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物质(杂质) | 试剂和方法 |
A | CO2(H2O) | 通过NaOH固体 |
B | Na2CO3(NaCl) | 加入到饱和Na2CO3溶液中,反复浸洗并过滤、洗涤、烘干 |
C | KCl(MnO2) |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D | MgCl2溶液(MgSO4) |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
资料一:人体每天必须的营养物质要均衡摄入,不能过量摄入,过量摄入营养物质也会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会患很多疾病。
资料二: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虽然它外观和食盐很像,但有毒,不能食用。很多即食的熟食制品(例如火腿、肉质罐头)中都含有亚硝酸钠,因为它可抑制肉芽孢杆菌的生长,并能防止鲜肉被氧化而变色。亚硝酸钠热稳定性不强,并能与酸反应。
a.每天都应吃一些水果和蔬菜 b.为了防止海鲜变质,用甲醛浸泡海产品
c.霉变的大米清洗之后还能食用 d.为了保持身体能量,要多摄入糖和油脂
a.Na2CO3 b.NaOH c.BaCl2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装置 |
实验一:同时将Ⅰ中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Ⅱ中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注入各盛有0.5g二氧化锰的甲、乙中,关闭弹簧夹。 |
发现烧杯中右侧导管口产生气泡的速率比左侧快。 |
化学反应速率与有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操作 | 现象 | 现象分析 | 装置 |
实验二:先将稀盐酸注入甲,关闭弹簧夹;再将水注入乙,关闭弹簧夹。注意:注入液体后,甲、乙中导管口均处于液面以下。 | 甲中液体先流入烧杯,乙中液体后流入烧杯,然后观察到烧杯中先无明显现象,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 乙中液体流入烧杯的原因是;甲中流入烧杯的液体溶质的化学式是。 |
|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固体没有变质,有C、Fe猜想②:固体部分变质,有猜想③:体全部变质,有C、Fe2O3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固体粉末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上层清液为浅绿色;有黑色固体剩余 |
猜想③不正确。猜想①正确,写出有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除尽铁粉后的固体粉末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振荡,静置 |
;有黑色固体剩余 |
猜想②正确,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得出结论)小红同学经过实验探究确定了该固体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