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②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③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④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
⑤Ba(OH)2•8H2O与NH4Cl反应
⑥氢气还原氧化铜
⑦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⑧钢铁制品生锈的反应.
2H2(g)+O2(g)═2H2O(g);△=﹣Q2 kJ•mol﹣1 ,
2H2(g)+O2(g)═2H2O(l);△H2=﹣Q3 kJ•mol﹣1
常温下,取体积比2:3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①2H2O(g)=O2(g)+2H2(g)△H1 K1=x
②Cl2(g)+H2(g)=2HCl(g)△H2 K2=y
③2Cl2(g)+2H2O(g)=4HCl(g)+O2(g)△H3 K3=x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①容器内的气体分子总数不再变化
②体系的密度不发生变化
③体系中硫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转移4mol电子,同时消耗2molSO3
⑤SO2与SO3的体枳比保持不变
⑥v正(SO3)=2V正(O2)
编号 | 反应温度/℃ | Na2S2O3浓液/mL | 甲 | 0.1mol/LH2SO4溶液/mL | 乙 |
① | 25℃ | 10.0 | 0 | 10.0 | |
② | 25℃ | 5.0 | a | 10.0 | |
③ | 45℃ | 10.0 | 0 | 10.0 |
上述实验①③是探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若上述实验①②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表格中“甲”为,a为;乙是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则表格中“乙”为.
①针对上述现象,某同学认为该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上升,反应速率增大.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还可能是的影响.
②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外,可以在反应一开始时加入(填字母序号).
A.硫酸钾B.氯化锰c.硫酸锰D.水.
实验次数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① | 26.2 | 26.0 | 26.1 | 30.1 |
② | 27.0 | 27.4 | 27.2 | 33.3 |
③ | 25.9 | 25.9 | 25.9 | 29.8 |
④ | 26.4 | 26.2 | 26.3 | 30.4 |
近似认为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2 , 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08J/(g•℃).则中和热△H=(取小数点后一位).
a.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马上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会导致中和热数值比57.3低
b.温度计的冲洗液应倒入小烧杯参与反应
c.混合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时应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若装置完全相同,操作均没失误,取110mLNaOH溶液和5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误差比55mLNaOH溶液和25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误差小.
容器 | 甲 | 乙 | 丙 | |
反应物投入量 | 1molN2、3molH2 | 2molNH3 | 4molNH3 | |
平衡时数据 | 反应能量变化的绝对值(kJ) | Q1 | Q2 | Q3 |
反应物转化率 | a1 | a2 | a3 | |
体系压强(Pa) | p1 | P2 | P3 |
则Q1+Q2=kJ;a1+a2l(填“<”“>”或“=”•下同):2p2p3
②
化学键 | H﹣H | H﹣O | O=O |
键能kj/mol | 436 | x | 496 |
③CO(g)+ O2(g)=CO2(g)△H=﹣280kJ/mol
H2(g)+ O2(g)=H2O(I)△H=﹣284kJ/mol
H2O(I)=H2O(g)△H=+44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容器 | 甲 | 乙 | 丙 |
相关条件 | 恒温恒容 | 绝热恒容 | 恒温恒压 |
反应物投料 | 1molCO、2molH2 | 1molCH3OH | 1molCH3OH |
平衡时容器体积 | V(甲) | V(乙) | V(丙) |
反应的平衡常数K | K(甲) | K(乙) | K(丙) |
平衡时CH3OH的浓度/mol•L﹣1 | C(甲) | C(乙) | C(丙) |
平衡时CH3OH的反应速率/mol•L﹣1•min﹣1 | v(甲) | v(乙) | v(丙)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O2(g)+3H2(g)⇌CH3OH(g)+H2O(g)△H3<0Ⅰ
CO2(g)+H2(g)⇌CO(g)+H2O(g)△H2>0Ⅱ
催化剂A和催化剂B对这两个反应均具有催化能力.某实验室控制CO2和H2初始投料比为1:2.2.在相同压强下,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得如表实验数据:
实验编号 | T(K) | 催化剂 | CO2转化率(%) | 甲醇选择性(%) |
① | 543 | 催化剂 A | 12.3 | 42.3 |
② | 543 | 催化剂B | 10.9 | 72.7 |
③ | 553 | 催化剂 A | 15.3 | 39.1 |
④ | 553 | 催化剂B | 12.0 | 71.6 |
【备注】甲醇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