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1 政治史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同步试卷

更新时间:2020-07-21 浏览次数:13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17·长春模拟) 《十二表法》第7条规定:果实落在邻人的土地上,果树的所有人有权将其取回。后来罗马大法官据此创立了“请求返还之诉”。这说明古代罗马(    )

    A . 保护私人土地所有 B . 立法程序得到完善 C . 邻里关系较为紧张 D . 反对“不当得利”
  • 2. (2017高一上·瓦房店月考)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条款体现的目的是(    )
    A . 维护罗马贵族的利益 B . 保障下层平民的权益 C . 确认等价交换的原则 D . 保护罗马公民财产权
  • 3. 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出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以下有关《十二铜表法》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    )

    A . 该法的公布是平民的胜利 B . 该法没有给平民阶层带来任何好处 C . 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D . 审判量刑有法可依限制了贵族特权
  • 4. (2019高二下·溧水期中) 有学者注意到,罗马的扩张,自共和国起,从无停息,耗费了自己的国民人口资源。罗马人不够了,伊特拉斯坎人不够了,意大利人不够了。“公民权”一次又一次不断扩大,一批又一批的异族进入了罗马,也改换了“罗马”的性质。此后,“罗马”实施了(   )
    A . 习惯法 B . 公民法 C . 万民法 D . 《民法大全》
  • 5. (2018高二下·温州期中) 罗马社会的发展,推动着罗马法不断积累与完备。下图所示法律出现的原因是(    )

    A . 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权 B . 对外扩张使帝国版图的不断扩大 C . 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D .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 6. (2017高三上·铜仁月考) 古罗马的等级制把政治权利与兵役义务紧密结合起来。第一等级的公民人数少,社会地位高,他们交税最多,尽的军事义务也最多,所获政治权利也就最大。这样( )

    A .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B . 有利于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C . 体现了“法律面前公民平等”的原则 D . 推动了罗马帝国的迅速扩张
  • 7. (2016高一上·华容月考) 市民权的授予是罗马法发展的重要体现。公元前89年《普劳提亚和帕皮利亚法》授予所有居住在意大利或在60天内向裁判官表示接受此等授予的人罗马市民权。公元前49年,恺撒授予波河以北的所有意大利人罗马市民权。公元212年安东尼努斯敕令把所有罗马市民权赋予帝国境内所有的自由人。上述市民权的授予行为:(   )

    A . 扩大了罗马法的权利主体 B . 保障了罗马帝国对境内的有效统治 C . 扩大了罗马的统治范围 D . 有利于罗马帝国的稳定和发展
  • 8. (2017高一上·钦州开学考)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一款规定“法勿因私而立”,第三款规定“授权之狱官或仲裁者,经查决狱讼而取赂者,当诛”;第八表第十二款规定:“适逢夜盗,杀之无罪。”上述规定(    )

    ①体现了公正的法律观念②反映了平民斗争成果

    ③强调了司法程序的严格④保护有产者的利益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2019高一上·河南月考)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规定,若善意且合法地取得某物,那么就应该根据使用与持有该物的时间而获得其所有权,无论其取得的方式是购买、赠与或其他合法途径,还是因为不知情而误信该物原所有者为其真正所有者。这一规定出现的背景是(   )
    A . 自然法的理念被日益认可 B . 平等公正的社会风气形成 C . 罗马由共和国过渡到帝国 D . 诚信未从道德过渡到法律
  • 10.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 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 B . 《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C . 《十二铜表法》未给罗马平民带来任何好处 D . 《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形成
  • 11. (2017高一上·商丘月考) 在《十二铜表法》产生之前,罗马元老院派出一个3人使团到希腊学习和抄写梭伦立法,当时雅典正值伯里克利时代。后来这3人是编纂《十二铜表法》的十人委员会成员。这段材料最能说明( )
    A . 雅典不愧为“全希腊的学校” B . 罗马人曾经借鉴了希腊人的立法 C . 希腊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 D .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
  • 12. (2020·湖北模拟) 《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丈夫打算使用妻子的婚前财产来还债时,妻子在此问题上拥有两次表示同意的权利,这是因为妇女可能会被丈夫的阿谀奉承所蒙骗。这一规定反映了(    )
    A . 罗马法重视保护弱势群体 B . 罗马法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原则 C . 罗马男女社会地位的平等 D . 罗马妇女获得了较多的公民权
  • 13. (2017·江苏会考) “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它所调节的不再是一个共同血缘团体的关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这一法律指的是(    )

    A . 《十二铜表法》 B . 公民法 C . 习惯法 D . 万民法
  • 14. 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 . 法庭立案与否取决于案情 B . 被告在法庭审判过程中无罪 C . 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 . 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 15. 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古希腊单一政体导致政治混乱的历史现象时,提出了“混合政体理论”,这一理论被古罗马发展和实践为“共和政体”。思想家西塞罗对共和主义理念作出阐释:“要知道,最好是国家包含可以说是卓越的王政因素,同时把一些事情分出托付给显贵的权威,把另一些事情留给民众们协商和决定。”此处的“共和主义” (   )

    A . 是一种僭主政体 B . 追求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 . 强调各阶层的参与和妥协 D . 是单一的民主政体
  • 16. (2017高一上·友谊期中) 古罗马的市政官规定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并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有出入,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此规定的出现客观上(    )
    A . 缓和居民之间的矛盾 B . 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 . 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D . 限制贵族随意解释法律
  • 17. 滥施刑罚,野蛮执法,是中国古代法制方面的一大弱点,而古代罗马的统治者在这方面似乎收敛的多,主要原因在于两者(    )

    A . 法律实施目的存在较大的差异 B . 执法者的法制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 C . 司法程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D . 法律的适用范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 18.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A . 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 . 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 . 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D . 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 19. (2020·淮北模拟) 罗马社会重视名誉,将其与个人行为能力绑定,立法者制定了“丧廉耻”制度。凡触犯了法律,法院便要在判罪或宣布行为人败诉的同时宣告其“丧廉耻”;但凡做了某种法律明确的、不符合公序良俗的行为,罗马执政官便可在选举时将该人从名单中剔除。“丧廉耻”制度(   )
    A . 构建了罗马民主制度的基础 B . 有利于增强个人社会责任 C . 消除了伤风败俗的社会现象 D . 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20. (2018高一上·华安月考) 公元前536年,郑国把刑书铸刻在青铜鼎上;公元前449年,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法律条文刻写于12块铜牌之上。这表明了(    )
    A . 中国比西方更早进入法治社会 B . 成文法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诉求 C . 中西方很早就有法治文明交流 D . 法律文献保证了社会稳定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信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多表述为“诚信”。在中国古代,作为伦理准则的诚信,适用于封闭的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诚信的实现要依靠“上行下效”,依靠榜样的力量。诚信是由社会舆论和个体内心信念保障实施的,如果不履行道德义务(如对君尽忠、对父母尽孝、对朋友诚信等)就会失去面子,不仅会受到他人谴责,而且会被人群疏远从而失去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对于背信之人的惩罚,无需借助法律手段。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甚至成为治国之道,是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

    ——摘编自王玉花、宋桂红《谈中、西方文化中信用的观念》

    材料二:西方传统信用文化认为个人自由是缔结契约的前提。“信”是适用于“陌生人”之间的原则,是体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方面,人们普遍认同诚信观念的经济价值。罗马法中已建立了相应的诚信契约制度。在诚信契约中,债务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而且必须承担诚实、善意的补充义务。建立在契约关系之上的西方信用文化带有法律和秩序的属性,能够起到协调人际关系、净化经济活动运行环境的作用。

    ——摘编自李新庚《信用理论与制度建设研究》

    1. (1)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与西方在传统“信用”文化上的不同之处。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传统“信用”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 22. (2019高三上·定远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各个行省都派驻总督治理……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这就为行省总督滥用职权,横行不法,搜钱刮财,提供了便利条件。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忽必烈即位初期……委派重臣以中书省官“行某处省事”名义,到地方行使中书省职权……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行省由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逐步过渡为地方最高政府,但仍长期保留着派出机构的性质。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外邦人受不到法律保护,故称市民法。……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万民法。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四:元朝的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基本仿照汉法,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为前提……地方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成吉思汗时代的法令,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典,在实践中,蒙古部落的习惯法还占据着统治地位。直至元朝建立二十八年(1291年),编成《至元新格》,这是元朝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元世祖时,明令把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以及其他权利义务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二,在建立帝国和加强对地方管理方面,罗马帝国与元朝有哪些相似之处?
    2. (2) 根据材料三、四回答,在法律演变形式上,罗马和元朝有何相似之处?分析指出罗马帝国万民法与元朝法律的不同之处?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罗马法和元朝行省制度在当时起到哪些作用?对后世影响如何
  • 23. (2019·金华模拟) 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当时的罗马人来说,这种柱式拱门合二为一,不仅具有美学含义,也体现了他们民族文化的综合统一的精神,因为把作为希腊古典建筑精华的柱式和罗马人深为自豪的拱门结合起来,既显示了罗马继承希腊遗产的虔诚,也表明罗马自己的发扬与创造。

    ——朱龙华《罗马文化》

    材料二:在文艺复兴运动后期,大批人文主义者聚集在罗马,他们充当教皇的秘书、使节或顾问,有的还受教皇任命承担了教堂的修建和装饰工作,使罗马一度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关于罗马之所以成为文艺复兴盛期中心的原因,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教权的衰落以及当时整个教士阶层的世俗化,致使教皇大力招揽人文主义者。②人文主义者暧昧的宗教态度以及教皇给人文主义者提供圣职和优厚俸禄,使人文主义者志愿为教皇服务。

    ——据孟光彩《文艺复兴时期罗马教皇和文人主义者呈现复杂关系的原因分析》等整理

    1. (1)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以大斗兽场为例,概述古罗马“柱式拱门合二为一”建筑风格形成的原因。结合罗马共和国后期罗马法发展的有关史实,进一步说明罗马民族文化中的“综合统一精神”。
    2. (2) 阅读材料二,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从教皇的角度分析罗马成为文艺复兴盛期中心的原因。侧重分析②,请以米开朗琪罗的建筑和艺术作品为例,说明“人文主义者志愿为教皇服务”的观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