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1-03-29 浏览次数:13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26.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有重要作用。
    1. (1) 传统汽车采用化石燃料作为能源。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气,天然气中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氢燃料电池车实现交通“零排放”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27. 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 (1) 泡沫铁粉可用于食品保鲜的原理:铁能吸收,从而使食品保持干燥并防止氧化变质。
    2. (2) 锈蚀钢铁回收重新冶炼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写出用CO还原锈蚀钢铁的化学方程式
  • 28. 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新型材料,密度比铝小,强度比钢大。为了提高碳纤维的强度,必须选择适当的预氧化条件。将碳纤维进行预氧化处理,测得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1. (1) 碳纤维的物理性质有
    2. (2) 由图可知,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是
三、科普阅读题
  • 29.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琉璃”与“玻璃”

    “琉璃”与“玻璃”常被混为一谈。“琉璃”常指珍贵的饰品,“玻璃”制品在清中期以前常被误认为是“琉璃”制品。

    琉璃与玻璃的成分、性能及用途

    名称

    主要成分

    其他成分

    性能及用途

    琉璃

    二氧化硅

    最多达到90%

    金属氧化物(氧化铝、氧化钴、氧化铅)约8%~10%

    具有特殊的金属色泽,可用于制作流光溢彩的饰品、有釉的陶制建筑用品等

    玻璃

    二氧化硅

    92%~99%

    金属氧化物(氧化钙、氧化铅)只占1%左右

    具有非常好的透光度和折光率,可生产试管、烧杯等化学仪器

    在古代,玻璃、有釉的陶器(如琉璃瓦)等都统称为“琉璃”。在明代景泰年间,工匠们把含有金属氧化物的二氧化硅碾成粉末,做成“涂料”,涂在铜胎上,高温炼制成琉璃艺术珍品——景泰蓝。现今,“琉璃”则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玻璃艺术品,多为手工制作。

    玻璃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没有固定的熔点。人们在普通玻璃中掺入某种金属氧化物,可以生产出有特定色彩的玻璃。例如,加入氧化钴使玻璃呈现蓝色,加入氧化亚铜使玻璃呈现红色,加入二氧化锰使玻璃呈现紫色等。将普通玻璃加热到700℃左右,再进行快速均匀的冷却就能得到钢化玻璃。钢化玻璃强度大、不容易破碎,即使破碎也会以无锐角的颗粒形式碎裂,对人体伤害大大降低。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丝,当击碎玻璃时,与金属丝相连的电子警报系统立即发出报警信号。总之,化学材料的研发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琉璃”与“玻璃”均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2) “防盗玻璃”能报警,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3. (3) “琉璃”与“玻璃”的化学成分的主要区别是 (写出一条即可)。
    4. (4) 根据文中介绍的玻璃种类,私家车前挡风玻璃最好使用
    5. (5) 下列有关“琉璃”与“玻璃”的描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 “景泰蓝”是琉璃制品中的一种

      B玻璃属于非晶态固体,有固定的熔点

      C不同颜色的“玻璃”是因为其成分中含有不同的金属氧化物

      D化学仪器多为玻璃制作,是因为玻璃的透光度和折光率好

四、流程题
  • 30. 金属钨(W)可做白炽灯泡的灯丝,用黑钨矿[主要含有钨酸亚铁(FeWO4)]制得金属钨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WO3是难溶于水的固体。

    1. (1) FeWO4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
    2. (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X的化学式为
    3. (3)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31. 工业上用石灰石为原料制备纳米CaCO3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已知:SiO2不与盐酸反应

    1. (1) 设备Ⅰ中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设备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设备Ⅱ和设备Ⅳ均为分离设备,设备Ⅳ中的分离操作是
    3. (3) 设备Ⅲ中参加反应的物质除水外,还有
五、简答题
  • 32.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 (1) 实验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2. (2) 实验B,能说明木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3) 实验C,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该实验证明水由组成。
六、实验题
  • 33.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 (1) 实验A能说明氨分子不断运动的实验现象是,该实验说明浓氨水具有 性。
    2. (2) 实验B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白磷的作用是,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水倒流入试管中,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 mL刻度线处,原因
  • 34. 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实验中观察到甲中白磷燃烧,乙中白磷不燃烧。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1. (1) 甲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甲中的X、乙中的Y分别为
    3. (3) 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还需要补充的实验是
  • 35. 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药品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10 mL  3.4%

    0.2g

    10 mL  2.4%

    0.2g

    1. (1) 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设计实验①和实验②的目的是
    3. (3) 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U型管右侧液面均上升,依据此现象可推测该反应是反应。
七、科学探究题
  • 36. 小组同学收集了某种铝制易拉罐,剪成条状并打磨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发现纯铝片表面有划痕。

    (发现问题)结合上述现象,可得出该易拉罐不是纯铝制作。那么易拉罐中除铝外,还含有什么金属呢?

    (查阅资料)①铝制易拉罐中的主要成分是铝,可能还含有镁、铁。

    ②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镁和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猜想与假设)该易拉罐中除铝外,可能还含有镁、铁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小明取打磨后的铝制易拉罐样品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一定量的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溶液A,充分反应

    产生大量气泡,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剩余

    样品中含铝

    实验2

    取实验1中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固体消失,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

    样品中含铁

    (解释与结论)

    1. (1) 纯铝片表面有划痕,说明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
    2. (2) 实验1中,加入的溶液A是溶液。
    3. (3) 实验2中,能证明样品中含有铁的实验现象是
    4. (4) (反思与评价)

      其他同学分析后认为小明的实验方案不严谨,理由是

    5. (5) 大家认为应该补充下列实验:取实验1中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某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若无现象,则小明的结论正确。你认为加入的金属化合物溶液中的金属元素可能是(填一种即可)。
    6. (6) 废弃易拉罐应放入标有(填序号)图标的垃圾桶内。

八、计算题
  • 37. 《梦溪笔谈》中记录了在用铁釜盛装硫酸铜溶液熬制硫酸铜晶体时,铁釜用久了会化作铜。
    1. (1) 由上述材料可知,铁比铜的金属活动性
    2. (2) 向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11.2 g铁粉,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可以得到铜的质量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