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机构 | 职能、性质 |
① | 中书省 | 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只行使草拟、颁发诏令的职能 |
② | 枢密院 | 掌管全国军政事务 |
③ | 宣政院 | 管理藏族地区军民政教事务的地方官署 |
④ | 行中书省 | 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下设路、州、县 |
南唐 | 宫嫔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令窅娘以帛缠足……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由是人皆效之。﹣﹣陶宗仪《辍耕录》 |
北宋 | 理宗朝,宫人束脚纤直。﹣﹣《宋史》 |
元朝 | 女真蒙古初入中国,士大夫多不愿与联婚,群趋缠足。﹣﹣姚灵犀《采菲录》 |
明朝 | 《缠足》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赵继鼎《明史》 |
①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潮开始在中国传播
②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③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突出其战斗色彩
④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南
①《唐璜》
②《巴黎圣母院》
③《红与黑》
④《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20年毛泽东以极大的热心投入湖南自治运动,把各省自决自治看作是拯救中国的唯一方法。……7年以后,毛泽东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摘自金一南《苦难辉煌》
材料二:1978年中国大事记(部分)
3月 |
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 |
4月 |
中共中央批准决定摘掉全部右派分子的帽子 |
5月 |
《光明日报》刊登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9月 |
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会议,会议决定经济战线必须从闭关自守或半闭关自守状态转移到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利用外国资金,大胆进入国际市场的开放政策上来 |
12月 |
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最伟大的转折 |
﹣﹣摘编自《历史》必修一、二、三及选修四
材料一: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发展历程中的关键环节。国家对经济的广泛干预,大大加强了国家的经济职能;制定《社会保障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等社会立法,标志着国家的社会职能从边缘提升到了中心。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完成了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西方国家之间依旧存在竞争与争夺,但是也加强了协调合作,形成了国际协调与国际干预的机制。特别是在经济方面的国际协调在战后获得了重大的实质性的拓展,一大批相关的国际组织应运而生,发展出多种有效的协调方式。……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没有根本触动国家主权的前提下,部分国家主权不同程度地向超国家的国际组织“转移”,以适应国际垄断资本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材料一: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大一统”一词始见于《春秋•公羊传》。《春秋》开篇首句就是:“(鲁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对此,《公羊传》解释到:“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摘自林益铭《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已。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葛剑雄认为,中国古代的统一,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影响统一的因素 |
解读 |
地理环境 |
地理环境相类似,交通相对便利有利于统一。地理环境差异大,交通不便影响国家统一。 |
人口迁徙 |
大量人口的迁徙,文化认同和血肉关系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为统一的中国提供了人力、物力基础。 |
生产方式与经济水平 |
中国基本农业区内,交通越便利,手工业和商业越发达,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越分离,统一的因素越大。 |
文化与制度 |
文化和制度的一致有利于产生比较一致的国民心理,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时因地制宜的制度更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
个人与阶级、阶层的作用 |
个人与阶级、阶层在推动国家统一中发挥的作用。 |
材料一:威尔逊主义认为,一战的意义就在于终结掉那些奴役人民的大帝国,让人们获得普遍自由,从而让一战成为终结一切战争的战争。威尔逊认为,之所以会爆发世界大战,根本原因就是大帝国以建立力量均衡为名,压迫弱小民族,引发内外各种矛盾导致战争。因此,为了确保世界和平,便应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允许弱小民族独立建国。
﹣﹣摘编自施展《国际政治学40讲》
材料二:列宁认为发达工业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都已经被资产阶级收买发生蜕变,所以只有在有一定的工业但还不太发达、无产阶级还没有被收买的国家里更容易发生无产阶级革命。俄国就是最典型的这种国家。列宁认为俄国是全球无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索,由此引发其他发达国家的革命,从而实现全球普遍革命,革命才真正完成。
列宁还认为,帝国主义国家随着内外矛盾的激化,最终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无产阶级要做的就是把帝国主义间的战争转化为内战,趁着战争激化了国内矛盾,无产阶级顺势发动革命,各国的革命连锁起来,世界革命就实现了。
﹣﹣摘编自施展《国际政治学40讲》
材料三:在近代国际法确立之前,人们承认国家有战争权。国家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当和平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时,即可使用最极端的暴力手段﹣﹣战争。……1907年,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在荷兰召开,共通过了13个公约,……从陆战、海战、空战等不同方面限制了作战手段和方法。……一战后制定的《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将战争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或依法解决之前三个月内不得从事战争。……凡尔赛和约设立了追究战争犯罪的内容,规定协约国及参战国有权对“被控违反战争法律与惯例”的德皇威廉二世和其他战争罪犯进行审判。
﹣﹣摘编自刘长敏《从承认战争自由到惩治战争罪犯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