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云南云天化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58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 “君王自命‘天子’,龙种高贵,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 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 )

    A . 君权神授,皇位世袭 B . 君父同伦,家国同构 C . 强干弱枝,中央集权 D . 男尊女卑,君父一体
  • 2. (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 成语“衣冠禽兽”常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说他们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同禽兽。其实它的原意并非如此。衣冠作为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重视,在衣服上绣以飞“禽”走“兽”的区别,文官从一品至九品为:鹤、锦鹤、孔雀、雁、白鹇……武官从一品至九品为:麒麟、狮、豹、虎、熊……上述服饰的功能是( )

    A . 御寒功能 B . 标识功能 C . 装饰功能 D . 遮羞功能
  • 3. (2017高三上·黄陵开学考) 宋神宗欲改革职官制度,曾讨论枢密院机构是否继续存在,有人建议将其权力合并于兵部。但神宗说:“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互相维制,何可废也?”因而改制时唯独把枢密院保留了下来,枢密使照例用文人充任,副职有时用武人。这主要体现了宋朝政制的特点是( )

    A . 文武分权 B . 守内虚外 C . 重文轻武 D . 分化事权
  • 4. (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是以一个否定另一个,螺旋式的发展模式。如夏商西周确立了封建大一统,那么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吞并就是对夏商西周体制的否定。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正一反一合阶段。而隋唐、宋、元又构成了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元代的行省制相当于其中的“合”。据此理论可以得出行省制( )

    A . 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B . 主要着眼于加强中央集权 C . 巩固了元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 D . 是对秦以来郡县制的否定
  • 5. (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 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四位皇帝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了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咱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言论( )

    A . 都符合事实 B . 都与史实不符合 C . 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 D . 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 6. (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 1397年,刘三吾等受命主考会试,结果录取的都是南方人。这引起北方士人的强烈不满。朱元璋命张信等人复查,但结果仍如此。有人上告说刘张等人串通,朱元璋大怒,在处置了刘张等人后,又亲自阅卷,最后录取的都是北方士人,史称“南北榜事件”。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   科举公平选拔人才古今同理  B . 解决考试和区域公平的矛盾 C . 笼络北方士人借以巩固政权 D . 避免科举取士过分倾向南方
  • 7. (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 1841年,广州三元里民众在抗击英军侵略的檄文中写道:“汝(英国人)虽有大呢羽毛,非我湖丝,焉能织就?虽有花边、鬼头,非我纹银、白铅,焉能铸成?其余各物,皆学我天朝法度。天朝茶叶大黄各样药品,皆汝狗邦养命之物,我天朝若不发给,尔等性命何在?”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

    A .   体现了三元里民众朴素的爱国情怀 B . 反映当时的中国人对英国缺乏了解 C . 说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D . 夸大了中英贸易中中国的优势地位
  • 8. (2016高一上·清远月考) 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 . 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 . 是空想性与进步性的统一体 C . 具有日益脱离广大农民群众的趋势 D . 政权的性质日益趋于封建化
  • 9. (2017高二上·宁夏期中) 俄国外交官普提雅廷在写给俄国外交部的文件中说:“英约内的条款,规定长江沿岸于内战终止之后,沿长江帝国内部航行的开放,明白表示了英国内阁蓄意要居中镇压叛乱,在中国最富庶的工厂区内,这一乱事现在是英国扩张商业的唯一障碍了。”文件中的“这一乱事”应是指( )

    A . 虎门销烟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 10. (2018高一下·辽宁开学考)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 . 《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B . 《南京条约》和义和团运动 C . 《北京条约》和洋务运动 D .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 11. (2018高一上·应县月考)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据此判断该情景应该出现在( )

    A .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 《北京条约》签订后 C . 《辛丑条约》签订后 D . 《马关条约》签订后
  • 12. (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 下表是1911年部分省在革命党人领导下较早举行起义并最终宣布独立的情况。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湖南

    陕西

    山西

    云南

    贵州

    浙江

    江苏

    广西

    22日长沙新军起义

    22日新军、会党起义

    29日太原新军起义

    30日蔡锷率新军起义

    11月3日陆军小学、新军起义

    4日杭州新军起义

    11月初苏州新军起义

    1日梧州驻军宣布独立

    A . 新军起义是清政府灭亡的根源 B . 没有新军就不可能发生革命 C . 掌握武装对革命成功至关重要 D . 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人贡献小
  • 13. (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 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

    A . 《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 B . 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 C . 《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 D . 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 14. (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 托克维尔认为:路易十六统治时期(1774年即位)是旧君主制(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而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也曾发生过类似情况,其中最符合材料中托克维尔观点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维新变法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15. (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 胡适和蒋梦麟在“五四”运动一周年之际提醒学生,最不可少的精神之一是,在团体生活中要容纳反对党的意见。现在学生会议的会场上,对于不肯迎合群众心理的言论,往往有许多威压的表示,这是暴民专制,不是民治精神。这里所说的“最不可少的精神”主要是指( )

    A . 自由精神 B . 平等精神 C . 民主精神 D . 科学精神
  • 16. (2020高一上·赣县期中) 1926年7月4日,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宣言中说:“居今日之中国,除少数军阀、官僚、买办、财阀之外,全国人民入则有老弱待哺之忧,出则无立业谋生之地,行则逢掳身丧命之变,居则罹举家冻馁之祸,灾害深于水火,困苦甚于倒悬,凡此皆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卖国军阀之窃权之所致也。”为此,国民政府

    ( )

    A .   召开国民党一大 B . 成立广州国民政府 C . 整编国民革命军 D . 发动北伐战争
  • 17. (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 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

    A . 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 . 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C . 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 . 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 18. (2020高二下·大庆期中)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主要领导人认为,中国革命如今的失败不过就是类似于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7月所遭受的失败,很快就要迎来一个同样伟大的十月革命。至多经过比俄国当年七月到十月更长一点的时间,革命就可以重新走到大街上来。这种认识( )

    A .   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B . 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 . 催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D . 埋下了中共“左”倾错误的隐患
  • 19. (2017高一上·梁山月考) 20世纪30年代,在中共领导下的苏区百姓可能不知道“苏维埃政府”这个拗口的外来词语的原意,但并不妨碍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个词语,他们将“苏维埃政府”称为“埃政府”,这个“埃”在客家话中就是“我”的意思,“埃政府”也就成为“我们的政府”。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共学习苏联经验得到了民众支持 B . 苏区的土地革命解放了农民 C . 苏区人民热烈拥护苏维埃政府领导 D . 红色政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 20. (2016高二上·广东月考) 胡绳说:“在近代中国前面摆着两个问题:即一、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二、如何使中国近代化”。刘大年说:“中国近代110年的历史基本问题是两个:一是民族不独立,要求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二是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工业化、近代化”。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的最大危害是( )

    A . 危害了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B . 在反侵略战争中无法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 C . 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D . 阻断了中国同世界的交流
  • 21. (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 毛泽东发文称:“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实行独裁。”此文发表的背景是( )

    A . 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B . 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C . 解放战争即将胜利 D .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 22. (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 2007年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惊现“史上最牛公章”,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公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账报销。这一举措有利于( )

    A .  农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B . 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 C . 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3. (2024高一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月考)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

    A .   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 . “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 .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 . “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 24. (2022高三上·桦甸月考) 1959年9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 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 )

    A .   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 . 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 C . 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 D . 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 25. (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 2004年,陈水扁在就职演说中说:“台湾的民主发展与台海的和平稳定,一直备受国际关注。个人要代表我国政府及人民再一次表达由衷的感谢。面对海峡对岸持续增加的武力威胁,盼望国际社会继续关注并协助维护台海的和平与亚太地区的稳定。”这一演说( )

    A .   取得了国际势力对台湾独立的支持 B . 是对大陆“一国两制”的歪曲和误解 C . 逐步地改变了海峡两岸的力量对比 D . 严重违背了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
二、综合题
  • 26. (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 辛亥革命既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也是史学研究关注的重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的政治改革使地方政治人物的参政热情日益高涨,同时经济新政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物欲,促进了兴办实业的浪潮。但清政府在铸币、路权上的新政举措却使地方相关群体十分不满……辛亥革命要在全国取得成功,单靠孙中山深刻的革命思想和他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起义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大背景的配合,而清末新政在教育与舆论等方面的改革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环境。

    ——郭世佑《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材料二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文录》

    材料三     法学教授高全喜谈道:“清帝不是逊位给一家一姓的王朝,而是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这是它与中国传统禅让的不同之处。”

    ——《立宪时刻》

    材料四     “文革”结束后,辛亥革命史研究重新步入正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得出如下的一些认识。在政治史方面,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在思想文化史方面,辛亥革命则是一场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在经济史方面,辛亥革命有利于工业化的进程;在社会史方面,辛亥革命造成20世纪初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刻剧变,推动了整个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进步;革命史方面,辛亥革命是承前启后的革命分水岭;在民族史方面,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在中国史方面,辛亥革命埋葬了封建帝制,推动了近代化进程,……在世界史方面,“辛亥革命在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摘编自《走出辛亥革命评价问题的困境》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区别。

    3. (3) 有人将《清帝退位诏书》看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你同意这一论断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4. (4)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文革”后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体现了哪些史观?并说明影响史学研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27. (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皇帝)其于诸藩也,容之如天地,养之如父母,照之如日月,威之如雷霆,饥则哺之,寒则衣之……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旷然更始而不惊,靡然向风而自化。

    ——清学者李兆洛在《皇朝藩部要略》

    材料二     古代中国疆域之边有“内边”、“外边”之分。17世纪以来,荷兰侵占台湾,俄罗斯侵入黑龙江流域。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殖民主义者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我国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一些边疆省区和沿海地区的外患日益开始提上议事日程。清朝统治者面对边疆防务这种变化的形势,仍沉迷于治理“内边”的传统边疆政策而不思防备外患,致使清前期边疆政策的辉煌很快成明日黄花。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三      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

    ——1957年周恩来关于民族问题的谈话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清王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中央主管民族事务的机构名称。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边疆防务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形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民族制度及其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