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大安市六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1-01-13 浏览次数:9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秉贵老人曾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劳模之所以赢得大家的尊重,最难能可贵的不仅仅是奉献精神,更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古朴词汇,今年它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令人________。所谓“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一个拥有工匠精神、________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________,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部分代表委员认为,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 , 很多人追求的是多、快、好、省,追求的是一夜暴富,而不是脚踏实地和精益求精。企业家们认为,在________发展的市场环境中,形成了一种对贪大求全生产规模的崇拜。没有人坚守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都在想方设法实现利益最大化。中国在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道路上,那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焕然一新 推崇 投机倒把 开放式 B . 耳目一新 推崇 投机取巧 粗放式 C . 耳目一新 崇拜 投机倒把 粗放式 D . 焕然一新 崇拜 投机取巧 开放式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造成的。 B . 中国企业丢失“工匠精神”,主要原因是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 C . 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主要原因是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 D . 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所以说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抬升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是全社会都必须补齐的“短板” B . 这一“短板”是全社会都必须补齐的 C . 是必须补齐的全社会的“短板” D . 这一全社会的“短板”是必须补齐的
二、现代文阅读
  • 2. (2021高一上·路桥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工匠精神”,曾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扎根生长。千百年来,华夏“大国工匠”们。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令西方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由他们聚敛起来的“工匠精神”,也不断酝釀、发酵,直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无论在庙堂上还是江湖间,每一个时代那些巧思运筹的工匠们亦成为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他们生发出来的“工匠精神”亦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韩非子《五盡》提到率先民“构木为巢”的有巢氏和“钻燧取火”的燧人氏,均是因为拥有了独门技艺而得以“王天下”。唐代后期的敦煌文献《二十五等人图并序》用了这样的文字来描述传统工匠:“工人者,艺士也,非隐非仕,不农不商……虽无仕人之业,常有济世之能,此工人之妙矣”。这是对能工者、善工者的歌颂,对“工匠精神”的至高认同。而在民间,工匠文化同样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尊重、诸如“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技多不压身”等说法不胜枚举,工匠文化渐成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出于这种朴素认知,民众愿意学手艺,愿意将手艺练得精益求精,潜移默化中也孕育了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精神。

        随着“工匠精神”的蔚然成风,“工区精神”的内涵和要义,也在历代人的推敲中逐渐显现出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是《诗经》里描述工匠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字眼,至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述和提升,他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精益求精,这在现代语境中,被认为是“工匠精神”核心和精髓的表述,首次出现在历史文丛中。再后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赵翼在《瓯北诗话.七言律》中时其做了进一步的引申和阐述——“盖事之出于人为者,大概日趋于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风会使然。”待到民国时期,孙中山将其扩展到近代工业,概枯提炼出“精益求精”精神,这成为当代技术道德的重要规范。

        精益求精、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手下世界的“工匠精神”,被不断内化、延伸至更广的领域。古人们还将“工匠精神”延伸至文化创作领域,于是,就有了“匠心独运”的说法。此外,文化创作中无论是“打磨”“勾画”,还是“描摹”“推敲”,都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文化创造中的对位呈现。

        《礼记.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新时代语境下,从古老而朴素的文化源头重新出发,“工匠精神”正成为新的时代热词,而热度的背后是一场新的出发,“工匠精神”正返本开新,开创着全新的天地。

    (摘编自公晓慧《“工匠精神”是深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曾在古代中国人生活中扎根生长的“工匠精神”,至近现代已被淡化,时至今日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B . 《二十五等人图并序》中对古代工匠进行了歌颂,把工匠放到了二十五等人的至高地位。 C . 民间文化很多,但工匠文化被广泛认同和尊重,成为民间信仰的重委组成部分。 D . 朱熹对“工匠精神”进行了阐述和提高,认为凡人为之事,皆应精益求精。
    2. (2) 下列时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既谈了“工匠精神”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又谈了它的内涵,还谈了它的延伸。 B . 文章第一段概述“工匠精神”的成发展,后文以时间为序,讲了“工匠精神”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历程。 C . 第二段先总说“工匠精神”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然后从“王天下”的有巢氏、燧人氏和民间工匠两个角度分别闻释。 D . 第四段先讲了“工匠精神”可以延伸到其他领城,然后以文化领域为例进行阐述。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技多不压身”等朴素的认知是中国工匠形成敬业精神的一个先决条件。 B . 赵翼、孙中山对“工匠精神”的阐述引申都超越了原本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范畴。 C . “精益求精”“匠心独运”这两个词既是“工匠精神”的内涵,又是“工匠精神”延伸到其他领域的证明。 D . “工匠精神”是深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这一密码目前正在经历一场热潮。
  • 3. (2020高一上·大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高一手

    蒋世平

    菜市场后街来了一个流浪老人。他整天醉意昏沉,一醒来,就向路人和店家讨钱买酒喝。问他情况,老人说不清楚,大家就都叫他“醉酒爷爷”。

    这天,郑晓亮买菜经过,醉酒爷爷伸出黑糊糊的手说“哥,有钱没有,给点买酒喝。”郑晓亮说“大爷,您跟我走,我请您喝酒。”郑晓亮在建筑工地做钢筋工,几个工友看见脏兮兮的醉酒爷爷,都指责郑晓亮。

    郑晓亮说“他是我离家出走多年的爷爷。”郑晓亮带他洗了澡,换了干净衣服。吃饭时,醉酒爷爷问“酒呢?”郑晓亮拿出半瓶酒,喝时问大爷情况,醉酒爷爷只说姓高。第二天,老板林勇问包工头,喝酒的老人是谁。包工头说是郑晓亮的爷爷。郑晓亮笑着说“那个不是我爷爷。我看他在外流浪遭罪,就带他来照顾几天。”林勇对包工头说“留下管理工具吧,工资每月2000元。”又对郑晓亮说,“老人的生活,你就多关照了。”

    郑晓亮对高大爷照顾很周到。高大爷虽不多说话,但没有醉过酒了,不过,高大爷对自己的身世还是守口如瓶。

    那一天,郑晓亮被钢筋架砸断了腿。高大爷飞一样跑来,手指疾点血海、髀关、足三里、解溪等几个穴位,郑晓亮疼痛马上缓解。接着,高大爷一手轻按断骨处,一手握着小腿,往后一拉,然后迅雷不及掩耳地往前一送。

    一旁民工和包工头都看得目瞪口呆。高大爷笑道放心吧,我包他一个月就好。30天后,郑晓亮真的就好了。郑晓亮对高大爷又钦佩又感激,待高大爷如同亲爷爷一般。可是,高大爷酒后总唉声叹气。郑晓亮想问,但又怕问到高大爷伤心处。

    有一天,林老板出车祸了,右腿粉碎性骨折,医院要进行截肢。高大爷听说了,马上来到医院,说“林老板这么好,那条腿无论如何我也要给他保下来。”高大爷让林老板躺好,然后推、摁、掰、揉,林老板只觉有一股柔力渗入体内,可清晰地听到骨头对接时轻轻的“嚓嚓”声。林勇大惊这高大爷果然是江湖异人。足足忙了一个多小时,高大爷道“好了。”

    林勇瞧着高大爷问“高大爷,您是否认识高一手?”高大爷淡淡地说“我就是。”林勇大喜,说“高大爷,我就是您资助读书的林勇呀!”原来,高一手年轻时就是名震一方的骨科郎中。看见邻居林家贫困,便出资让林家小孩读书。后来,医院各种设备更新,来找高一手推拿接骨的人越来越少。高一手心灰意冷,快70岁时,便不再开诊所了。老伴去世后,他伤心过度,便离家出走了。

    从医院回来后,郑晓亮见人就称赞高大爷,照顾他尽心尽力,高大爷反而不高兴了,总是唉声叹气。那天,高大爷生气地把酒杯重重一磕,叹息道“晓亮,你说我这正骨医术怎么样?”郑晓亮说“好,好啊!”高大爷“哼”了一声,说“有什么好?你也不喊一声师父!”郑晓亮一听,慌忙双膝着地磕头,恭恭敬敬地喊“师父!”高大爷哈哈大笑,端起酒杯,一口干了说“我这绝技,终于有了传人!”

    一个月后,林勇痊愈。他的腿行动如初,高一手的名声也传遍了城乡。林勇给高大爷一笔丰厚的酬金,但高大爷却分文不取。半年后,林勇带高大爷参观一栋两层小白楼“这栋小楼是专为您和晓亮行医设计建造的,楼上生活起居,楼下行医煎药,你们搬进来吧。”

    郑晓亮中途学艺,却技压四方。接骨、正骨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高大爷还叫郑晓亮在门头挂了一块牌子郑一手。

    (选自2017年8期《小小说月刊》,原载《故事林》)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先从高大爷是一个流浪汉,并且整天醉醺醺的,连自己的情况也说不清楚写起,目的是设置悬念,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B . 高大爷先是因为可怜得到郑晓亮照顾,后来治疗晓亮和林勇之后,更是得到晓亮的悉心照顾,但他还是唉声叹气,是因为晓亮不明白他的心意。 C . 小说写了郑晓亮帮助高大爷和林勇留高大爷管理工具这些事情,都能反映他们的善良,接着写他们都得到了高大爷的救助,反映了好人有好报的主旨。 D . 小说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方法,最后又用插叙的手法,介绍高大爷的身世,既使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又有着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喟。
    2. (2) 文中的郑晓亮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3. (3) 从“高一手”到“郑一手”,中间有许多曲折。请找出有哪些曲折。
  • 4. (2020高一上·大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南宋绍兴十年(1140),辛弃疾出生于山东济南。辛弃疾虽然出生在金人占领的地区,但他自幼受祖父辛赞爱国思想的熏陶,始终把南宋视为自己的祖国。辛弃疾幼时不但诵习经典,撰写诗文,而且熟读兵书,苦练武艺,辛弃疾绝不是宋代文坛上常见的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而是一位肤硕体壮、颊红眼青、目光有棱的壮士。

    绍兴末年,河北、山东一带的汉族人民苦于金人的残暴统治,大大小小的抗金起义风起云涌,烽烟遍地,其中济南耿京率领的义军规糢最大。二十二岁的辛弃疾被耿京任命为掌书记。不久,辛弃疾力劝耿京归附南宋朝廷。次年正月,辛弃疾奉命到达建康(今江苏南京)觐见宋高宗,完成使命后即返回山东。没想到才到半途,便知悉耿京已被叛徒张安国杀害,麾下义军也已溃散大半。在此紧要关头,辛弃疾亲率骑兵五十人,深入金境六百里,直奔济州,乘其不备直入五万人的敌营,生擒张安国系于马上,然后星夜兼程,渡过淮河、长江,直抵临安(今浙江杭州),献俘于朝廷而戮之。这段战斗生活给辛弃疾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正如《鹧鸪天>中所云:“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擔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鞀,汉箭朝飞金仆姑。”

    南归之后,辛弃疾被任命为江阴军签判。不久,宋高宗内禅,孝宗继位孝宗素有恢复之志,登基后即任命主战派张浚为枢密使。辛弃疾前往建康求见张浚,面陈伐金之计。隆兴二年(1164),辛弃疾改任广德军通判。次年,他不顾官职低微,越职上书,向孝宗上呈《美芹十论》。辛弃疾的“十论”,体现了他对敌我双方实际形势的深刻理解,从而提出深谋远虑且切实可行的战略方针。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南宋的求和路线之不可行:“秦桧之和,反以滋逆亮之狂。彼利则战,倦则和,诡谲狙作,我实何有?”还鼓励孝宗效法扫平突厥以雪国耻的唐太宗:“惟陛下留乙夜之神,沈先物之几,志在必行,无惑群议,庶乎‘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之烈无逊于唐太宗。”

    乾道三年(1167),辛弃疾升任建康府通判。又过了三年,辛弃疾任满回临安,授司农寺主簿。不久,他作《九议》上呈宰相虞允文。《九议》也是长篇奏议,它不但对《十论》中的意见进行了更深入细致的解说,还补充了关于练兵、造舰、用间等具体的战术。更重要的是,《九议》旗帜鲜明地阐述了抗金事业的正义性和必要性:“且恢复之事,为祖宗,为社稷,为生民而已。此亦明主所与天下智勇之士之所共也,顾岂吾君吾相之私哉!”诚如朱熹所云,辛弃疾是一位难得的帅才。可惜历史没有给这位帅才提供一展身手的机会!

    以后的十年里,正当盛年的辛弃疾频繁地调动官职。南宋朝廷对从中原沦陷区归来的人士一向心存猜忌和轻视,“归正人”这个称呼就带有轻蔑的意味。辛弃疾当然未能例外。虽然他文才武略都很出众,但仍然难 得朝廷的信任重用,经常在外地任职,且朝令夕改,很难在一个职位上尽心尽责。尽管如此,辛弃疾还是取得了不俗的政绩,乾道八年(1172),辛弃疾任滁州知州,他下马伊始,即日夜操劳。他招抚流民,招徕商贾。两年之后,滁州的面貌大为改观。淳熙二年(1175),辛弃疾出任江西提点刑狱,其主要任务是扑灭横行湘、赣的茶商军。辛弃疾受命于危难之际,短短两个月,官军连年征剿都未能剿灭的茶商军,即被彻底敉平。牛刀小试, 便体现出辛弃疾卓越的军事才能。只可惜如此杰出的才略未能到抗金战场上充分施展!

    宁宗开禧三年(1207),辛弃疾被召为兵部侍郎,但此时的他已是老病交加,只能上表辞免。此年九月,这位龙腾虎跃的一代英雄因病去世。辛弃疾未能马裹尸,更未能立功封侯,他的悲剧命运,若移用刘克庄《沁园春》中的句子来予以评说,真是确切无比:“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摘编《辛弃疾的诗意人生》)

    [相关链接]

    ①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豪放派词人、 将领,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②辛弃疾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并在江西上饶的带湖畔修建了园榭,以便离职后定居,果然,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弹劾而归居上饶。此后,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间闲居。

    1. (1)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虽然出生在金人占领的地区,但辛弃疾幼时就把南宋当作自己的祖国,这是因为其祖父辛赞就是一位爱国英雄,对辛弃疾产生了很大影响。 B . 辛弃疾从小就有抗金报国的远大抱负,为实现自己的抱负,他一直熟读兵书,苦练武艺,终成“词中之龙”,与苏轼、李清照齐名。 C . 辛弃疾曾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起义军,年纪轻轻就 受到耿京重用,后来耿京遇害,他投奔南宋,继续为祖国效力。 D . 辛弃疾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使他难以为嫉贤妒能的南宋官员所容,因此,他早有隐居的打算,四十二岁时离职隐居上饶。
    2. (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辛弃疾年少时就勤奋好学,不但诵习经典而且还撰写诗文,但他绝不是宋代文坛上常见的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而是一位壮士。 B . 因不满于金人的残暴统治,河北、山东一带的汉族人民纷纷起义抗争,其中,济南耿京率领的义军规模最大,在辛弃疾的力劝下,耿京率部归附南宋。 C . 辛弃疾在完成使命返回山东途中,惊闻耿京被杀, 于是他亲自率领骑兵深入金境,在济州城擒杀张安国为耿京报了仇。 D . 南归之后,辛弃疾力主抗金,向宋孝宗先后呈献了《美芹十论》和《九议》,系统深入地阐述了自己对敌我双方实际形势的深刻理解和抗金策略。
    3. (3) 作为一名爱国英雄,辛弃疾一生遭受排斥打击,郁郁不得志,但他在文学创作上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结合材料,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 5. (2020高一上·大安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然亦各人性之所近:杜甫长于言情,太白不能也;永叔长于言情,子瞻不能也。王介甫、曾子固偶作小歌词,读者笑倒,亦天性少情之故。

    (清·袁枚《随园诗话》)

    1. (1) 用斜线“/”给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

    2. (2) 材料中的“永叔”指,曾子固指
    3. (3) 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袁枚认为“言情难”在何处。
四、诗歌鉴赏
  • 6. (2020高一上·大安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思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 , 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释】①这是诗人得悉均州的武矩报捷官军收复西京洛阳而作的。当时武矩知均州。②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皇帝陵墓在洛阳。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写诗人听到官军收复西京洛阳后欢欣鼓舞的心境,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 B . 领联用“千年计”与“一日回”进行对比,意在突出诗人的自豪感和对敌军的轻蔑鄙视。 C . “疾风雷”,写出了国家中兴的赦令迅速颁布到西京的情形,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D . 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表达收复失地的快意,而本诗又含有功业无成的伤感。
    2. (2) 结合全诗,简要赏析“驿路梨花处处开”的妙处。
五、情景默写
  • 7. (2020高一上·大安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杜甫在《登高》中发出“”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衰弱生命顽强抗争的精神。
    2. (2)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
    3. (3) 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以“ ”设问结尾,巧妙地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
    4. (4) ,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曹操《短歌行》)
    5. (5) 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感慨万千,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词句:“ 。”
六、语言表达
  • 8. (2020高一上·大安期中) 下面一封邀请函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教授

    您好!

    本协会拟于×月×日在××市××宾馆举办作品研讨会,特邀您作为协会顾问出席,为我会青年作者的成长多多进言。现随函寄赠会员的大作数本,望您拨冗拜读,以便您在会上抛砖引玉。未详事宜,敬请垂询。

    恳请及时到会。

    敬祝

    教祺

    ××市写作爱好者协会

    ×月×日

  • 9. (2020高一上·大安期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语序,做到句式协调一致,整齐对称。

    唐代诗人是一群生于情,长于情的时代宠儿,是一群天真烂燙的赤子,无论是报效祖国的慷慨歌吟,还是娓娓诉说的个人际遇;无论是怜悯民生的郁郁哀歌,还是深长呼唤的惋惜国运 , 都是如此的感情投入,声出肺腑,这在一般世故者眼中,简直不可思议。

  • 10. (2020高一上·连云港期中) 请根据下面这段新闻报道,概括“复兴号”的核心优势,每空不超过10个字。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高铁时代,高铁已然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2017年9月21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可以在4小时30分钟内跑完从北京到上海的1200公里,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复兴号”特别注重运行的安全性,远程数据传输系统可以实时监控速度,一旦出现异常,监控系统会在紧急情况下自动使列车减速。此外,“复兴号”的噪声控制做到了全世界同行业最高水平,乘客可以在安静的车厢里享受WIFI全覆盖,多种照明控制模式还能为旅客提供不同的光线环境。

七、材料作文
  • 11. (2020高一上·大安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材料二:中科院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曾联合发布《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报告指出,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最严重,浪费率高达38%。学生浪费也触目惊心,他们的盒饭有三分之一被扔掉。中国城市餐饮业餐桌食物浪费量在1700万至1800万吨之间,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

    材料三:联合国报告:全球超过8.2亿人仍在挨饿!本月15日,多个联合国机构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披露了一组惊人数据:全球饥饿人口已经连续3年呈现上升趋势,世界平均每9人当中就有1人挨饿。照此形势发展,联合国在2030年要实现全球“零饥饿”的目标很困难。

    班级计划举行班会,班会主题是“节约粮食,坚决阻止浪费行为”,请结合上述材料和你身边的现象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