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①A池中通过(填操作名称)除去水中的固体杂质。
②ClO2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它的化学名称为。用氯气和亚氯酸钠(NaClO2)反应制取ClO2的反应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是。
③国家规定的自来水pH范围为6.5~8.5,为了测定家用自来水是否达到这一标准,可用来进行检测。
④自来水中含有Ca2+、Mg2+ , 煮沸后能转化为沉淀,即通常所说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为。自来水中通常还含有Cl- , 可以在水样中滴加少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来进行检验,若观察到现象,说明水中含有C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水的电解 B水的蒸发 C水的净化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日常生活中,湿衣服晒在太阳底下更容易晾干。这一常见的宏观现象从微观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元素周期表是能从微观结构角度分析宏观元素及对应物质性质的重要工具。请分析信息回答问题:
①H+核外电子数为;9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用微粒符号表示)。
②元素周期表中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
③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试推断碘元素在周期表的第周期。碘元素与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
①t1℃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②t2℃时,将33gKNO3加入到g水中,完全溶解,且所得溶液恰好饱和。欲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
③KN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的方法提纯。提纯后对剩余溶液和析出的晶体描述正确的是(填选项序号)。
Ⅰ析出的晶体中一定只含有KNO3
Ⅱ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
Ⅲ剩余溶液中一定含KNO3和NaCl
Ⅳ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①根据图中曲线变化情况,可以总结出气体溶解度受压强影响的变化规律是。
②若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填选项序号)。
A小于 40℃ B等于 40℃ C大于 40℃ D无法确定
A CO2、O2 B 只有CO2 C 只有O2 D H2O、O2
同学们将饱和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到5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准备配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如表所示的异常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
滴加CuSO4溶液的量 |
实验现象 |
① |
第1~6滴 |
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 |
② |
第7~9滴 |
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黑色 |
在实验①中同学们根据所学初中化学知识判断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请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①中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同学们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II铜酸钠[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
(猜想与讨论)小陶认为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发生了分解。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猜测,理由是。
同学们交流讨论后,提出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少许氢氧化铜可溶于足量水中;
猜想二:氢氧化铜可在足量氢氧化钠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
实验序号 |
实验方法与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③ |
将少许Cu(OH)2粉末加入到足量蒸馏水中,充分振荡 |
|
猜想一不正确 |
④ |
|
|
猜想二正确 |
①根据实验,并进一步查阅资料知道,氢氧化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生成Na2Cu(OH)4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根据实验可知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③小组同学最后决定,按照教材要求,在试管中加入2mL10%NaOH溶液,然后滴加5%硫酸铜溶液4-5滴,混合均匀后形成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向上述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入1mL西瓜原汁,,若观察到,则说明西瓜原汁等水果中含有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