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吕四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1-03-23 浏览次数:130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明(    )
    A . 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 B . 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C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D . 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 2.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据《荀子·儒效》载:“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由此可见周朝(    )
    A . 神权与王权相互结合 B . 以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C . 王权受到诸侯国限制 D . 周天子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 3.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材料主要表明当时(    )
    A . “礼崩乐坏”局面开始出现 B . 诸侯国争霸战争接连不断 C . 国家政治秩序受到严重挑战 D . 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
  • 4.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    )
    A . 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 B . 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 C . 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 D . 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
  • 5.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宋代科举取士不问家世,并限制世家大族“与孤寒竞争”,同时严防考官营私、考生作弊,全凭经义诗赋和策论取士,个人的知识和才能在科举考试中占主导地位。由此可知,宋代科举:(    )
    A . 推动了词曲文学发展 B . 引领了科学研究风气 C . 提高了基层官员的地位 D . 提升了用人取士的信度
  • 6. (2022·浙江模拟) 赵翼的《陔余丛考》载:“至元设行中书省于各路,遂又移为方州之名,曰各直省也。然行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宗时,州县为元兵残破,乃随处设行省,以治一方。”由此说明( )
    A . 行省因防御元兵而设 B . 行省制度开始于金代 C . 行省制度具有继承性 D . 行省为流动的中书省
  • 7.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宋朝科举制有如下规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别头

    考生若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

    弥封

    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

    誊录

    重新誊写考生考卷,以免考官认识笔迹

    锁院

    知贡举者受任后,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直至考试结束

    A . 参考人员多 B . 考试规程渐趋严密 C . 选拔方式多样 D . 防弊措施流于形式
  • 8.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日本著名学者内藤湖南发现:“(唐朝)天子对臣下的奏章批示时,所用的文件,都很友好温和,决不用命令的口吻。然而到了明清时代的批文,就完全使用对仆从一样的粗鲁的词语,成了命令。”材料折射了(    )
    A . 儒家思想兴起 B . 封建主义兴起 C . 君主专制加强 D . 中央集权加强
  • 9.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荀子曰:“(为人臣)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逆命而利君谓之忠,从命而利君谓之顺韩非子曰:“人臣要从主之法,虚心待令,皆宜其能,胜其官,而莫怀余力于心”,两者都强调(    )
    A . 人臣要效忠君主 B . 人臣对君主可以抗命 C . 君主要以礼待臣 D . 大臣对君主绝对服从
  • 10.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立太学以教于国,设痒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举贤良”“用天下之贤人”等改革措施。董仲舒的这些主张(    )
    A . 传承了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 B . 适应了郡国并行的政治要求 C . 有利于强化国家“大一统” D . 使儒家逐渐走向哲学化、思辨化
  • 11.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西汉前期嫁过五次的女子不厌再嫁,寡妇的尊长不劝其守节,到了西汉中后期“从一而终”的观念才开始内化心中。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社会主流观念的变化 C . 传统儒学的影响 D . 自然经济形态的反映
  • 12. (2021高二上·信阳月考) 明末思想家颜元指责“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下列观点与其一致的是(   )
    A . “存天理,灭人欲” B . “心外无佛,即心是佛” C . “天下为主,君为客” D . “为学从切实处下手,自不落空”
  • 13.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登陆后,大多数时间内中国民众主动向其出售蔬菜、牲畜、粮食;英军舰队在珠江中和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只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有如端午看赛龙舟时兴高采烈在远处观战。英军指挥官百思不得其解,问中国翻译,翻译答曰:“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这说明当时(    )
    A . 中国百姓民族意识淡薄 B . 英军熟悉中国国情 C . 民众态度决定战争结局 D . 满清政府统治腐朽
  • 14.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第一条内容为“嗣后大清大皇帝、大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天朝上国”不得不接受耻辱 B . 宗藩体制不得不接受条约体制 C . 为此后实现长期和平奠定基础 D . 国际平等原则得到了很好贯彻
  • 15.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英国人密迪乐向太平天国将领提出进行鸦片贸易的主张,遭到严厉拒绝。后英国特使又就《南京条约》中的“条约权利”向太平天国提出要求,被置之不理。这说明太平天国领导者(    )
    A . 认清了资本主义侵略的本质 B . 具有朴素的独立自主思想 C . 反侵略成为运动的主要目标 D . 初步形成了近代外交理念
  • 16.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李剑农在《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写道:“因为太平军所占领的,只有各都会城镇;纵使有些乡区地方,也在他们的政令管辖之下,但当军事扰攘之时,人民心理对太平军尚怀反感;这种制度,实无施行的可能。”这段材料(    )
    A . 体现了农民阶级反封建的愿望 B . 反映该制度无法施行的客观因素 C . 表明该制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 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
  • 17.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这实际是两个从事现代化历一代人之久的国家间的一场重大较量。在陆上李鸿章的淮军被打的落花流水,在海上经过五个小时的交火,中方损失了4艘军舰,一千余名官兵战死。”这里描述的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8.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某事件发生后清廷极为惊恐,匆忙颁行谕令:“……此举不容轻视,决议用全力痛剿之,今日已有旨令陆军大臣荫昌亲帅近畿陆军两镇乘车南下,先电豫抚就近拔赴援。海军统领萨镇冰亦赴鄂会剿。”此次“会剿”是为了(    )
    A .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 . 抵抗八国联军侵华 C . 平息“保路运动” D . 扑灭辛亥革命之火
  • 19.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孙中山说:“大家若是有了想做皇帝的心理,一来同志就要打同志,二来本国人更要打本国人,全国长年相争相打,人民的祸害便没有止境。外国尝有因宗教而战,自由而战的,但中国几千年来所战的都是皇帝一个问题。”这说明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
    A . 推翻清朝 B . 实现共和 C . 防止内战 D . 平均地权
  • 20.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发起时,其立意在通过救人来救国;而1919年学生运动及其后续种种相关运动,则转为先救国后救人了。这种转变表明(    )
    A . 民族意识日益增强 B . 社会矛盾发生改变 C . 民族经济迅速发展 D . 十月革命影响扩大
  • 21.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徐州会战结束后,陈诚在《台儿庄歼敌战》的总结电中说:“战略上成功之原因,……此盖因我国自采用游击战以来,各处围歼其少部,袭攻其后方,……故台儿庄之战胜,在战略上观察,乃各战场我军努力之总和,不可视为一战区之胜利。”从中可以看出(    )
    A . 台儿庄战役扭转整个战争局势 B . 正面战场战略发生重大变化 C . 台儿庄战役成为国共合作典范 D . 游击战在正面战场发挥作用
  • 22.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1939年3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增设的鲁苏、冀察两个战区成立。国民政府派遣三个军的国军兵力分赴山东、河北,以加强游击战兵力,袭扰、牵制日军配合正面战场。国民政府的这一举措(    )
    A .   意图贯彻全面抗战路线 B . 积极应对抗战战略相持的态势 C . 直接推动百团大战开展 D . 开创国民党军队敌后游击先例
  • 23.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台儿庄战役前,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曾请周恩来、叶剑英商谈作战方针。战役爆发后,李宗仁采取“固守据点,各个击破,要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把敌人歼灭在台儿庄”的作战方针。张云逸所率新四军一部积极配合淮河沿岸的国军部队,阻击日军北犯。这表明当时(    )
    A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 . 揭开国共军队协同抗战的序幕 C . 国共合作战略战术运用灵活 D . 抗日战争由此进入了相持阶段
  • 24.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一位解放军指挥员在诗中写道:“四十昼夜风云,三千里路征程;雄师南下,跨陇海,越黄泛,铁骑饮马长江滨;壮举谁为者,刘邓常胜军。”他描写的是(    )
    A . 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了南京 B . 刘邓大军组织发动淮海战役 C . 晋冀鲁豫解放军跃进大别山 D . 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 25.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该会议(  )
    A . 标志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B . 说明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C . 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D . 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 26.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下表是某一时期中央人民政府组成表。这表明(    )

    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

    民主党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数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6位副主席

    3

    3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56位委员

    29

    27

    政务院4位副总理

    2

    2

    政务院15位政委委员

    6

    9

    政务院所辖34个委、部(正职)

    20

    14

    A . 中共联合各方面共同创建新中国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组织形式 C . 国共合作下的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D . 新时期民主协商政治取得了实效
  • 27. (2024高一下·南山月考) 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右表所列为1949年到2011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学者们在半个世纪来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乙”指的是(    )

    时间

    论文数量(篇)

    500

    70

    6000

    2000

    A . 1949~1965年 B . 1966~1976年 C . 1977~1991年 D . 1992~2011年
  • 28.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2019年1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民族问题致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 B . 1979年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C . “一个中国”原则成为海峡两岸的共识 D .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 29.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1988年2月,台湾当局准许国民党党员、干部赴大陆探亲、旅游;7月确定在维持官方不谈判、不接触、不妥协政策前提下,以“民间、单向、间接、渐进”的方式开放两岸关系;11月又宣布有条件地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探病、奔丧。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中国政府和台湾当局实现了真正停战 B . 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 C . “一国两制”得到两岸认同 D . 两岸隔绝状态已经被打破
  • 30.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1954年7月7日,周恩来总理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报告时提出,根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来是关不住了,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苏联也希望我国能够参加国际事务,有欲关不能之势”周恩来的这一判断反映出(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应用 B . 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消除 C . 朝鲜问题得到了和平解决 D . 万隆会议提高中国的影响力
  • 31.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20世纪50年代,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在一次国际会议后说,“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并且同意了从我们的土地上撤退法国武装部队,以及其他。”该会议( )
    A .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B . 以“求同存异”推动友好交流 C . 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打破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
  • 32.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会议期间周恩来与之打交道的几乎包括了当时世界上各类国家的代表人物。他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绝不再被同一阵营国家拖入与美国的战争。”新中国在该会议上(    )
    A . 倡导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 . 以“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友好 C . 应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 D . 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 33.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    )
    A . 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 B . 实现了亚洲国家友好合作 C . 形成了新型的区域合作关系 D . 推动了中国外交走向成熟
  • 34.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1978年12月,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在北京饭店签下协议。协议规定,美国采用补偿贸易方式或其他支付方法,向中国主要城市和游览区提供可口可乐制罐及装罐、瓶装设备。可口可乐再次进入中国大陆可能缘于(    )
    A .   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 B .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C . 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D .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35.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中国学者以1950~2005年中美双边关系中的重要事件为依据,通过定量分析法制成下图来呈现中美关系变化的特征。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 . “一边倒”政策导致中美关系陷入对抗等级 B . 尼克松访华推动了中美关系进入良好等级 C .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呈现友好等级 D . 两极格局瓦解后,中美关系出现持续倒退
  • 36.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2016年6月24日,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会上中方倡议继续弘扬“上海精神”,就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团结互信,深化安全、务实、人文、组织建设等各领域合作提出倡议和主张,与各方共同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实现新一轮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互利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B . 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 . 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区域性反恐政治合作组织 D . 为了国家安全中国积极与欧亚国家结成政治联盟
  • 37. (2023高一上·运城期末)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 . 君主专制被颠覆 B .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 . 君权至上的后果 D .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 38. (2022高二下·云南开学考) 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

    A . 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 . 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 . 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 . 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 39.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年份

    英国

    日本

    其他国家

    1894

    69.49

    6.26

    24.25

    1900

    62.99

    11.20

    25.81

    1905

    55.71

    14.04

    30.25

    1910

    50.89

    16.14

    32.97

    1914

    48.31

    20.39

    31.30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A .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 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 . 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 . 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 40.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1937年7月7日,驻华北的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    )
    A .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C .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 D . 九一八事变之后
  • 41.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

    A . 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B . 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 . 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D . 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 42. 1938年1月,国民政府为管理全国经济事务,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下属机构众多。经济部的设立(    )

    A . 适应了战争持久化的需要 B . 标志着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 C . 提高了后方百姓生活水平  D . 导致抗战时期行政效率的低下
  • 43.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
    A .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B . 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C . 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D . 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
  • 44. (2024高二下·汕头月考) 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 . 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 . 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 . 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 45.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

    A . 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 . 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D . 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
  • 46.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
    A .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四使并进” B .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 . “臣事居,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 D .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47. (2022高二上·翠屏期中) 王守仁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一般人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守仁(    )
    A . 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B . 科学地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 . 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 D . 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
  • 48.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顾炎武曾说:“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由此可见顾炎武(    )
    A . 批判理学家空谈义理,脱离现实 B . 指责理学家抛弃先秦时期孔孟之说 C . 深刻地揭示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D . 认识到明清儒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
二、材料分析题
  • 49. (2020高三下·启东开学考) 新中国的外交在处理两场局部战争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援越抗法斗争的进行,与抗美援朝战争几乎同步。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新中国政府尽管面临着恢复经济、朝鲜战争和政权巩固等一系列事关整个国家利益的复杂问题,理应缩减战线,减少外援,但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中国革命胜利的惯性推动下,更多考虑的显然是自身的国际主义义务,而非单纯的国家利益。

    材料二  1953年3月,斯大林突然去世,苏联领导层对朝鲜战争的态度急剧转变,再加上北朝鲜也迫切希望实现和平,中国政府虽然在战俘等问题上对美国的态度强烈不满,考虑到这种情况也采取了妥协的方针。7月,朝鲜战争终于实现了停战。经历了持续近三年的战争和紧张之后,受到苏共中央支持和主导的和平共处政策也逐渐得到中共中央众多领导人的赞同。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这时已强调指出:我们应该通过和平协商来解决一切国际纠纷。因此,“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卷入两场局部战争的原因。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府为结束两场局部战争作出让步的原因。
    3. (3)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和解决国际纠纷的方式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