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第151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7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 1.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周易》是儒家经典之一。根据甲骨文研究结果,《周易》乾卦的卦辞“元享利贞”中的“贞”字就是“占卜”的“占”,此卦为大吉大利的好卦,春秋以后“元享利贞”被阐释为“仁义礼信”四德。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 儒家义理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B . 《周易》年代久远导致认知偏差 C . 借助于传统文化宣扬儒家思想 D . “贞”字内涵的演化受时代影响
  • 2. (2020高二上·银川期末) 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在研究政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法、术、势相结合的主张。“法”是君主制定的成文法,“术”是君主驾驭臣民的权术。据此推断,“势”的本质含义应为( )
    A .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B . 贵族政治不断崩溃的政治形势 C . 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 D . 结束思想界“百家争鸣”的局势
  • 3. (2020高一上·东莞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

    A . 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 . 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 . 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 . 都主张“礼”、“法”并用
  • 4. (2021高二下·南安期中) 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的是(    )
    A . 学术气氛空前浓厚 B . 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C . 养士之风极为盛行 D . 学术适应政治需要
  • 5.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水垂钓。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庄子“终身不仕”的决定与他哪一思想理念有重要关联(    )
    A . 主政者,当以民为念,以德为本 B . 提倡改革,追求法治和君主专权 C . 崇尚自然,清净无为 D . 相互关爱,反对不义之战
  • 6.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
    A . 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 B . 君相之间矛盾尖锐 C . 封国威胁专制皇权 D . 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 7.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在汉代儒者看来,春秋战国以来的社会政治变迁严重破坏了三代以来延续已久的“天命有德”的政权合法性理论,汉武帝继承了儒家“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理念,确立了基本的礼制。这种“礼制”(  )
    A . 突出天命的神圣性和绝对性 B . 以道德教化来稳定统治秩序 C . 为专制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D . 儒家开始确立天命思想
  • 8.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有学者认为:“自汉武帝以后,名虽尊儒,然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书,以官家解释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后人所研读的儒家经典不是经典本身,只是经典的疏注……儒家的精神,孔子的精神,透过后代注疏的凸凹镜后是已经歪变了的。”该观点意在强调(  )
    A . 儒学价值遭到了普遍质疑 B . 汉以后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C . 专制政策摧残了社会文化 D . 儒学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 9.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据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记载:“(中国古代)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导致中国古代天文记载呈现这一特点的思想是(    )
    A . 人定胜天 B . 天人感应 C . 道法自然 D . 相生相克
  • 10.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下面为汉代教育结构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最有效得信息是(    )

    A . 封建教育系统已大体形成 B . 儒学已经垄断了学校教育 C . 汉代的儒学教育逐渐下移 D . 太学可统领地方各级学校
  • 11. (2021高一下·淮北开学考) 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由唐代中国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借佛陀之口,讲述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这表明(    )

    A . 佛教思想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B . 宣扬“孝道”成为佛经主要内容 C . 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趋于合流 D . 佛教文化主动适应中国文化传统
  • 12.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史学界认为,宋明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这反映出理学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A .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 . 融合了佛道的合理成分 C .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求 D . 注重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 13.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元中叶以后,程朱理学上升为官学:元代编修的《宋史》以程朱一系为“道学”,不列陆九渊一派;元末张九韶所撰《理学类编》仍将陆九渊心学排斥在外;明代王阳明折衷二家之说,使用“理学”的概念。据此可知(   )
    A . “理学”成为宋明理学的主流 B . 陆九渊的“心学”缺乏理论基础 C . 王阳明混淆了“理学”和“心学”概念 D . 程朱和陆九渊的思想不可调和
  • 14.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北宋司马光作《疑孟》,批评孟子的说法“非忠厚之道”。南宋理学家胡宏则认为孟子的主张是以天地之理为依据的,臣对于君主特定的“感”作出特定的“应”,是完全合理的。这说明南宋理学(  )
    A . 与北宋理学存在较大分歧 B . 维护了传统儒学的正当性 C . 有一定的反专制民主色彩 D . 强调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
  • 15.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王学(王即王阳明)在明中后期广泛传播,其“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的命题,不仅使士大夫大开眼界,也受到庶民百姓的欢迎。这表明王学(   )
    A . 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 B . 倡导民主、自由和平等 C . 成为明清的主流思想 D . 有利于个体意识的觉醒
  • 16.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李贽在评价《藏书》时说:“盖我此书,乃万世治平之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非漫然也”“凿凿皆治平之事与用人之方。”这表明《藏书》(   )
    A . 成为科举应试的官方教科书 B . 因离经叛道在民间广为流传 C . 思想仍属于儒学体系的范畴 D . 以讽刺程朱理学思想为主旨
  • 17.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顾炎武认为: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称,天子称“君”,人臣、诸侯、卿大夫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种。材料中顾炎武(   )
    A . 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 B . 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 C . 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 D . 痛斥了君主专制的弊端
  • 18.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

    A . 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 . 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 . 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 . 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 19.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中国许多大学的校训与古代文化典籍有关。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易经》;中国农业大学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受《离骚》的启发;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是受《论语》启发。这表明(    )
    A . 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 B .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源远流长 C . 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 D . 儒家思想传统影响着教育发展
  • 20.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明末清初,徐光启等开明士大夫通过译书的方式陆续把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这对我国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蔡元培曾评价说:“文定(即徐光启)所介绍之西学范围颇广,数学、天文、历法、地理、水法、农学、火器,无一不切于实用,而为科学之先导。“当时这些士大夫热衷于传播西方近代科技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 B . 反清复明势力不断壮大 C . 对理学空疏之风的不满 D . 进步思想成为主流思潮
  • 21.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有一天,在下体育课回教室的路上,两位同学吵了起来。原来,同学甲说:我们体育老师太狠了,一个动作不对,就罚我们跑20圈。同学乙不服气,说:你说得不对,老师这是负责,不是太狠,而是太好了。他们的说法与谁的观点相类似(    )
    A . 普罗泰格拉 B . 柏拉图 C . 苏格拉底 D . 亚里士多德
  • 22.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柏拉图设想出的“理想国”是由统治者、护卫者以及工作的民众三个等级构成,“三个等级之间的界限不能被逾越,如果这种统治关系不被侵害的话,公正就得以产生”。据此判断,柏拉图认为的公正的社会是(   )
    A . 人人平等 B . 人民主权 C . 各司其职 D . 礼制文明
  • 23.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有学者评价古希腊某哲学家时指出:他认为智者的相对主义的感觉论只能助长个人利已主义和享乐主义,是造成社会道德混乱的思想根源;他在古代希腊首次建立了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该学者评价的是(    )
    A . 普罗泰戈拉 B . 苏格拉底 C . 柏拉图 D . 亚里士多德
  • 24.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有学者认为,荷马最引人注目的成功在于他对伟大众神的描绘:他们坐在奥林匹斯山上,注视着特洛伊的战争,就如同一场垒球赛里的观众,他们总是乱哄哄的,小气、满口谎言,却又光彩夺目。简言之,他们就是人类。这表明希腊(    )
    A . 文学成就辉煌灿烂 B . 强调众神平等 C . 人文主义色彩浓厚 D . 重视神的作用
  • 25.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主张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并不主张放弃现实的幸福;在生物学领域,他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在《物理学》一书中,他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这表明亚里士多德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是(    )
    A . 注意各个研究领域的联系性 B . 注重客观实际,研究领域宽广 C . 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 D . 家学深厚,遗传影响比较大
  • 26.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十四世纪末,“每个人都看到:所有劳动人民直到面包师傅、所有梳羊毛工人、高利贷者、银钱兑换商和各种各样的恶棍怎样变成了骑士。”那些持着长枪、佩戴徽章、骑着马出现于佛罗伦萨街头的骑士发现“他们可能遇到政府的干涉和许多嘲笑者。”这一现象说明,在佛罗伦萨(    )
    A . 追求社会地位的提高已成为社会主流 B . 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冲击着传统价值观 C . 商品货币关系提升了人们的社会地位 D . 社会各阶层的价值取向变得十分混乱
  • 27.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历史学界普遍把出生于十四世纪初的彼特拉克视为人文主义之父。有一位学者描述了有彼特拉克生平的四件事情,下述哪两件事情可作为“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之父’”这个论题的说明(   )

    (甲)他最初学习法律,后因经济问题改投神职成为教士

    (乙)他的拉丁文造诣高,并以意大利方言创作美丽诗歌

    (丙)他的著作常叙述自己,以追求名声,显示个人主义

    (丁)他曾经攀登法国南部高山,为了居高临下欣赏美景

    A . 甲乙 B . 乙丙 C . 丙丁 D . 甲丁
  • 28.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中世纪罗马教廷炮制了一个被称为《君士坦丁赠礼》的文件,并以此作为教皇权力的凭证。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信以为真,1440年,学者瓦拉证明该文件是伪造的。这一案件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是(   )
    A . 要求取消宗教 B . 否定教权主义解放人性 C . 抨击神学禁欲主义 D . 批判一切权威崇尚理性
  • 29.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马丁·路德曾指出:“所有节日都应当废除,唯有礼拜日应该保留。假若有意要保留圣母和较大圣徒的节日,就应当把它们并入礼拜日,或在节日仅举行一个早晨弥撒,把那日的其余时间仍用为工作的时间。”这一观点(  )
    A . 有利于促进工商业发展 B . 将矛头指向“因信称义” C . 强调市民要禁欲和节制 D . 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 30. (2020高一下·应城开学考) 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    )

    A .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 B .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 C . 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 D . 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
二、主观题,共40分
  • 31.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学习、借鉴和传承、创新是中国思想发展的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索,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佛氏之失,出于自私之厌;老氏之失,出于自私之巧。厌薄世故,而尽欲空了一切者,佛氏之失也;关机巧便,尽天下之术数者,老氏之失也。……佛老之学,不待深辨而明。只是废三纲五常,这一事已是极大罪名!其他更不消说。

    ——《朱子语类》

    材料四: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惟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材料五:“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儒学民本思想的内涵。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在加强君主专制措施方面有何不同。并从它们创立时的思想来源分析出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说明宋儒对待“佛老之学”态度。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贽与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
    5. (5) 材料五反映了黄宗羲的何种主张?具体措施是什么?
  • 32. (2020高二上·长春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人类对于自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

    ——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再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 (1) 材料一是古希腊哪一学派“人文主义”的诉求?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诉求的历史意义。
    2. (2) 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经济和文化因素。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路德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三,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