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结构简式 | 命名 | 类别 |
A |
| 对甲苯酚 | 芳香烃 |
B |
| 2,3-二甲基戊烷 | 烷烃 |
C |
| 2-丁醇 | 一元醇 |
D |
| 3-甲基-1-丁烯 | 脂肪烃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某有机物与溴水混合 | 溶液褪色 | 有机物中一定含碳碳双键 |
B | 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 | 溶液褪色 | 乙醇具有还原性 |
C | 常温下,将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 | 溶液变浑浊 | 酸性:碳酸>苯酚 |
D | 苯和苯酚稀溶液分别与浓溴水混合 | 后者产生白色沉淀 | 羟基影响了苯环活性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解释 |
A |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 产生红色沉淀 | Fe3++3SCN-=Fe(SCN)3↓ |
B | 向由0.1molCrCl3•6H2O配成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 | 产生0.2mol沉淀 | 已知Cr3+的配位数为6,则CrCl3•6H2O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r(H2O)6]Cl3 |
C | 向溶液K2Cr2O7溶液中先滴加3滴浓硫酸,再改加10滴浓NaOH | 溶液先橙色加深,后又变为黄色 | 溶液中存在Cr2O (橙色)+H2O 2CrO (黄色)+2H+ |
D | 向Cu(OH)2悬浊液中滴加氨水 | 沉淀溶解 | Cu(OH)2不溶于水,但溶于氨水,重新电离成Cu2+和OH- |
①在元素周期表中,第ⅠB、ⅡB元素属于区。
②2017年5月9日我国发布了113号Nh、115号Mc、117号Ts、118号Og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分别为“ (nǐ)”“镆(mò)”“ (tián)”“ (à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115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七周期VB族
b.117号元素Ts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上,属于准金属,可能是半导体
c.这四种元素都是主族元素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Nh>Mc
①第三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DE(填“>”“<”或“=”)。
②气态氢化物的沸点:BF(填“>”“<”或“=”),理由是。
有关数据见表:
物质 | 乙醇 | 溴乙烷 | 溴 |
状态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深红色液体 |
密度/(g•cm-3) | 0.79 | 1.44 | 3.1 |
沸点/℃ | 78.5 | 38.4 | 59 |
“洁净煤技术”研究在世界上相当普遍,科研人员通过向地下煤层气化炉中交替鼓入空气和水蒸气的方法,连续产出热值很高的煤炭合成气,其主要成分是CO和H2 , CO和H2可作为能源和化工原料,应用十分广泛。
Ⅰ.C(s)+O2(g)=CO2(g)△H=-393.5kJ/mol
Ⅱ.C(s)+H2O(g)=CO(g)+H2(g)△H=+131.3kJ/mol
则反应CO(g)+H2(g)+O2(g)=H2O(g)+CO2(g)△H=kJ/mol。
①下列情形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序号)。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密闭容器中CO、H2、CH3OH(g)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c.体系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CO的同时生成2molH2
②当起始 =2时,经过5min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0.6,则0~5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H2)=,此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①N2H2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形式为。
②亚肼(N2H2)分子中四个原子在一个平面上,由于几何形状的不同,它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和 ,乙炔(C2H2)与亚肼(N2H2)均为四原子分子,但乙炔(C2H2)分子只有一种结构,原因是。
③Co3+能与NH3和N 形成配离子[Co(N3)(NH3)5]2+ , 在该配离子中Co3+的配位数为;写出与N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任写一种,填化学式);N 的空间构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