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唐承隋制,发展创新
②仿照士族,崇尚奢靡
③民族交融,中外交流
④开明开放,兼收并蓄
①羁縻府州成为唐朝管辖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
②唐朝初年,少数民族经常骚扰唐朝边境
③中央专设鸿胪寺处理边疆民族事务
④羁縻府州通常由都督府、都护府负责节制
①注重以“六艺”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②曾官至司寇但因试图加强君权等而遭到失败
③编定《诗经》、《春秋》、《论语》等典籍
④主张以“仁”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①1776年,率军解放波士顿②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是他戎马生涯最辉煌的时刻
③1781年,率军取得约克镇战役胜利④1787年,主持制宪会议,通过邦联宪法
①正式通过了《独立宣言》 ②制订并通过《联邦宪法》
③推选华盛顿任大陆军总司令 ④宣布美国“严守中立”政策
①萨拉托加大捷改变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局势
②法国在七年战争中战败而失去大量殖民地
③英国策划组成反法联盟干涉法国大革命
④拿破仑“大陆封锁令”激化了英法矛盾
①编撰《民法典》②精简编制,改革政府
③多次打败反法联盟④取消出版、言论自由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微乎其微
③清政府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
④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
①旨在实现印度的工业化
②与暴力斗争交织在一起
③相当广泛地发动了群众
④属于无产阶级夺权运动
①非暴力斗争思想也成为全世界的精神财富
②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印度的制度建设和社会稳定
③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为印度实现独立奠定了基础
④抵制经济侵略的同时也违背了工业文明的发展潮流
材料一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摘自【清】施琅《靖海纪事》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摘自《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二康熙皇帝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自汉、唐、宋至明,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心如我朝者,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
——摘自《清朝民族政策解读》
材料一 英国革命中的冲突势力
革命的目的物革命的主动力
——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1646—1649年间,克伦威尔成为了英国权力的中心,成为军队、议会和身陷囹圄却仍试图恢复王位的国王三方均想拉拢的关键人物。国王查理一世狡猾而坚定,他从骨子里认为自己的王权乃神授,不愿在该问题上作出任何妥协。与他相处使克伦威尔精疲力竭。1647年,查理一世出逃并发动战争,卷土重来。这一次克伦威尔再没有心慈手软。
——[英]西蒙·蒙蒂菲奥里《大人物的世界史》
材料三1649年1月,当国王被彻底战胜时,议会通过决议说:“在上帝之下,人民是一切正当权力的来源;在议会里集会的英国下议院是人民选出并代表人民的,在本国有最高权力……”这是议会正式宣布它的最高主权。这个原则确立后,尽管后来有许多曲折,但英国的历史就一直向这个方向发展。
靠了克伦威尔的铁腕,英国在商业及战争方面,均能从法兰西、西班牙及荷兰的手中获到胜利;而国内的工业,也因秩序的恢复,渐渐地振兴起来。
——据钱乘旦《寻找他山的历史》、陈衡哲《西洋史》整理
材料一 1844年马克思发表两篇论文,由争取“政治自由”的斗士变成了追求“人类解放”的哲学家。1845年他流亡到布鲁塞尔,用清晰无误的语言向恩格斯说明了新的历史观的基本要点。为了使它成为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他们到英国实地考察这个资本主义“世界工厂”,并同英国工人运动建立联系。马克思的活动一如他的思想,也是异常活跃的。1847年11月他和恩格斯参加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第二次代表大会。1848年1月底,《共产党宣言》在伦敦一个小印刷所里刊印。
——摘自张光明、罗传芳《马克思传》
材料二 马克思的全部著作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围绕人类如何获得解放,如何建立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为轴心展开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通过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分析,向全世界公布了共产党人关于资本主义向何处去和人类历史发展前景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肯定《宣言》的基本原理正确,同时也承认《宣言》的运用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为我们树立一种以马克思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典范。
——摘自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信仰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