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大学附中实验学校2020届九年级历史一轮模拟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0-09-04 浏览次数:155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 1. (2019·深圳)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室,大夫有贰宗,土有隶子弟。”与此材料有关的制度是(    )
    A . 丞相制 B . 郡县制 C . 科举制 D . 分封制
  • 2. 《中国达人秀》是东方卫视推出的中国省级卫视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艺节目。关于“达人”一词,有人考证最早见于《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下列言论与《论语》中“达人”的意思有直接关联的是(    )
    A . “仁者爱人” B . “克己复礼” C . “兼爱”和“尚贤” D . “有教无类”
  • 3. “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不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上述材料说明了(    )

    ①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②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③孝文帝名为南伐,实要迁都       ④南伐与迁都均有阻力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③④
  • 4. 唐太宗说:“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反映出(    )
    A . 民贵君轻的思想 B . 农业为本的思想 C . 君治为本的思想 D . 心存百姓的思想
  • 5. 汉代“(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早在汉朝,江南已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 B . 宋代的“苏湖熟,天下足”实为夸张之语,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仍然是北方 C . 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D . 从汉代到宋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 6. 小华同学在收集“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内阁”、“军机处”、“文字狱”等参考资料,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有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
    A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 . 明清的君主专制 C . 浅议中国古代职官的变化 D . 君主专制统治的不断强化
  • 7. (2019·肇庆模拟)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林则徐在禁烟时说:“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B .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 C . 《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百日维新梁启超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 8. 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 . 反封建不彻底 B . 没有唤醒民众 C . 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D . 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 9.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 . 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 它为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C . 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 .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 10. 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水泥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设备陈旧,工人的积极性不高,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但1956年后,还是原有的设备,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40%,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这主要是因为(    )
    A . 公私合营 B . 增加投资 C . 改善环境 D . 加强交流
  • 11. (2019·菏泽) “到1957年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的八年是一个大创新、成绩斐然的时代。”下列成就属于这个时代的是(  )
    A . 工业化基础初步奠定 B . 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C . 中国重返联合国 D . “一国两制”的实践
  • 12. 观察《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中,符合史实的是(    )

    ①A﹣B点人口增长主要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

    ②C点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③“文化大革命”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

    ④E﹣F点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方针政策调整。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3. 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历史史实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 . 都确立了神权至上的原则 B . 都是出现于亚洲的等级制度 C . 都属于中世纪的文明成就 D . 都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
  • 14. 白海军在《2049,相信中国》中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这里“全球化的开始”真正含义是(     )
    A . 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 B . 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 .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D . 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 15. 《大国崛起》是2006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首播的一部12集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从九国的崛起中,我们应得到的启示是(    )

    ⑴重商兴业开拓市场是强国之路  ⑵顺应潮流坚持改革是兴国之要

    ⑶科技创新教育先行是立国之道  ⑷强化武备海外扩张是盛国之本。

    A . (1)(2)(4) B . (1)(3)(4) C . (1)(2)(3) D . (2)(3)(4)
  • 16. (2019·烟台) 根据美国权威政治机构布什研究所调查显示,68%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民主制度已“十分虚弱”,又有约八成受访者认为美国民主正在走下坡路。美国近代民主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
    A . 《权利法案》的颁布 B . 《独立宣言》的发表 C . 1787年宪法的颁布 D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 17. 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下列的发明创造搭配正确的—项是(  )
    A . 美国——瓦特——改良蒸汽机 B . 美国——斯蒂芬森——火车 C . 德国——卡尔·本茨——三轮汽车 D . 英国——贝尔——有线电话
  • 18. (2019·广东模拟) 1919年,假如你作为一名外交官出席巴黎和会,在会议上,你应该不会看到(        )
    A . 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B . 围绕如何处理德国,英美法争论不休 C . 签订《九国公约》 D . 中国没有收回山东权益,德国放弃全部海外殖民地
  • 19. 二十世纪50年代后,在科技革命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一系列的自我调节和改良,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如图所示对美国、西欧、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示,表述正确的是(    )

    A . 西欧经济不断发展持续繁荣 B . 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C . 日本经济发展速度稳居世界第二位 D . 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形成
  • 20. 北京奥运会会歌唱到“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这里的“地球村”含义丰富,若体现在世界经济发展特点方面,主要是指(    )
    A . 多极化 B . 自由化 C . 全球化 D . 商品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 21. 中国古代文化昌盛,经济繁荣,科技发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材料二:开封位于汴水(汴河)两岸,汴水北通黄河,南通淮河、长江,因此开封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粮食、沿海各地的水产、辽与西夏的牛羊,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酒、果品、茶、书籍,还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磨料、大食(阿拉伯)的香料和珍珠。名闻遐迩的东京相国寺的庙会集市,各地来的商品琳琅满目,大山门内出卖飞禽走兽;第二座山门内出卖各种杂货;广场上出卖家用器物,……;近大殿处,出卖老字号名牌产品……大殿后、资圣阁前出卖书籍、古玩、……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材料三:“……(唐宋)科学技术取得了至今才得到充分理解的非凡成就。”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也说:“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1.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同时代人“矮化”孔子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开封商业繁荣的原因。以相国寺的庙会集市为例,分析当时集市贸易的特点。
    3. (3) 举两例,说明唐宋时期科技取得“非凡成就”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李约瑟的“问题”。
  • 22. 近现代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奋斗的历史。中国从昔日的“东亚病夫”一步步成为世界强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的趋势。

    ——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某一时期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全国几千万人上阵,大搞小(小高炉)、土(土法炼钢铁)、群(群众运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三: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的讲话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和表现。
    2. (2) 据材料分析我国出现了哪些失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能促进农业发展?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主动行动”与中国接触?美国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 23. 世界历史潮流波澜壮阔,大国崛起伴随政治文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 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它对绝对王权造成强有力的打击……大革命扫除了正在衰落的封建残余,还高喊自由……口号达到欧洲各地。革命的领袖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编撰了《民法典》,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广到欧洲其它国家。

    ——摘编自《全球通史》

    材料三:林肯最初无意干涉奴隶制。南北黑人却推动着美国白人走上解放奴隶的道路。1861年11月,林肯建议各边界州考虑采用逐步解放奴隶的方案。1862年夏,联邦军队迟迟未能得到军事上必要的成功,林肯打出了最后一张王牌(见图)。

    ——摘编自埃里克•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融合的手段”及“崭新制度”分别指什么?
    2. (2) 你能从材料二中获得哪些重要信息?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林肯打出最后一张王牌”的含义是什么?这场战争的胜利对美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近代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