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1-05-27 浏览次数:10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毛泽东曾说:“唐明皇(唐玄宗)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出现了(    )
    A . 贞观之治 B . 开元盛世 C . 文景之治 D . 藩镇割据
  • 2. (2020七下·九江期末) 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
    A . 安史之乱 B . 藩镇割据 C . 宦官专权 D . 黄巢起义
  • 3. (2019七下·花都期中) 《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材料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 . 秦隋宋 B . 秦隋元 C . 秦元明 D . 隋元明
  • 4. 《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    )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②任用贤才    ③虚心纳谏    ④合并州县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5. (2020·安徽模拟) 穿越是指某人从所在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物理学上也称为“时间旅行”或“时空旅行”。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盛唐时期,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 . 使用曲辕犁耕地 B . 在“瓦肆”里听说书 C . 用筒车灌溉 D . 在长安城东市贩卖货物
  • 6. (2017七下·濮阳期中)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

    A .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B .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 . 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 D . 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
  • 7. (2020七下·镇平月考)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是(   )
    A . 南宋与金对峙 B . 宋辽对抗 C . 北宋与金对峙 D . 宋夏和议
  • 8. (2020七下·兴县期中)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武则天的( )
    A .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 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 .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 . 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 9. (2020七下·甘南期中) 江南地区在汉代时“地广人稀、刀耕火种”,发展到宋代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景象。这一变化表明了( )
    A . 康乾盛世的出现 B . 科学技术的突破 C . 海外贸易的发展 D . 经济重心的南移
  • 10. 率领起义军推翻明朝统治,人称“闯王”的农民起义领袖是(    )
    A . 李渊 B . 成吉思汗 C . 李自成 D . 朱元璋
  • 11. 如图中的邮票纪念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    )

    A . 造纸术 B . 活字印刷术 C . 指南针 D . 火药
  • 12. (2020七下·海口月考) 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明长城的起止点为(    )
    A . 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 . 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 .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D . 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 13. 某学习小组为研究性学习“反抗外敌侵略”查找资料,下列史实不能入选的是(    )
    A . 威继光抗倭 B .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 雅克萨之战 D . 岳飞抗金
  • 14. 清朝前期吴江县的盛泽镇”舟楫塞港,街道肩摩”;湖北的汉口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这些材料反映了当时(    )
    A . 农业生产的发展 B . 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C .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 全国性市场的出现
  • 15. 这是部综合性科技著作,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著作是(    )
    A . 《梦溪笔谈》 B . 《天工开物》 C . 《农政全书》 D . 《本草纲目》
二、填空题
  • 16. 相关链接,根据提示写出人物。
    1. (1) 她是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
    2. (2) 唐朝诗坛名家辈出,享有“诗仙”美誉的是:
    3. (3) 编写编年体巨著《资治通鉴》,记载历代王朝兴衰得失:
    4. (4) 《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著作,其作者:
    5. (5) 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艺术形象的文学家:
三、综合题
  • 17. 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宋初实行“二府三司”制,中央虽设三省,但实际权力归属“中书门下”。这机构又称政事堂,管理国家行政事务。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与政事堂合称东、西“二府”。“三司”主管财政,地位略低于“二府”。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

    材料三:

    材料四:则军机大臣面呈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也。大致意思是,军机大臣建议被皇帝采纳后即刻变成诏令,由廷寄通令全国。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其完善者是谁?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政事堂、枢密院、三司的职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3. (3) 材料三反映的中央官制的变化与哪朝代有关?该制度有什么特点?
    4. (4) 材料四描写了清代哪一特殊机构?它的出现最重大的影响是什么?
    5. (5) 上述材料表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的什么趋势?
  • 18. 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元宣政院印。

    材料二:康熙二十二年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

    材料三:清军追至伊西洱库尔淖尔,将叛军围在山岭上,一面施放火器,一面大呼招降。叛军“降者蔽山而下,声如奔雷,小和卓手刃之不能止也”。

    1. (1) 宣政院是元朝为管理哪一地区设立的?这说明了什么?清朝为管理该地区设置了哪些制度?说出其中两点即可。
    2. (2) 材料二中“康熙二十二年讨平之”指的是什么事件?台湾府的设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3. (3) 材料三讲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今天的什么地区?之后,清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来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
    4. (4) 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 19. 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二:下图为某位航海家出航的路线图。

    材料三:英国马噶尔尼使团以祝寿为名开始访华之旅,向乾隆皇帝提出此行的真实目的: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港口。乾隆皇帝一口回绝,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编自《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

    材料四: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中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我国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开拓了广阔发展空间。

    1. (1) 列举两例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历史事件。
    2. (2) 观察材料二,这位航海家是谁?他率领的船队最远到达哪里?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政策。
    4. (4) 从材料一到材料三,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 (5) 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6. (6)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有何感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