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韩非子和荀子的思想实质相近 ②荀子赞同尊“礼”但反对实行“仁”
③韩非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一致 ④与孔、孟相比荀子更具现实主义倾向
① | 五尺道象郡灵渠小篆 |
② | 铜活字驾火战车水磨腔通番禁令 |
③ | 司隶校尉起绒锦市楼讲经图 |
④ | 柳体夜市越窑进士科 |
①以轻工业发展为主 ②集中在沿江沿海铁路沿线
③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法令
著作 | 时期 |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大革命时期 |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 抗日战争时期 |
解放战争时期 |
①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是智者学派的代表
②西塞罗和塞内卡是斯多亚学派的代表人物
③斯多亚学派第一次系统论证人“生而平等”
④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最大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
①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②影响力远远超过了自然科学的范畴
③推动了人类认识社会的变化 ④提供了新的关于自然界的思考方法
①黑洞现象证明了狭义相对论的预见性
②通过相对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③相对论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的思想
④质能相当理论成为打开核能源理论的一把金钥匙
①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②贝尔发明电话机
③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机 ④达尔文出版《生物起源》
①《红与黑》 ②《命运交响曲》 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④《向日葵》 ⑤《安娜·卡列尼娜》
材料一:“海上居民,近来海禁太严,渔樵不通,生理日蹙,转而为盗。”
——赵文华《明代海禁政策述论〉
“禁越严而寇越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
——李金明《论明初的海禁与朝贡贸易》
材料二: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上海浦东地区,把中国最大城市上海推上舞台,等于向世界宣告中国改革开放将扩大范围、提高层次,继续推进。……2008年,浦东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亿人民币增长到了2007年的2750.76亿元,占上海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的1/4、进出口贸易的1/2和外商投资总额的1/3。
——摘编自(美)库恩《中国30年》
材料一 五四运动也被史学研究者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意味着自1915年开始的思想革命是1919年五四爱国主义运动的先导,《新青年》对中国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的思想觉醒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
材料二 为加强工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一些通俗的工人刊物在五四运动后应运而生,如《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等……在创办工人刊物的同时,北京、上海等地的早期共产主义者还在工人中创办劳动补习学校,将其作为早期共产主义者与工人阶级联系的纽带。
——摘自肖华平《试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材料一 1914年7月28日,一战爆发。大战起因,因立场和视角不同,观点纷杂。……当时的分析与后来的研究,不尽相同。一战导火索,清晰简单。1914年6月28日早晨,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弗兰茨·斐迪南和夫人索菲访问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亚青年用左轮枪射杀。谁点燃了战导火索?哪个因素解释力最强?“德皇什么都不缺,为什么还要打仗?”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启示:想获得和平必须了解战争》
材料二 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法西斯德国对外侵略扩张步步加剧,国际局势日益严峻。193年12月苏联提出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但最终由于遭到英法等国的反对无法实到1939年8月,苏德双方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欧洲大战爆发。
苏联随即宣布“苏联对于同它保持着外交关系的各国将奉行中立政策”。
——摘编自万柏连《欧战爆发前后苏联欧洲政策的变化》
材料三 欧盟外交大事记(部分)
1994年 |
与俄国签订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 |
1996年 |
与亚洲10国首脑在曼谷举行首次亚欧会议(美国未参与)。 |
2000年 |
与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签订第五个《洛美协定》,进一步扩大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帮助。 |
2001年 |
严厉批评美国废除《京都议定书》的行为。 |
——整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一 推古朝以前的日本是以氏族为基本单位的社会,即氏族制国家。在氏族制国家里:没有究备的制度建设;氏姓贵族仗势兼并土地,各置己民,恣情驱使,使国家处于一种涣散的状态…592年,苏我马子的甥女被推为推古天皇,圣德太子为掌握实权的摄政,对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摘编自胡化令《文化形态的飞跃》
材料二 1959年,国际奥委会决定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在东京举行。……日本政府对东京举办奥远会极为重视,并将其作为国家事业,纳入收入倍增和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计划。……使日本出现了经济的持续繁荣,形成了1962—1964年的“奥林匹克景气”。东京奥运会给日本刚开始复苏的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被经济学家看作日本经济腾飞的发动机。
——摘选自石秀梅《浅析1964年东京奥运会对日本社会经济的影响》
材料三 “田中是一个对国际形势反应非常敏感的政治家”。早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认为世界己由“两极”进入“多极”,从“冷战时代”过渡到“通过对话缓和紧张局势”的新时代,基于自身实力的不断増强和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田中认为,日本应适应世界潮流,推行“自主多边和平外交”。
——摘选自张跃斌《试析田中角荣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