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将石蜡油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 | 石蜡油分解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乙烯 |
B | 向装有Na2CO3、NaHCO3固体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0 mL蒸馏水,并将其置于20 ℃水浴中,最终发现只有NaHCO3未完全溶解 | 20 ℃时,溶解度:Na2CO3>NaHCO3 |
C | 向盛有5 mL 0.005 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 5 mL 0.015 mol·L-1KSCN溶液,溶液变红,再加入少量铁粉,溶液颜色变浅 | 加入铁粉后,Fe3++3SCN-⇌Fe(SCN)3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D |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2滴1%的醋酸铅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蒸馏水,沉淀不溶解 | 醋酸铅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
a. PO b. H3PO4 c. H2PO
已知:①“酸浸”所得溶液中主要含CoSO4、ZnSO4 , 另含少量FeSO4、NiSO4。②金属活动性:Ni介于Fe、Cu之间。③下表是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1 mol·L-1计算,pH>11时Zn(OH)2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Zn(OH)4]2-):
金属离子 | 开始沉淀的pH | 完全沉淀的pH |
Co2+ | 7.6 | 9.4 |
Zn2+ | 5.9 | 8.9 |
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 分子中只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转化”过程中若条件控制不当,会发生H2O2氧化H2C2O4的副反应,写出该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1:准确称取两份质量均为0.4910 g的草酸合铁酸钾样品。
步骤2:一份在N2氛围下保持110℃加热至恒重,称得残留固体质量为0.4370 g。
步骤3:另一份完全溶于水后,让其通过装有某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柱,发生反应:aRCl+[Fe(C2O4)b]a-=Ra[Fe(C2O4)b]+aCl- , 用蒸馏水冲洗交换柱,收集交换出的Cl- , 以K2CrO4为指示剂,用0.1500 mol·L-1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3溶液20.00 mL。
若步骤3中未用蒸馏水冲洗交换柱,则测得的样品中K+的物质的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CH3OH(g)=CO(g)+2H2(g);ΔH=+90.7 kJ/mol
CO(g)+H2O(g)=CO2(g)+H2(g);ΔH=-41.2 kJ/mol
①反应CH3OH(g)+H2O(g) CO2(g)+3H2(g)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②将一定比例的CH3OH(g)和H2O(g)的混合气体,以相同速率通过装有不同催化剂的反应器。CH3OH转化率随催化剂的使用时长变化如图1所示,催化剂CuAl2O4与催化剂Cu/Zn/Al相比,优点有。
③向Cu(NO3)2、Al(NO3)3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可获得沉淀物[Cu(OH)2、Al(OH)3],以便于制取CuAl2O4。为确保Cu2+、Al3+完全沉淀(浓度≤10-5 mol/L),应控制混合液pH的最小整数值为{Ksp[Cu(OH)2]=2.2×10-20 , Ksp[Al(OH)3]=1.3×10-33}。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向仪器A中加入11.5 mL正丁醇(微溶于水)、1 mL浓H2SO4、7.2 mL冰醋酸及沸石少许。
步骤2:按如图连接装置。
步骤3:向分水器中预先加少量水(略低于支管口)。通入冷却水,加热回流。
步骤4:将分水器分出的酯层和反应液合并转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5% Na2CO3溶液、水洗涤,分离出有机相。
步骤5:将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蒸馏,收集乙酸正丁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