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晋江磁灶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二...

更新时间:2021-03-30 浏览次数:9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 1. (2021高二下·晋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谓家国天下,乃是以自我为核心的社会连续体。每一个自我都镶嵌在从家国到天下的等级性有机关系之中,从自我出发,逐一向外扩展,从而在自我、家族、国家和天下的连续体中获得同一性。

    中国的古代社会政治关系,不是用以契约为核心的法来调节,而是以伦理性的礼乐制度构成基本的社会框架。家国一体的礼乐制度,来自西周的分封制。天子封诸侯为立国,诸侯分封土地和人民给卿大夫为立家,进而形成金字塔形的封建等级制度。所谓家国天下,就是由这种宗法分封制联为一体的卿大夫、诸侯与天子。天子代表天下(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国),诸侯代表列国(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地方),卿大夫代表采邑(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家乡);家国天下之间,通过层层分封与效忠而形成血缘——文化——政治共同体,既是亲戚,又是君臣,如同一个大家族。春秋战国之际礼崩乐坏,但家国一体却在大一统的秦汉体制中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到汉武帝之后,法家的郡县制与儒家的礼乐制合流,董仲舒提出的“三纲”思想成为两千年中华帝国的意识形态核心,宗法家族的父子、夫妇伦理与国家的君臣之道高度同构,王朝的政治关系是家族伦理关系的放大,伦理与政治高度一体化。

    家国与天下,是肉身与灵魂的关系。天下代表了至真、至美、至善的最高价值,这一价值要在人间实现,必须通过宗法家族和王朝国家的制度肉身,这些制度是由将伦理与政治合为一体的名教、典章制度和风俗组成,由此,天下价值不远人,就在人间的礼法秩序与日常生活之中。离开了家国的肉身,天道将沦为无所依傍的孤魂。另一方面,宗法秩序的正当性、国家秩序的合法性,无法自证其身,只能从超越的天下意识,从更高的天命、天道、天理中获取。家国对于中国人来说之所以神圣,之所以具有不可撼动的现实权威性,乃是因为它是天下价值的人间体现。

    在以自我为出发点的家国天下连续体之中,家国不过是中介物,最重要的乃是自我和天下这两极。天下在古代中国有两个密切相关的含义:一个是普遍的宇宙价值秩序,类似于西方的上帝意志,与天命、天道、天理等同,是宇宙与自然最高之价值,也是人类社会和自我的至善所在;另一个含义是从小康到大同的礼治,是人类社会符合天道的普遍秩序。前一个天下,因为作为价值体等同于天命、天道、天理,所以不必经过家国的中介,自我便可以与其沟通,孟子有“天民”之说,此说以后为宋明理学特别是阳明心学发扬光大。一个人的内心因为先天拥有良知,可以直接与天理打通,良知即天理,天理即良知,自我与天下有直接的通道,不必经过家国的转手。后一个天下,乃是现实世界中的文化伦理秩序,个人若要与天下打通,必须经过“齐家治国”,才能达致“平天下”,因而家国成为从自我到天下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而与出世的佛教、向往天国的基督教不同,儒家的个人良知之实现,必须通过在家族与王朝的公共事务之中从事道德实践。所谓致良知中的“致”,不仅是对天理的领悟,更是对天理的践行。

    (节选自许纪霖 《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家国天下推崇自我至上,并且从家国到天下的等级性有机关系中获得同一性。 B . 家国一体的礼乐制度来自于西周的分封制度,在后世的历史中已经不复存在。 C . 天下代表的最高价值要在人间实现,必须依托于宗法家族和王朝国家的制度。 D . 自我与天下有直接的通道,人们不必经过家国的中介,就能达致“平天下”。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先揭示了家国天下的内涵,接着阐明了自我、家族、国家和天下之间的关系。 B . 文章借助于具体的历史事实,论述了家国天下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之间的联系。 C . 文章通过“天下”两种含义的辨析,论证了家国天下连续体中天下和自我的重要。 D . 文章开头和尾段都引用孟子的言论,突出了“孟子推重家国天下”这一中心论点。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古代社会治理仅仅重视伦理性的礼乐制度,一贯无视以契约为核心的法律制度。 B . 中国人认为家国是天下价值的人间体现,觉得它具有神圣而不可撼动的现实权威性。 C . 董仲舒“三纲思想”提出后就成了中国封建帝国意识形态核心,政治伦理化更明显。 D . 儒家“致良知”是在从事家国事务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不只是对天理的领悟。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2. (2021高二下·晋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学素质一般指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科学方面的素质,主要包括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20世纪90年代,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低,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2006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

    《科学素质纲要》颁布以来,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如对中小学阶段科学课程课标进行修订,开展科学教师培训,开发科学课程,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快速发展,科普图书、科普报刊、科普影视、科普网站等不断出新,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普日、科技周等活动持续开展。10年来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显著提高。上述工作有力推动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显著提升。据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6.2%,比2005年的1.6%提高近四倍。

    科学素质是决定公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键,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加大推进力度。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研究表明,201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30多个发达国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最低都在10%以上。

    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现代公民科学素质服务体系,并实现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0%的目标。

    (摘编自《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

    材料二:

    自2006年《科学素质纲要》颁布实施以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大幅提升,年平均增长由2005-2010年的0.33百分点发展到2010-2015年的0.59百分点,再提升到2015-2018年的0.76百分点,逐步缩小了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将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与公务员作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点人群。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水平由2007年的10.38%增长到2018年的20.84%,在重点人群中居首位,保持了领先并快速增长的势头;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水平由2007年的2.97%增长到2018年的10.14%;农民科学素质水平由2007年的0.97%增长到2018年的2.62%。

    (摘编自《2018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报告》)

    材料三:

    受教育程度是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是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产生的基础,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具备科学素质公民的比例明显提升。2018年与2015年相比,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有所下降,在历次调查中首次出现文化程度较高人群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下降的状况。这一方面反映出随着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如何保证具备科学素质的人数也能同比例增长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高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养已进入高位增长和缓慢提升阶段。

    (摘编自《2018中国公民科学素质主要调查结果》)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数据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6.2%,虽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发达国家有差距,但已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支撑。 B . 2006年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大幅提升,年均增长百分点明显提高,按这样的增长速度,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在2020年有望超过10%。 C . 2007-2018年,从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等不同人群科学素质水平的比较来看,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水平保持了领先并快速增长的势头。 D . 对于中国不同文化程度公民科学素质2018年与2015年发展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都有所下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均有所增长。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06年《科学素质纲要》颁布实施,促进了我国中小学课程课标的修订、科技教育和科普工作的开展,大大推动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B . 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但我国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之间的公民科学素质差距却越来越大。 C . 科学素质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一种素养,科学素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一个重要指标,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 D . 随着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再加上高文化程度人群科学素养提升缓慢,文化程度较高人群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会自然下降。
    3. (3) 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 (2021高二下·晋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 九

    老 舍

    张丙,瘦得像剥了皮的小树,差不多每天晚上来喝茶。他的脸上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一对深而很黑的眼睛,显出他并不是因为瘦弱而完全没有精力。当喝下第三碗茶之后,这对黑眼开始发光;嘴唇,像小孩要哭的时候,开始颤动。他要发议论了。

    他的议论,不是有系统的;他遇到什么事便谈什么,加以批评。但无论谈什么事,他的批评总结束在“中国人是无望的,我刚说的这件事又是个好证据”。说完,他自动的斟上一碗茶,一气喝完;闭上眼,不再说了,显出:“不必辩论,中国人是无望的。无论怎说!”

    这一晚,电灯非常的暗,读书是不可能的。张丙来了,看了看屋里,看了看电灯,点了点头,坐下,似乎是心里说:“中国人是无望的,看这个灯;电灯公司……”

    第三碗茶喝过,我笑着说:“老张,什么新闻?”

    出我意料之外,他笑了笑——他向来是不轻易发笑的。

    “打架来着。”他说。

    “谁?你?”我问。

    “我!”他看着茶碗,不再说了。

    等了足有五分钟,他自动地开始:“假如你看见一个壮小伙子,利用他身体气力的优越,打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你怎办?”

    “过去劝解,我看,是第一步。”

    “假若你一看见他打那个小孩子,你便想到:设若过去劝,他自然是停止住打,而嘟囔着骂话走开;那小孩子是白挨一顿打!你想,过去劝解是有意义的吗?”他的眼睛发光了,看看我的脸。

    “我自然说他一顿,叫他明白他不应当欺侮小孩子,那不体面。”

    “是的,不体面;假如他懂得什么体面,他还不那样作呢!而且,这样的东西,你真要过去说他几句,他一定问你:‘你管得着吗?你是干什么的,管这个事?’你跟他辩驳,还不如和石头说几句好话呢;石头是不会用言语冲撞你的。假如你和他嚷嚷起来,自然是招来一群人,来看热闹;结果是他走他的,你走你的路;可是他白打了小孩一顿,没受一点惩罚;下回他遇到机会还这样作!白打一个不能抵抗的小孩子,是便宜的事,他一定这么想。”

    “那末,你以为应当立刻叫他受惩罚,路见不平……那一套?”我知道他最厌恶武侠小说,而故意斗他。

    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说:“别说《七侠五义》!我不要作什么武侠,我只是不能瞪着眼看一个小孩挨打;那叫我的灵魂全发了火!更不能叫打人的占了全胜去!我过去,一声没出,打了他个嘴巴!”

    “他呢?”

    “他?反正我是计画好了的:假如我不打他,而过去劝,他是得意扬扬而去;打人是件舒服事,从人们的兽性方面看。设若我跟他讲理,结果也还是得打架;不过,我未必打得着他,因为他必先下手,不给我先发制人的机会。”他又笑了;我知道他笑的意思。

    “但是,”我问,“你打了他,他一定还手,你岂是他的对手?”我很关心这一点,因为张丙是那样瘦弱的人。

    “那自然我也想到了。我打他,他必定打我;我必定失败。可是有一层,这种人,善于利用筋肉欺侮人的,遇到自家皮肉上挨了打,他会登时去用手遮护那里,在那一刻,他只觉得疼,而忘了动作。及至他看明白了你,他还是不敢动手,因为他向来利用筋肉的优越欺人,及至他自己挨了打,他必定想想那个打他的,一定是有些来历;因为他自己打人的时候是看清了有无操必胜之券而后开打的。就是真还了手,把我打伤,我,不全像那小子那样傻,会找巡警去。至少我跟他上警区,耽误他一天的工夫(先不用说他一定受什么别的惩罚),叫他也晓得,打人是至少要上警区的。”

    他不言语了,我看得出,他心中正在难受——难受,他打了人家一下,不用提他的理由充足与否。

    “他打人,人也打他,对这等人正是妥当的办法;人类是无望的,你常这么说。”我打算招他笑一下。

    他没笑,只轻轻摇了摇头,说:“这是今天早晨的事。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我又遇见他了。”

    “他要动手了?”我问,很不放心的。

    “动手打我一顿,倒没有什么!叫我,叫我——我应当怎样说?——伤心的是:今天下午我遇见他的时候,他正拉着两个十来岁的外国小孩儿;他分明是给一家外国人作仆人的。他拉着那两个外国小孩,赶过我来,告诉他们,低声下气的央告他们:踢他!踢他!然后向我说:你!你敢打我?洋人也不打我呀!(请注意,这里他很巧妙的,去了一个“敢”字!)然后又向那两个小孩说:踢!踢他!看他敢惹洋人不敢!”他停顿了一会儿,忽然的问我:“今天是什么日子?”

    “五九!”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流下来了。

    “噢!”张丙立起来说:“怪不得街上那么多的‘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呢!”

    他好像忘了说那句:“中国人没希望。”也没喝那末一碗茶,便走了。

    (注)这篇小说是老舍为“五九”国耻日而写的,发表于 1931 年 10 月《齐大月刊》。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以“五九”为题,不同于现代小说以人名、物名等为题的惯常用法,标题显得较为陌生化,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引导读者思考小说的主题。 B . 小说开篇描写张丙的外貌,并重点突出对眼睛的刻画,“深而很黑”,暗示他对国人国事并未失去热情,“黑眼睛开始发光”,表明他内心的激荡、不平。 C .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线索人物,起到了组织情节的作用。“我”与张丙虽然十分熟悉,但交谈时主要是倾听,并没有流露出个人情感和思想倾向。 D . 小说将视角放置于底层市民的日常生活,呈现他们的生存状况,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而且笔触有所延伸,深入到对民族精神的挖掘和对民族命运的思考。
    2. (2) 从全文看,小说借张丙那些“出我意料之外”的言行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3. (3) 小说主体部分由人物对话构成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 4. (2021高二下·连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陵人,太穆皇后从父兄也。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拜秘书郎。秩满当迁,而固守不调,在秘书十余岁,其学业益广。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诸兄更谓威曰:“昔孔子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栖迟若此,汝效此道,复欲何求?名位不达,固其宜矣。”威笑而不答。

    久之,蜀王秀辟为记室,以秀行事多不法,称疾还田里。及秀废黜府僚多获罪唯威以先见保全大业四年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高祖入关,召补大丞相府司录参军。

    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高祖常谓裴寂曰:“叔孙通不能加也。”武德元年,拜内史令。威奏议雍容,多引古为谕,高祖甚亲重之,或引入卧内,常为膝席。又尝谓曰:“昔周朝有八柱国之贵,吾与公家威登此职。今我已为天子,公为内史令,本同末异,乃不平矣。”威谢曰:“臣家昔在汉朝,再为外戚,至于后魏,三处外家,陛下隆兴,复出皇后。臣又阶缘戚里,位忝凤池 , 自惟叨滥,晓夕兢惧。”高祖笑曰:“比见关东人与崔、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代为帝戚,不亦贵乎!”及寝疾,高祖自往临问。寻卒,家无余财,遗令薄葬。谥曰靖,赠同州刺史 , 追封延安郡公。葬日,诏太子及百官并出临送。

    (节选自《旧唐书·窦威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及秀废黜/府僚多获罪/唯威以先见保全/大业四年/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 B . 及秀废黜/府僚多获罪/唯威以先见保全/大业四年/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 C . 及秀废黜/府僚多获罪/唯威以先见保全/大业四年/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 D . 及秀废黜/府僚多获罪/唯威以先见保全/大业四年/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射策,主试者提出问题后,书之于策,覆置案头,受试人拈取其一,叫作“射”,按所射的策上的题目作答,即为射策。 B . 五礼,古代的五种礼制。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 C . 凤池,即凤凰池。本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因晋代中书省地近宫禁,此后凤池成为中书省的代称。也可借指朝廷。 D . 刺史,始设于汉武帝,历代均为负责地方监察的官职。刺史制度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完善的地方监察制度。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窦威性情沉稳,博览群书。窦家世代勋贵,以武勇著称,子弟都喜爱武艺,但窦威却偏好文史,且坚定执着,因此诸兄笑他为“书痴”。 B . 窦威不慕权贵,坚守道义。当时他的兄长都通达显贵,窦威仍甘愿做闲散官;蜀王杨秀征召他做官,他因杨秀多不守法,称疾回到乡里。 C . 窦威多识旧仪,官至显位。当时天下初定,五礼荒度,窦威博学多识,制定诸多规章制度,参与朝中大事,受到高祖赞誉,官至内史令。 D . 窦威为官清廉,享受殊遇。他去世之时,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遗言让家人简单安葬他。下葬之日,高祖下诏带领太子及百官为他送葬。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昔孔子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栖迟若此,汝效此道,复欲何求?

      ②比见关东人与崔、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代为帝戚,不亦贵乎!

五、古代诗歌阅读
  • 5. (2021高二下·晋江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刘禹锡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注) ①此诗写于“永贞革新”失败后,作者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司马之时。元九,即诗人元稹,曾任过监察御史,当时元稹被贬为江陵(今湖北荆州)府士曹参军。 ②郢:今湖北荆州。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交代璧竹鞭是用深林中绿如碧玉的竹子制作的,异常珍贵,作者十分喜爱。 B . 颔联写出作者打开信封后心情非常欣喜,很想去观赏生长碧竹的巴山冰雪美景。 C . 尾联用竹鞭“策马”“敲镫”等动作,传达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丰富了诗的意蕴。 D . 全诗运用描写、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写竹鞭,酬友人,抒己志,感情真挚。
    2. (2) 诗歌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六、情景默写
  • 6. (2021高二下·晋江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   
    2. (2) 习近平主席在北大与学生交流时指出,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做一个抱负远大、意志坚强的有为青年。这正如《论语》中说的“”。
    3. (3) 《鱼我所欲也》一文中“”,写出了乞丐身上的傲骨,以此为例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
七、选择题组
  • 7. (2021高二下·晋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从历史到现实,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小家”同“大国”____、紧密相连。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可说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去年,我们举国同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从硝烟弥漫、____的革命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时代,无数先锋模范在国家前行的大势中寻找人生价值、____长坐标。

    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也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所在。在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在“爸妈装的行李箱”中,在难改的口味与乡音中……人们感受家的温暖,体悟家的意义,真诚感叹“有家真好”。但不要忘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每个人孝亲敬长、安居乐业,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才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____成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同声相应    艰苦卓绝    标注    汇聚 B . 同日而论    艰苦卓绝    标明    汇聚 C . 同声相应    艰难竭蹶    标注    会聚 D . 同日而论    艰难竭蹶    标明    会聚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 B . 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C . 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 D . 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B . 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C . 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 D . 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
八、语言表达
  • 8. (2021高二下·晋江期中) 根据下面的材料,用一个单句介绍某市的概况(40字内)

    材料一:某市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历代为郡、州、府、道治所,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材料二:某市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机场开通国内十多条航线。

    材料三:某市景色优美,有景区被评为中国AAAA风景旅游区。

    材料四:某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我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

    答:

  • 9. (2021高二下·晋江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有了汉字,、宋词的婉转清雅、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工作,古老的方块字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人们的书写潦草且没有章法,,更别提拥有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

九、材料作文
  • 10. (2021高二下·晋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笼罩之下,有人焦躁,坐立不安;有人却笃定,在众人惶恐的时候从容静读。前不久,一男子戴着口罩在武汉方舱医院安静读书的照片走红网络,病床上,他手捧着一本《政治秩序的起源》,在众生嘈杂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淡定地翻看手中的书本。由于防控疫情,人员流动和聚集减少,“家里蹲”模式限制了我们与现实空间的接触,但“方舱医院读书哥”却给我们提供了另一视角,有些空间是可以自己打开的,比如阅读。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