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松原市油田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6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汉宣帝下诏规定:“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皆勿坐。”这一规定(    )
    A . 体现了以礼入法 B . 反映了兼爱思想 C . 加强了法律权威 D . 终止了严刑峻法
  • 2.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和谐等。下列语句表达人与自身和谐思想的是(    )
    A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C . 天人边际,合而为一 D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3.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有学者说,战国诸子的思想不是凭空想象得来的,在缺乏外来文化参照的时代条件下,诸子要构建自身的学说,都不约而同地对传统文化中“义”的内涵做了有选择的继承。这反映出诸子百家学说(    )
    A . 在自我封闭环境中诞生 B . 都把义作为核心主张 C . 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D . 呈现出一体化的特点
  • 4.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墨家在自然科学方面建树极大,如《墨子》中对小孔成像、杠杆原理、力与运动关系的研究并不是从单纯的科学兴趣出发,而是要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这反映出,《墨子》(    )
    A . 吸收了各家学派的思想精华 B . 奠定了古代中国的科学基础 C . 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需求 D . 符合上层统治者的价值取向
  • 5.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汉元帝在做太子时,见其父汉宣帝所用的大臣多是一些精通法律的“文法吏”,便劝谏说:“陛下治国太偏重于刑法,应该起用儒生,实行德政。”汉宣帝勃然变色,斥责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当时(    )
    A . 统治者强调外儒内法 B . 儒法对立现象严重 C . 儒学统治地位受冲击 D . 以法治国趋势出现
  • 6.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王夫之认为:“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牢醴璧币、钟磬管弦而无礼乐之道。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这一观点(    )
    A . 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B . 肯定了人私欲的正当性 C . 批判了君主专制的体制 D . 启示了后人的思维方法
  • 7.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该观点(    )
    A . 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B . 主要体现“天人感应”的理念 C . 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 D . 直接结束了各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
  • 8.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王阳明说:“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恶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哉!”王阳明旨在说明(    )
    A . 强调伦理道德 B . 重视“知行合一” C . 宣扬“格物致知” D . 求理应在吾心中
  • 9. (2021高二下·舒城开学考)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 . 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 .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 . 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 . 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 10.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黄宗羲曾提出:“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顾炎武也说过:“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下列对他们的主张评述正确的是(    )
    A . 推崇先秦时期封建制度 B . 削弱了清初君主专制统治 C . 对近代民权意识产生影响 D . 反对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 11.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理学家朱熹撰修《家礼》,编辑《朱子增损吕氏乡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主要涉及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朱熹的这一做法(    )
    A . 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 B . 标志着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 . 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 D . 实现了乡村基层自主管理
  • 12. (2024高二下·荣县月考) 中国许多大学的校训与古代文化典籍有关。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自《易经》;中国农业大学校训中的“解民生之多艰”源自《离骚》;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论语》;厦门大学校训中的“止于至善”源自 《礼记》。这表明(    )
    A . 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 B .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源远流长 C . 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 D . 儒家思想观念影响着教育发展
  • 13.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1227年,宋理宗发布诏书,追赠朱熹为太师、信国公,提倡学习他的《四书章句集注》。此后,朱熹学说作为官方哲学,成为声誉隆盛的显学,流传数百年而不衰。据此可知当时(    )
    A .   理学成为社会的重要思想 B . 儒家思想已完成思辨化 C . 格物致知成为官民行为准则 D . 理学是儒佛道融合产物
  • 14.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历史叙述一般包括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和历史解释等。下表是不同时期的中外学者对李贽形象的历史叙述:

    李贽形象

    形象特点

    评论者(生卒年代)

    “异端”、“妖孽”、“罪人”、“小人”

    离经叛道、带坏士风、颠倒是非

    黄宗羲(1610—1695年)

    乱天下、导致国家灭亡

    方以智(1611—1671年)

    反封建、反专制的斗士

    既有人道主义因素,又有封建主义的局限性

    侯外庐(1903—1987年)

    具有近代精神的思想家

    发现新的人伦物理,突破儒家的伦理规范,提倡具有近代意识的“欲”“利”等概念

    岛田虔次(1917—2000年)

    这反映出(    )

    A . 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 B . 历史解释的目的在于揭示历史事实 C . 时代、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 D . 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
  • 15.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有学者认为,从汉代起,先秦儒家高标入世的姿态及对世界冷静理性的思考始有缺失。这种缺失(    )
    A . 导致儒学逐步脱离社会实际 B . 使儒学统治地位进一步削弱 C . 与儒学政治地位的变化有关 D . 表明儒家亟须重建信仰理论
  • 16.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

    柏拉图在此主要强调的是(    )

    A . 雅典的直接民主制面临体制性的危机 B . 民主和人权思想在当时的雅典已经深入人心 C . 加强中央集权是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 D . 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精神
  • 17.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

    A . 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B . 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C . 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D . 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 18.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古希腊学者力图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解释自然和社会,但他们并没有把神话与哲学、文学、历史分开,神话思维是当时人们普遍的思考与表达方式。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古代希腊(    )
    A . 人文主义者向奴隶主贵族妥协 B . 人文思想受到基督教神学干扰 C . 人文主义者侧重研究物质世界 D . 人文思想的发展具有时代特征
  • 19.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亚里士多德指出,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在本性上而非偶然地脱离城邦的人,当个人被隔离开时他就不再是自足的;……它要么是只禽兽,要么是个神,人类天生就注入了社会本能,最先缔造城邦的人乃是给予人们最大恩泽的人。这说明(     )
    A . 亚里士多德崇尚和平与自由 B . 公民自由受城邦体制的制约 C . 城邦要求公民具有团结意识 D . 希腊城邦重视政治历史传统
  • 20.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一般而言,中世纪的艺术家即使设计了一座大教堂或一面彩色玻璃墙,也都习惯匿名,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哪怕设计了一个盐罐或烛台,都要署名。据此可知(    )
    A . 艺术由个体创作转向了集体创作 B . 艺术家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得以凸显 C . 创作的题材由宗教转向以世俗为主 D . 小型设计成为必须遵守的创作原则
  • 21.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卢梭认为“道德是灵魂的力量与生气”,外在的优雅得体虽使人们不再有不体面的罪恶,但“另外的罪恶却以德行的名义被装饰起来”。科学进步可能加剧不平等,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科学理性和艺术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的”。他的这一观点(    )
    A . 符合当时学术界的普遍认知 B . 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补充 C . 背叛了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 D . 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
  • 22.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启蒙运动之前,西欧知识分子以欧洲生活方式为标准来评判美洲印第安人,认为他们野蛮落后的状态。而在法国启蒙运动中,不少启蒙思想家则称赞印第安人自然纯朴,视其“尊贵的蒙昧人”。启蒙思想家此举意在(    )
    A . 批评西欧对美洲的殖民侵略 B . 宣扬自由平等的理念 C . 肯定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 D . 批判传统认识的狭隘
  • 23. (2023高一下·达州月考) 著名思想家但丁(1265—1321)强烈主张通过政教分离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与繁荣。马尔西略(约1275—1342)更加系统地论证了世俗政权对教权的独立性,并主张俗权至高无上。这反映了(    )
    A . 文艺复兴时期对民主的追求 B . 宗教改革家强调“教权高于王权” C . 世俗统治者对权力的渴望 D . 人文主义者要求建立主权民族国家
  • 24.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有学者指出,这一时期的思想家虽然抬出希腊、罗马的古典传统来祭拜,但他们不过是借尸还魂,借他人的酒来浇自己心中的块垒而已。这些思想家“心中的块垒”是想(    )
    A . 挣脱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束缚 B . 恢复古代人们的传统生活习俗 C . 摆脱封建专制制度的压迫 D . 在文学艺术领域有更大的突破
  • 25.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中世纪只有教士才有阅读《圣经》的权利。到了16世纪中期,普通教民相信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这表明(    )
    A . 教皇放松了对教民的控制 B . 信仰得救思想已深入人心 C . 教民的宗教信仰发生改变 D . 教民已有成为教士的权利
  • 26.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英国史学家阿伦·布洛克说:“启蒙运动的了不起的发现,是把批判的理性应用于权威、传统和习俗时的有效性,不管这权威传统习俗是宗教、法律社会方面的,还是政府方面的。”据此可知,阿伦·布洛克(    )
    A . 赞赏启蒙思想家抨击专制统治的腐朽 B . 认为批判的理性能够应用于所有领域 C . 肯定启蒙思想家敢于挑战权威和政府 D . 指出英国启蒙运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27.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下列表述最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肯定人的价值,崇尚理性与科学 B . 提出对未来社会的一整套政治构想 C . 对天主教会的腐朽进行猛烈地抨击 D . 提倡自由平等,主张发展个性
  • 28.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马丁•路德认为,“那些说为求获得救赎或购买赎罪券就不需要痛悔的人,宣传的不是基督教的道理”“每一个真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应完全赦免惩罚和罪债”。该主张的直接目的是(    )
    A . 推动宗教信仰自由 B . 否定教会权威 C . 抵制天主教会的掠夺 D . 传播无神论思想
  • 29.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
    A . 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 . 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 . 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D . 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 30. (2021高三上·六安开学考) 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良知”即“天理”,是先天就具备的,是“圣人”和“愚夫愚妇”共同具备的。这一认识(    )
    A . 吸收借鉴了西方的民主思想 B . 颠覆了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 C . 暗含否定权威利于思想解放 D . 继承发展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二、非选择题(50分)
  • 31.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张子语录》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惟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朱文公文集》

    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 (1) 材料一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有何发展?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三中张载的言论,指出宋代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3. (3) 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活跃的原因?
    4. (4) 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指出汉代儒学是如何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的?
  • 32.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起源于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是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曾对“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作过解释。他认为,普罗泰格拉命题的意思是:“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显现的那样,对于我就是它向我显现的那样。”

    材料二: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的局限性。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3. (3) 依据材料三,列举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
    4. (4)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 33.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附加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儒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批判的。上世纪80年代,我们对儒学的态度开始有了一些改变,但基本上还是持一种批判、否定的态度。1988年,在儒学国际会议上,余英时先生说,儒学现在是一个游魂,东游西荡,没有一个附着的制度和实体。林毓生教授认为,儒学是一个封闭、一元的思想体系,现在已经陷入了“民主”“科学”的困境,很难摆脱出来。我们国内的学者也提出了对儒学的一个全面批判。

    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说现在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说很多地方都竖起了孔子像,有人说这是对儒学的一种认可。还有全球现在有400多所孔子学院以及当前的“国学热”。

    ——摘编自吴光《当代儒学发展的新方向》

    评述材料中关于儒学思想发展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