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
②以“礼”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④希望“礼”体现“仁”的精神而不流于形式
①组建“新模范军”,打败王党
②解散议会,就任终身护国公
③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④颁布《航海条例》,引发英荷战争
①指明了当时俄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②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③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根据
④是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俄国革命问题的典范
①融宗教祭祀和体育竞技为一体
②每四年一届在雅典城郊举行
③蕴含公平竞争英雄崇拜等精神
④期间交战各邦须“神圣休战”
①石材
②混凝土
③柱式
④拱券
①以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院为题
②表现人类创造世界的追求
③表现了拉斐尔高超的写实技巧
④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①首要目的不是满足单纯的审美需求
②在艺术化的精神个性方面确有缺憾
③“千人千面”的鲜明个性只是传说
④更重要的奇迹性在于文化的表征性
材料一:贞观二年,突厥来骚扰唐朝。当时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突厥世为寇盗,百姓之仇也”,号宜纵之使还故土,不可留之中国。”另一种意见认为:“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著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
——摘编自人教版选修4。
材料二:中国疆域的发展变化表明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深厚力量和悠久历史。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政治上曾出现过种种的动荡和危机,周以后,朝代更替,民族相争,但是商征服夏又继承夏,周征服商又继承商。政治史上的连续性在疆域上表现持续的稳定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原先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不断的接触、混杂和融合,不断出现的分裂和消亡,逐渐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统一体。地理环境对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疆域形成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材料一:詹天佑早期经历(部分)
1861年4月26日 |
出生于广州城西门外十二甫(隶属广州府南海县) |
1871年夏 |
出洋肆业局驻泽副委员容宏赴港招收幼童出洋留学,詹天佑赴港应考入选 |
1872年8月 |
随第一桃30名幼童由上海启程赴美留学 |
1876年 |
随中国留学生113人乘火车去费城参观百年博览会 |
1878年7月 |
山房高中学毕业考入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学习铁路工程 |
1881年 |
耶鲁大学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土木工程哲学学士学位,同年撤回国 |
——摘编自经盛鸿《詹天佑评传》
材料二: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国政界中之人格,不屈不变,始终 如一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山先生真爱国者也;于为国之外,无其他杂念,可谓纯洁之爱国者。 中山先生真实行者也;不顾成败,不问毁誉,可谓勇往之实行者。以中国今日之情形言,人才少,奸佞多;有所措施,每反初愿,不能尽如人意;此乃社会之孽,而非中山之罪也。故以有名于世者,中山先生诚中国一人而已。
——摘自李菁《天下为公:孙中山传》
材料一: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它按照红山的自然地形由南麓梯次修到山顶,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布达拉宫是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政权的统治中心,整个建筑群由2层至13层不同层数的楼房组成,分为白宫红宫和僧舍三大部分,外部是明亮的白、黄、红三色。布达拉宫采用藏族的碉楼建筑形式,木石混合结构。宫墙全部用花岗石砌筑,墙上开有藏式黑边方窗。殿顶飞雄翘角,殿内的木结构多采用中原殿堂的梁架、斗拱、藻井等形式。布达拉宫不仅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藏汉人民围结协作的有力佐证。
——据周文《世界文化与自然遠产》等整理
材料二:紫禁城的总体设计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礼制观念,突出了帝王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官”中央位置显赫,统领四方,以制万国,王者居中是礼制的需要……用重重宫门隔断视线,以这种“隔则深,畅则浅”布局方式,加强宫院的纵深感,以体现皇帝九重宫阙的神秘莫测……依据古人对天文学的认识,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位居中天,紫微垣是天帝所居,太微垣是天帝施政之处,天市垣则为天帝聚众贸易之所,紫禁城在整体布局上取象于三垣,将皇宫比附 天上的星座,强调皇帝身为“天子”的不争事实礼,有以多为贵;有以太(大)为贵;有以高为贵;有以文(蚊)为贵”,太和殿正是全面体现了传统的君王至高至贵的礼制思想。
——据周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等整理
①写出材料二图中A处建筑的名称和功能。仔细观察该图,分析 A 处所在的内廷建筑是如何“满足居住和生活需要”的?
②根据材料二的提示,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故宫是如何“突出帝王至高无上 的绝对权威”的?
材料一:如果不能领会古希腊人的精神和气质的话,是绝对无法理解其建筑和美术的精义所在的; 而如果不了解古希腊的历史渊源和社会结构的话,也不可能准确把握其人民的心理状态和审美趣味。……编年史、风俗史和艺术史,其实都是互为表里的统一发展运动进程中的一部分,是同一块钻石的不同外切面。所以,如果仅仅将它们各自孤立起来个别研究,就会犯管中窥豹疏失,不能将真实加以全面客观的还原。
——宇文鸿吟 何崴《欧罗巴的苍穹下:西方古建筑文化艺术之旅》
材料二:古代罗马人一个很明显的品质就是务实,他们注重实用,而不喜欢想象,他们甚至直接就 拒绝想象。罗马人的这种品质给他们的文明打上了鲜明的烙印:罗马终其历史在科学理论上没有任何重要的创造发现,被人认为是“略输文采”,但在实用工程技术领域,罗马却达到了在古代无人能与之比肩的程度。说他们是古代最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当之无愧。
——郭长刚《失落的文明:古罗马》
材料三:文艺复兴是封建主义的中世纪欧洲和资本主义的近代欧洲之间的一段过渡时期。它的含义为“复兴”、“再生”“新生”,诗人和艺术家们重新高扬古希腊的现世主义和罗马的个人主义……然而文艺复兴成为呼唤新时代到来的旗帜……文艺复兴于中古文化死亡的喧嚣之中孕育出希望的种 子。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等整理
材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