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0-12-14 浏览次数:13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 26. (2020七上·仪征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材料二:“治理国家要以德来感化人民。”“学习要反复温习,要有恒心,要坚持不懈。”

    ﹣﹣《论语》

    材料三:……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是什么?
    2. (2) 指出材料二中孔子的政治主张和学习方法分别是什么?并用最简练的语言指出孔子的历史地位。
    3. (3) 根据材料三,请问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
    4. (4)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 27. (2020七上·仪征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禹在年老的时候……准备传位给伯益,但禹死后诸侯不朝(伯)益而朝启,启便即天子之位。

    ﹣﹣《史记夏本纪》

    材料二: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物。

    ﹣﹣《中国历史》(七上)

    材料三:(主父偃)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材料四: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启即天子之位”说明什么政治制度代替了禅让制?
    2. (2) 根据材料二回答,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哪个?为建立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其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制度?这些措施是诸子百家中哪家思想的体现?
    3. (3) 材料三反映了汉武帝为加强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为了强化监察制度,在地方上设置了什么官职?针对地方上“铸造钱币”的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4. (4) 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 28. (2020七上·仪征期中)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有位诸侯会盟其他诸侯,成为首霸,《史记》中曾记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改编自《史记》

    材料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

    材料三: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

    ﹣﹣《史记》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一匡天下”的是谁?写出他能成为春秋首霸的原因。
    2. (2) 材料二所讲述的是西周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年哪一历史事件?这个事件对旧贵族打击最大的内容是什么?这个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