通常有两个:一是符号认知主义,主张智能行为依赖于符号操作,通过基于符号表征的计算可实现推理、决策,甚至情感活动,如早期的专家系统;二是联结主义,认为通过大量底层简单的“激活单元”相互交织可在高层自发涌现出复杂的智能行为,这一传统以神经网络为代表。阿尔法围棋的研究主要得益于这一种传统,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实现算法的突破。

        以复杂性视角观之,目前的智能算法有一个突出特质——涌现性,即智能是一种由算法底层的简单规则生成的复杂行为,智能并不由预定的算法前提所决定。游戏棋局的最终输赢是一种涌现,不是依靠单次行为的累加,而是算法演化系列的整体取胜。阿尔法围棋有一些令顶尖职业棋手难以理解的“昏招”,可这些昏招最终成了取胜的“神之一手”,这表明“招数系列”比“某一招”更有意义。在伦理上,涌现性特质揭示出智能算法具有不同于传统的行为特征:智能算法行为不是边界清晰的单个行为而是集体行为的演化,其行为效果既不由“某一”行为所决定,亦不由其前提决定。

        智能算法的另一个特质是算法的自主性。阿尔法围棋一代曾依据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棋谱,对弈了3000万盘棋,二代强化了自我增强学习。如果智能算法的自主性意味着机器是某类主动的、自我进化的“生命”,那么我们是否能说人工智能就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能够自我决定的“主体”?以算法的观念来看,理性传统所认可的“主体”是一个能够协调个体自身复杂行为的中心控制单元,它担负该个体所有信息的整合和全部行为的控制。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弱人工智能,则形成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主体观念。弱人工智能的自主性是智能行为的自组织性,机器算法会在没有人类程序员的干预下自发学习,自动处理问题。

        2015年,有人在使用“自动驾驶”模式时遭遇车祸,历经十个多月的调查,最终归责为驾驶员过于信任人工智能,手没握住方向盘,人工智能得以免责。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必会让我们可完全摆脱方向盘。智能驾驶系统由厂商的机器人制造,其算法不断自我进化,无缝嵌入庞大的物联网中,行进于更多智能体交互的开放环境,并与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不断自我演化的复杂算法整体。在这一整体中,厂商、机器人、使用者、众多智能体等都是造就整体的个体,但并不存在对整体负责的“主体”,此时我们在伦理上可能面临根本的挑战:智能行为既不遵循行为与效果之间的直接对应,也不遵循行为与主体之间的必然联系,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出一个恰当的道德判定?  (摘编自刘劲杨《人工智能算法的复杂性特质及伦理挑战》)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基于符号认知主义和联结主义这两个传统,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最终得以实现。 B . 无论是“某一”单个行为,还是预定的算法前提,都不能决定智能算法的行为效果。 C . 弱人工智能有一个中心控制单元,它担负了所有信息的整合和全部行为的控制。 D . 既然智能驾驶系统不存在对整体负责的“主体”,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则无需追责。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一段通过比较两种智能算法传统的异同,分析了阿尔法围棋获胜的原因。 B . 文章以阿尔法围棋为例说明智能算法的涌现性,从行为特征角度做了伦理思考。 C . 算法的自主性意味着机器是某种“生命”体,这是文章对“主体”进行辨析的前提。 D . 文章介绍了智能算法的传统及特质,最后指出了我们在伦理上可能面临的困境。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没有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联结主义传统,阿尔法围棋就未必会有算法上的突破。 B . 昏招成了取胜的“神之一手”,这是智能算法集体行为演化胜过单个行为的例证。 C . 智能驾驶系统的算法处于众多智能体交互的开放环境之中,才能不断地自我进化。 D . 智能行为与效果不直接对应、与主体无必然联系,但是我们还要对它做道德判定。
  • 2. (2020高一下·哈尔滨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毕淑敏

        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我混在人群中只能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树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啊。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在树小的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就算是小树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长的好看的树,花纹美丽木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在这一点上,树是不如人的。美女可以人造,树却是不可以人造的。

        树比人活的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树并不以此傲人,爷爷种下的树,照样以硕硕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他人的后代。

        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伤人的。即使如前几天报上所载一些村民在树下避雨,遭了雷击致死,那元凶也不是树,而是闪电,树也是受害者。人却是绝对伤树的,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就是明证,人成了树的天敌。

        树比人坚忍。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树却裸身生长着,不需要炉火或是空调的保护。树会帮助人的,在饥馑的时候,人可以扒树的皮来充饥。

        很多书籍记载过这棵古树,若是在树群里评选名人的话,这棵古树是一定名列前茅了。很多诗人词人咏颂过这棵古树,如果树把那些词句当作叶子一般披挂起来,一定不堪重负。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

        树的寿命是如此长久,在我们死后很多年,这棵古树还会枝叶繁茂地生长着。一想到这一点,无边的嫉妒就转成深深的自卑。作为一个人活不了那么久远,伤感让我低下头来,于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只有细长的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漂浮了。

        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这样一棵神圣的树底下,一定该俯首称臣毕恭毕敬了吧?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这棵不知名的小草,毫无疑问是非常渺小的。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树很可能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就体量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而成的大军。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探望小草。

        既然我作为一个人,都在古树面前自惭形秽了,小草你怎能不顶礼膜拜?我这样想着,就蹲下来看着小草。在这样一棵历史久远、声名卓著的古树旁边为邻,你岂不要羞愧死了?

        小草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一尽,它就像弹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还是在弯曲之后怡然挺立。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

        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和人类相比,树具有伟岸、坚韧、活得长久、绝对不伤人等特点,人类作为万物灵长,应当自惭形秽。 B . 本文用“漂浮”的“绿纱”喻从树叶缝隙透过草叶脉络落到地上的阳光,写出了小草叶片的单薄、透明。 C . “我”是本文的线索,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将“树”与“小草”有机联系在一起,有力地表达了主题。 D . 文章用大树的庄严伟岸、生命悠长衬托出小草的平凡、软弱和渺小,以此突出小草的坦然与自信、乐观与坚强。
    2. (2) 作者说“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又说,“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为什么作者会感到“失望”“悲哀”?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3. (2020高一下·哈尔滨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作为“新动能”之一,共享经济有光明的前景。共享单车、共享停车、共享租屋等就是已走近普通大众的共享产品。 “共享+”百花齐放,这是好事。然而,也有一些所谓的“共享”,因为缺少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盈利模式,不仅浪费社会资源,也透支了“共享”的公信力,成了“伪共享”。

        比如,有人把 “共享雨伞”投放到地铁口、公交站台等交通节点,结果半个月后悉数消失;有人在城市街头投放“共享马扎”,但管理跟不上,最终被市政部门清理搬走;有人推出“共享睡眠舱”,但安全、消防、卫生都不过关,最终被管理部门叫停……

        共享经济是指在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权利人将使用权进行临时性转移,以来提高资源利用率,权利人也能从中获益。其本质是整合闲散资源,盘活存量经济,减少浪费,避免新的资源开掘。“伪共享”之所以没市场,就在于它们并未真正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来解决生产与生活的痛点,却因制造“虚假需求”,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成了“非共享、不经济”。

        “共享项目”只有摆脱资本热捧与营销炒作,走向理性、合规、审慎,在分享平台上做深做透,才能找到真正清晰的发展焦点和盈利路径。有人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共享经济还将保持40%的高速增长。

    (摘编自《 “共享经济”越是被看好,越不能滥用》)

    材料二:

        中国的共享服务正在向汽车领域扩大。预计到2021年,中国共享汽车的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4亿元扩大至93亿元。在中国,共享单车等服务迅速普及,但共享汽车面临诸多课题。大型汽车厂商由于担心汽车销量下滑,也对共享汽车持谨慎姿态。但中国本土汽车厂商可能在共享汽车领域加强攻势。中国约3亿人有驾照,而私家车保有量约1.5亿辆,单纯计算有1.5亿人有驾照但没车。有问卷调查显示,77%的受访者 “愿意尝试共享汽车服务”。

    (摘编自《中国共享汽车服务业快马加鞭》)

    材料三:

    五种出行方式在五个维度上的示意图

    (摘自《透过共享经济看消费生态变化》)

    材料四:

        近日,摩拜单车宣布与日本最大移动社交网络公司LINE达成战略协作。LINE领投摩拜单车在日本子公司的A轮融资,认购股份不超过20%,并派遣董事。业内人士表示,拥有更低成本、更大规模的运营经验和更多数据的摩拜,有了日本最大移动社交网络公司LINE公司千万量级用户的加持,将有力促进日本共享单车市场成长。

    (摘编自《日本LINE希望中国共享单车助力2020年东京奥运会》)

    1. (1) 下列对材料中“共享经济”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共享经济是在一定前提下,临时转移资源使用权,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权利人也能获益。 B . 共享经济应立足消费者需求来解决生产与生活的痛点,整合闲散资源,实现真正共享与经济。 C . “共享+”成为“新动能”,共享单车、共享租屋、共享雨伞、共享马扎已走进我们的生活。 D . “共享项目”应走理性、合规、审慎之路,在分享平台做深做透,方能找到发展焦点并盈利。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A . 中国共享经济只有摆脱资本热捧的假象与无意义的营销炒作,通过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盈利模式,才能在未来几年保持40%的增长。 B . 中国共享汽车的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4亿元扩大至2021年的93亿元,这说明,尽管面临诸多难题,但中国汽车厂商已经加强攻势。 C . 材料三揭示了在共享服务方面,共享出行在夜间出行和等待时间两方面更具有优势;共享单车优势明显,共享汽车则具有潜在需求。 D . 公交汽车和轨道交通明显可以节约出行的成本,但它们夜间出行不便利,通勤速度慢,因此必须增加共享单车与共享汽车的投放数量。 E . 摩拜单车与日本网络公司LINE达成战略协作,此协作强强联合,将有力促进日本共享单车市场成长,也可能助力2020年东京奥运会。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 4. (2020高一下·哈尔滨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颜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少苦学,治《左氏春秋》。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令。符习初镇天平,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长兴初,召拜太常博士 , 习力奏留之。习致仕,衎东归养亲。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晋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知温以善终,衎之力也。改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知州事。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痺疾,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岁余,父疾不能起,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连使促召至阙。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以本官奉朝请。逾年,上表请还侍养,授青州行营司马。丁父忧,哀毁甚。俄召为驾部郎中、盐铁判官。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

    召拜御史中丞。丧乱之后,朝纲不振,衎执宪颇有风采。尝上言:“州郡无参谒之仪,出入失风宪之体。请自今藩镇幕僚,勿得任台官;虽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充宾佐。非奉制勘事,勿得出京,自余不令厘杂务。”诏惟辟召入幕如故,余从其请。时王峻持权,衎与陈观俱为峻所引用。会峻败,观左迁,衎罢职,兵部侍郎。显德初,上表求解官,授工部尚书,致仕还乡里,台阁缙绅祖饯都门外,冠盖相望,时人荣之。建隆三年春,卒于家,年七十四。

    (节选自《宋史·列传二十九》)

    1. (1)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常博士”中的“博士”是学官名,一般指精通一经或一艺、从事教授的官职。 B . 奉朝请,是指古代臣子定期参加朝会,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为“请”。 C . “守兵部侍郎”中的“守”指暂时署理职务,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的职务。 D . 祖饯,设宴送别。祖,临行祭祀天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类似说法还有“祖道”。
    2.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颜衎勤奋苦学,为政有方。他年少时,学习刻苦努力,研究《左氏春秋》。后科举及第,任北海主簿,颇有政绩,为人所知。 B . 颜衎献言献策,颇有远见。房知温拥兵自傲,作为其幕僚,颜衎建议房知温入贡晋祖,使房得以善终,足见其深谋远虑。 C . 颜衎秉守孝道,侍养双亲。父亲有疾,颜衎能毅然请辞回去奉养,在父亲卧床不起时,能亲自捧屎,毫无倦色,品性至孝。 D . 颜衎严肃纲纪,厘清体制。丧乱之后,朝纲不振,他直陈弊病并提出改进意见,除征召入幕府不变,其余都被皇帝采纳。
    3.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

      ②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

  • 5. (2020高一下·哈尔滨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黄庭坚

        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

    【注】①塞垣:边防城池。②戛(jiá):敲击。③骅骝,周穆王的八骏之一,这里代指强壮快速的骏马。

    1. (1) 下列对这首词上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落日西沉,长风呼啸,开头两句动静结合,意境苍凉阔大,是典型的边塞景象。 B . “翩翩数骑闲猎”凸显出士兵策马轻驰、在暮色中享受舒适与和平的悠闲之态。 C . 平沙千里,词人却聚焦在“雕弓白羽”“骏骅骝”上,为下文情感的抒发以蓄势。 D . 隐隐约约看到的青冢,使词人想起了王昭君的故事,淡淡忧愁也慢慢袭上心头。 E . 词的上片主要是实写,突现了边地骑兵驰骋射猎的飒爽英姿,为全词奠定基调。
    2. (2) 词的下片表达了怎样的“闲愁”?请加以分析。
  • 6. (2020高一下·哈尔滨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 (1) 在《师说》中,韩愈指出人非生而知之,都会有疑惑的事实后,以“”三句点出了不拜师学习的危害。
    2. (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运用典故表达怀念故人、抒写回乡感受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2分)
  • 7. (2020高一下·哈尔滨期中)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作为演说家,他一登上舞台,就神采奕奕 , 舌灿莲花,独特而又有魅力的气场和丰沛的内容很快就能让观者听者叹服。

    ②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我国河北省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蟾宫折桂 , 喜获殊荣,被授予联合国环保“地球卫士奖”。

    ③21世纪,是一个凸显个性、实现自我、创造价值的时代,也是一个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沧海横流、英雄辈出的时代。

    ④一篇文章,一旦“镶嵌”了“金句”“金词”,则富丽堂皇 , 而谁又会知道,这背后是作者对词语的大量占有和辛苦打磨。

    ⑤辽宁省著名书法家沈延毅先生,出身儒门,自幼跟从其父读经学史,作诗临帖,舞文弄墨 , 弱冠之时,已然称誉乡里。

    ⑥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上,首位出场的选手李尚荣——一个7岁的小女孩,在台上对答如流,活泼可爱,玲珑剔透

    A . ①③⑥ B . ①④⑤ C . ②③⑤ D . ②④⑥
  • 8. (2020高一下·哈尔滨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集体是一个奇妙的集合,既能滋生矛盾从而使个体受到排挤,又能培育信心,让个体在别人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力量。 B . 如何让农耕文化的菁华成为构建新时代农村文明的底色,是值得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课题。 C . 互联网时代呼啸而至,传统书店一方面因经营的“戏路”太窄而举步维艰,另一方面线上书店用多种方式大行其道。 D . 地球是一个家,无论哪一种生命灭绝,对地球都是伤害。一旦生态被人类破坏,所有的不好的恶果最后也将由人类承担。
  • 9. (2020高一下·哈尔滨期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她贪婪、凶狠又善于机变奉迎。 B . 《红楼梦》里有句话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暇”指的是林黛玉。 C . 林如海死后,黛玉只得常住荣府。一种寄人篱下的凄凉感笼罩着她,她常暗暗流泪,身体也更加病弱。 D . 按照曹雪芹原来的艺术构思,贾府最终败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小说后四十回基本上完成了这一悲剧结局,但留下了“延世泽”及“兰桂齐芳”的光明尾巴,似不尽合雪芹原意。
  • 10. (2020高一下·哈尔滨期中) 下列这则通知的划线内容在表达上存在不妥,经过修改仍然不准确的一项是(    )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学校将于1月6日在教学楼103室举办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讲座,本次讲座主要①牵涉以下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本次讲座我们②应邀了德高望重的金老师,他将用丰富详实的历史材料,为大家带来精神上的盛宴。请各班班主任认真组织,③拜托同学们踊跃参加,④精心聆听。

    A . 改为“涉及” B . 改为“力邀” C . 改为“希望” D . 改为“耐心”
四、写作(50分)
  • 11. (2023高一下·哈尔滨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文体特征鲜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