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营口大石桥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0-12-07 浏览次数:16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
    A . 会建造房屋 B . 会使用火 C . 会制作彩陶 D . 会制作工具
  • 2. (2019七上·宁城期末)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A . 神话传说 B . 史书记载 C . 学者推断 D . 考古发掘
  • 3. 河姆渡人生活的地区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
    A . 洞穴 B . 干栏式建筑 C . 四合院 D .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 4. 黔东南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 粟”,请你判断他们研究的是哪一原始人群(      )

    A . 元谋人 B . 河姆渡人 C . 半坡人  D . 山顶洞人
  • 5. 相传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的人物是(    )
    A . 蚩尤 B . C . D .
  • 6. 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他纪念的人物是(    )
    A . 黄帝 B . 炎帝 C . 大禹 D .
  • 7.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我国古代社会世袭制的典型特点。下列内容中,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 . 尧传位给舜 B . 舜传位给禹 C . 禹传位给伯益 D . 启继承禹的位子
  • 8.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    )

    ① 交纳贡品     ② 交纳田租    ③ 派兵作战  ④ 服从命令

    A . ①②③④ B . C . ②③ D . ①③④
  • 9. 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 司母戊鼎 B . 四羊方尊 C . 毛公鼎 D .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 10.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是因为商朝(    )
    A . 有了史官 B . 有了确切纪年 C . 有了史书 D . 留下了记载历史资料的甲骨文
  • 11. 春秋时期,各大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的目的是(    )
    A . 讨伐不向周王进贡的诸侯国 B . 加强民族融合 C . 取得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 D . 促进奴隶制的瓦解
  • 12. (2020七上·大石桥月考) 春秋时期,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的是(  )
    A . 奴隶的劳动 B . 青铜器用于农业生产 C .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D . 磨制石器的出现
  • 13. (2014七上·宜宾月考) 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国家是(   )

    A . B . C . D .
  • 14. 在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强大,经过下列哪场战役之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    )
    A . 牧野之战 B . 马陵之战 C . 桂陵之战 D . 长平之战
  • 15. 下列人物的思想观点,有利于缓和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矛盾的是(    )

    ①老子           ②孔子         ③孟子    ④韩非       ⑤孙武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④⑤ D . ②③
  • 16. 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君主掌握一切大权,主张改革,提倡法治的代表人物是(    )
    A . 庄子 B . 墨子 C . 孟子 D . 韩非
  • 17. 秦的统一所起的历史作用有(    )

    ①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②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

    ③摧毁了奴隶制的统治    ④使郡县制能在全国推广,加强了中央集权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8. 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
    A . 修筑长城 B . 确定县制 C . 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 D .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 19. 对一个生活在秦朝的人来说,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修筑长城 B . 将收货物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C . 拜孟子为老师 D . 若犯罪,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
  • 20. (2016七上·同安期中) 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豪言壮语的是(  )

    A . 刘邦 B . 项羽 C . 陈胜 D . 吴广
  • 21. “文景之治”是指(    )
    A . 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时期 B . 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 C . 文帝景帝时期社会安定局面 D . 文帝景帝时期经济发展
  • 22. 面对“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这一境况,西汉初年的统治者面临的首要课题是(    )
    A . 提倡节俭 B . 发展农业生产 C . 以德化民 D . 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 23. 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实质是(    )
    A . 剥夺王国的封地 B . 分割王国的封地 C .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D . 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 24.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    )
    A .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 B . 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C . 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 . 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
二、综合题
  •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

    材料二:主张“兼爱”“非攻”。

    材料三: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材料四: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1. (1) 上述材料分别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主张?
    2. (2) 请列举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孔子的言论。
    3. (3) 你认为谁的主张对战国时期的统治者最有用?
    4. (4) 上述材料反映了那一时代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之为什么?
  •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使得战事不断,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几乎都卷入了战争。

    材料二: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中写道:“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1. (1) 列举春秋争霸的两个霸主?
    2. (2) 战国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请列举“战国七雄”中的三个国家?
    3. (3) 战国时期出现了什么样的重大改革?这次改革在经济方面采取哪些措施?
    4. (4) 连绵不断的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当时的百姓最渴望的是什么?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嬴政结束了战国以来封建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统一了全中国,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都城的幅员辽阔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为了统治这个前所未有的封建大国,秦始皇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秦始皇赢政的这些活动,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材料二:农,天下之大本也。

    ——汉文帝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景帝

    1. (1) 材料一中秦始皇为了确立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哪些措施?
    2. (2) 秦始皇在文化上统一文字。文字的统一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 (3) 秦始皇在思想上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措施,而在汉朝却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4. (4) 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他们在位时期出现的繁荣景象被称为什么?
    5. (5) 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的皇帝是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