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1-03-08 浏览次数:17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高一下·玉溪开学考)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
    A . 重用人才,完善科举取士 B . 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 . 制约平衡,提高行政效率 D . 整顿吏治,扩大统治基础
  • 2. (2020高一上·疏勒期末) 清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这表明(    )
    A . 地方权力扩大 B . 君主专制加强 C . 宰相地位削弱 D . 内阁作用增强
  • 3. (2020高一上·疏勒期末) 专制主义制度很容易使皇帝与丞相之间产生矛盾,从汉至明清,历代皇帝曾经采取过的限制相权的措施不包括(    )
    A . 形成“中朝”“外朝”格局,使以丞相为首的中央官僚不能参与决策 B . 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 C .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 . 设立宣政院、理藩院管理宗教、民族等事务
  • 4. (2020高一上·疏勒期末) 英国史学家约翰指出:“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

    A . 古埃及 B . 古罗马 C . 古希腊 D . 古印度
  • 5. (2020高一上·疏勒期末) 有人认为: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经商的本事不如迦太基人,却能一一打败这些部族,而且在战后还能与这些部族有秩序地和睦共处。为什么?你会发现,罗马帝国的强大,归根结底是因为它的宽容开放,它的兼收并蓄。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罗马( )
    A . 《十二铜表法》成文法 B . 较为发达的工商业经济 C . 帝国凭借军事实力不断进行扩张 D . 万民法广泛的适用性与实用性
  • 6. (2020高一上·疏勒期末) 雅典法庭民主完全彻底,即无论什么指控,无论有否证据,无论伤害大小,只要陪审团投票认定,罪名即告成立。当时又无现代刑侦手段提供证据,只要通过辩论争取到陪审员同情,就决定了官司的胜负(如“苏格拉底之死”“美妓弗里娜之活”两人皆被指控“亵渎神灵、腐蚀青年”,但结果大相径庭)。材料主要说明了(    )
    A . 妇女比男子更有权 B . 雅典民主存在缺陷 C . 辩论决定判决结果 D . 审判程序不够规范
  • 7. (2020高一上·疏勒期末) 公元前5世纪中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下列有关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政政治权利 B . 外邦人与本邦公民同等政治权利 C . 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 D . “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的实权
  • 8. (2020高一上·疏勒期末)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 . 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 . 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 . 国家权力的重心由议会转移至首相 D .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 9. (2020高一上·疏勒期末) 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由此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不包括(    )
    A . 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 B . 英王的权力受到宪法和法律的制约 C . 英王是国家元首 D . 英王掌握最高行政权
  • 10. (2020高一上·疏勒期末) 美国历史学家比尔德在评价1787年宪法时说:一帮“有才干的资本家投机商”,成功地哄骗一般的老百姓去接受旨在有利于少数显贵而设计的政体。这反映了1787年宪法 ( )
    A . 消除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B . 维护了权贵利益具有局限性 C . 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 D . 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政治原则
  • 11. (2024高三上·渭南月考) 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是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你认为该说法(    )
    A . 不妥,三者之间不是单项制约的关系 B . 正确,说明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C . 贴切,讲出了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D . 不妥,三者之间是相互交错的关系
  • 12. (2020高一上·疏勒期末) 《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说:“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
    A . 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 B . 承担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 C . 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 D .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 13. (2020高一上·疏勒期末) 有人评论义和团:“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    )
    A . 行动具有爱国和盲目双重性 B . 革命任务始终是反侵略反封建 C . 参与者具有广泛性和全民族性 D . 失败是中外势力联合剿杀所致
  • 14. (2023高二上·滁州月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通信、信教等自由;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和被选举等项权利”。这些规定(    )
    A . 使人民真正获得了自由民主 B . 实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 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D . 确立了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
  • 15. 1824年,欧文在美国买下1214公顷土地,建立“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民主管理,共享劳动成果等原则。这一举动(   )
    A . 是解决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问题的一种尝试 B . 是成熟的思想理论在现实中的一次成功实践 C . 为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可行案例 D . 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 16. (2024高二上·衡阳开学考)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

    A .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 . 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 . 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 17. (2020高一上·疏勒期末) 1908年,列宁在纪念某历史事件爆发37周年国际大会上,高度评价它是“19世纪最伟大的无产阶级运动的最伟大典范”。其中“最伟大典范”主要指它是(    )
    A . 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 . 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C . 欧洲爆发的首次大规模工人运动 D . 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工人运动
  • 18. (2020高一上·疏勒期末) 申纪兰是唯一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荣获2019年“共和国勋章”。关于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的回忆有误的是(    )
    A . 经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成为全国人大代表 B . 1953年赴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由此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9. (2020高一上·疏勒期末)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说:“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新制度”。这种“制度”是(    )
    A .   政治协商制度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行政复议制度
  • 20. (2020高一上·疏勒期末) “‘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材料表明“解决两岸问题”的政治基础是(    )
    A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 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C . 执行“睦邻友好”政策 D . 推进“区域合作”模式
  • 21. (2020高一上·疏勒期末)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下列对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初步建立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②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③它适应中国的国情,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在1954年前,中国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22. (2020高一上·疏勒期末)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对这一外交活动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有助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 B . 标志着中美正式建交 C . 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 D . 有利于促进中日建交
  • 23. (2020高一上·疏勒期末)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的“定海神针”。靠这根“神针”,我们成功地处理了和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它于中苏建交时首次提出

    ②它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③它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交往

    ④它在国际上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4. (2020高一上·疏勒期末)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在机场对周恩来总理说:“我是跨越太平洋与中国人民握手。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中美两国携手建立多极化格局 B . 中美两国建立了正常外交关系 C . 中美两国之间消除了一切分歧 D .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25. (2020高一上·疏勒期末) 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周期,迄今已经历的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每个周期末,中国外交会出现战略性调整。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第一个周期特点是中国谋求独立和主权完整 B . 第二个周期特点是中国艰难地走出闭关自守 C . 第三个周期特点是中美建交一切分歧均解决 D . 中国外交周期变化是内外因素相互联动的结果
二、材料分析题
  • 26. (2020高一上·疏勒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

    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唐朝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3. (3) 军机处设置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4. (4) 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相矛盾演变的趋势。并指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另外一对矛盾。
  • 27. (2020高一上·疏勒期末)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选官制度的制订和实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不同历史时期,选官的方式不同。先秦时期主要是“世官制”,但是商鞅打破传统的选官制度,按军功大小授予官位。汉高祖多次下诏让各地官员举荐贤人能士,帮助朝廷治理国家。到汉武帝时,正式形成察举、征辟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注重门第出身,以门第为选官标准,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

    ——据向仕碧《对古代选官制度变迁的认识》

    材料二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官员大大小小的行为),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据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材料一简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主要发展演变脉络。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