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 史料 |
A | 罗马帝国 | 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打败迦太基 |
B | 亚历山大帝国 | 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
C | 拜占庭帝国 | 被日耳曼人所灭 |
D | 阿拉伯帝国 | 改造0到9的计数法,形成阿拉伯数字 |
①免赋税特权 ②司法特权 ③教育自主权 ④言论自由权
⒈ 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队伍 ⒉ 8世纪中期,版图跨欧、亚、非三大洲 ⒊ 830年,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 ⒋ 将中国许多发明传入欧洲 |
历史现象 | 原因 | |
① | 公元前21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 凯撒控制元老院 |
② |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庭帝国灭亡 | 日耳曼人大举侵入 |
③ | 日本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 大化改新 |
④ |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 | 穆罕默德创立基督教 |
①达·芬奇 ②莎士比亚 ③拉斐尔 ④米开朗琪罗
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前4世纪……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
材料三:日本留学生对于唐朝实行均田制,制定律令,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国泰民安,文化繁荣的大好形势,深为赞赏。回国后,积极倡导以“法制完备”的唐朝为典范,实行政治改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四:
材料一:《神曲》是人类历史上的精神财富,它充满着对教会和封建贵族的谴责,对自由、理性和求知精神的歌颂。恩格斯称他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材料二:15世纪末,欧洲人对黄金和东方商品的追求,促成了地理大发现,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材料一:
材料二:罗马共和国最高行政长官,由百人团会议从奴隶主贵族中选举产生,由两人担任,任期一年,退职后进入元老院,主持国家行政,两个执政官权位相等,一切政令如果得不到两人一致同意,就不能付诸实行。当国家遇到危机情况时,经元老院提名,就以执政官中的一人为独裁官,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其任期不能超过六个月。
材料三: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不仅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防。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到帝国。原来落后的帝国西部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