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纪年 | 公元纪年 | 王国数量 |
汉高帝十二年 | 前195年 | 10国 |
汉文帝十六年 | 前164年 | 17国 |
汉景帝十六年 | 前144年 | 25国 |
年份 | 理学 | 工学 | 农学 | 医学 |
1912 | 2 | 6 | 2 | 0 |
1915 | 5 | 12 | 0 | 3 |
1924 | 7 | 21 | 2 | 2 |
1928 | 8 | 10 | 2 | 2 |
——摘编自谢灼华《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等
材料二 我国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图书馆是广雅书院(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创办)的藏书楼——冠冕楼。它的藏书除传统的经史子集丛书外,当时流行的西政丛书、西学大成、各国交涉公法等汉译西书均有收藏。冠冕楼设掌书生二人,专门管理藏书,同时又有便利读者的阅览规则及措施。还编印藏书目录,以便检目借阅。为方便院生夜间阅览,在住宿的斋院附近另设小书楼。藏书有复本的也供院外士人借阅。近代性质的图书馆在戊戌前后组创的各种学会中首先普及开来。它们大多是由会员捐款,购买中外经世有用之书,藏于公所,供会内同仁借阅。会外有志读书者,可以出资租书阅读,也可由保人介绍在会内阅览。
——摘编自张晓《辛亥革命前的近代图书馆事业》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民国时期,封建帝制被废除,民族平等被写入约法和宪法,推动了边疆民族观的进步。治边思想由古代的“守中治边”到对边疆地区的重视。在边疆地区的施政方针上,由“因俗而治”转变为促进边疆内地化。措施上,提出了三民主义的边疆政策,在边疆推行省县制,改土归流、改革盟旗制度等,将边疆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下,制定并实施了开发和建设边疆的经济政策,同时开展边疆教育,提高边疆各民族的文化水平。
——摘编自马玉华《治边政策:从清代到民国的梳理》等
——据《近代中国华商证券市场研究》等
材料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以中华平民教育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金陵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为实现所谓“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到农村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他们认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是农民“愚”“穷”“弱”“私”,是西方近代文化的输入引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或崩溃。因此,只需要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进行一点一滴的社会改良。
——摘编自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