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2021届高考历史模拟猜想卷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03 浏览次数:129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 (2024高二下·内乡县开学考) 春秋时期,齐国统一了今山东北部、河北西南部的诸夏族小国和莱夷等少数民族,今河北东北部的一些小国和令支、孤竹等少数民族为燕国所并,晋国兼并了赤狄、白狄和“伊洛之蛮”等少数民族。这说明当时(   )
    A . 分封制的实施扩大了周朝疆域 B . 民族交融加剧了华夷之争 C . 诸侯争霸战争推动了民族交融 D . 分裂割据引发了争霸战争
  • 2. (2021·广州模拟)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无官爵封邑而富比封君的人)……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这反映了当时(   )
    A . 平民政治地位显著提高 B .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 . 土地兼并得到有效抑制 D . 经济发展引发社会结构变动
  • 3. (2022高一上·重庆期末) 唐太宗听到前线打败突厥的捷报,喜不自胜地说:当年先皇起兵,必须拉拢与隋炀帝和亲的突厥,向其君长称臣,允诺日后与之互市,以获得其兵马粮秣之助,攻入京师,建立我朝。如今,我军击败突厥,生擒其君,可算为国雪耻。这反映了唐朝初年(   )
    A . 民族政策较为灵活 B . 北方民族关系紧张 C . 军事实力非常强大 D . 国家疆域得到扩展
  • 4. (2021·广州模拟) 明朝中期,王守仁提出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为私欲所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由此可知,王守仁的“致良知”(   )
    A . 蔑视理学权威教条 B . 通过格物致知以明理 C . 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D . 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 5. (2021·广州模拟) 明末清初的鉴赏指南列举了许多值得收藏的外国商品,西方的时钟、眼镜、烟草瓶和西洋缎子等在上层社会很受欢迎。到了18世纪,来自俄国和北美洲的毛皮制品在中国也风靡一时。这种现象表明当时中国(   )
    A . 受正在形成中的世界市场影响 B . 手工业水平被西方超越 C . 政府并不排斥民间的外贸往来 D . 朝贡贸易重新焕发生机
  • 6. (2021·广州模拟) 1906年,慈禧发布懿旨,“各国之所以富强者,实由于实行宪法,取决公论,君民一体,呼吸相通,博采众长,明定权限,以及筹备财用,经划政务,无不公之于黎庶”。慈禧旨在(   )
    A .   抵制革命势力的发展 B . 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C . 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 D . 稳定清朝统治秩序
  • 7. (2021·广州模拟) 1933年1月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当时上海的娱乐场所共计207处,其中跳舞场39处、电影院37处、书场22处、弹子房14处、地方戏院20处、京戏院3处、票房29处、公园6处、运动场8处、高尔夫球场7处、游戏场5处、话剧场2处、其他占15处。这反映出(   )
    A .   上海丢掉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B . 上海的社会生活已经完全西化 C . 东西方文化在上海并行不悖 D . 国民政府已失去上海的控制权
  • 8. (2021·广州模拟) 下图反映的是1937—1945年中共党员发展状况(单位:万人)。据此判断,这一时期(   )

    A . 土地革命取得了巨大成果 B . 中共抗战方针赢得人民支持 C . 国共合作壮大了中共队伍 D . 中共敌后战场成为主要战场
  • 9. (2021·广州模拟) 下图为创作于1950年的木版年画——《我们的老英雄回来了》。这一作品(   )

    A . 赞扬了工人社会主义建设热情 B . 体现了现代主义艺术的新风格 C . 展现了无产阶级的时代新风貌 D . 表达了人民对公私合营的拥护
  • 10. (2021·广州模拟) 厉以宁在《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中说道:“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两种历史分期的史实依据不包括(   )
    A . “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 B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D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 11. (2021·广州模拟) 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律规定,凡被外籍人解放的奴隶,称为外籍解放自由人,不能在罗马城及其周围100里以内居住,违者将被没收财产,永远罚为奴隶,不得再被解放。而《民法大全》规定奴隶一经解放,成为自由人,享受与生来自自由人的相同权利。这说明(   )
    A . 罗马法体系最终完善 B . 罗马妇女境况得到改善 C . 罗马自由权主体扩大 D . 罗马法废除了奴隶制度
  • 12. (2021·广州模拟) 罗莎·卢森堡认为:“资本主义是第一个自己不能单独存在的经济形态,它需要其他的经济形态作为传导体和滋生的场所。”这一观点可以用来说明(   )
    A .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B . 工业革命出现的必然性 C . 殖民扩张的经济必然性 D . 启蒙运动出现的必然性
  • 13. (2021·广州模拟) 到1910年,普鲁士多数要职仍被贵族占据。在国家级官员方面,11名国务大臣中,有7名出身贵族;在地方12位省长中,有11人出身贵族。据此可知(    )
    A . 德国议会对君主的限制流于形式 B . 贵族精英的特权在政治上得以延续 C . 新贵族与资产阶级有共同的要求 D . 权力相对集中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 14. (2021·广州模拟) 欧美某一时期的文化“要打破幻想与现实的界限,在解放的旗帜下发泄自己生命的冲动。它扬言要嘲弄资产阶级的假正经,它宣称代表着新潮和勇敢,实际上只会嘶哑着嗓子反复叫喊”。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   )
    A . 注重深入地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B . 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C . 由对神的虔诚转向对理性的崇尚 D . 表现出对传统价值观的反叛性
  • 15. (2021·广州模拟) 1929—1932年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生产资料生产年均增长28.5%,消费品生产年均增长达11.7%,比西方国家高得多。这说明苏联(   )
    A .   更重视改善民众生活 B . 已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C . 计划经济具有优越性 D . 应对经济危机措施得力
  • 16. (2021高二下·重庆期中) 在21世纪初,占全球人口85%却只拥有世界收入39%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化日益不满,但是最近几年,一些以美国为首的当初制定了全球化规则的发达国家也加入到反全球化的行列中。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全球化(   )
    A . 是经济发展的双刃剑 B . 不符合世界发展趋势 C . 已打破了原有的规则 D . 加剧世界性利益失衡
二、非选择题:
  • 17. (2021·广州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表是《水浒传》部分引文

    引文

    出处

    嘉佑三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复会百官计议。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989﹣1052年)。

    《水浒传》楔子

    (宋江)清晨醒来较早,出来街上从县前过时看到了一盏明灯,仔细一看是卖汤药的王公来到县前赶早市,宋江撒谎道:“便是夜来酒醉错听更鼓”。

    《水浒传》第二十回

    卢员外攻打东昌府,因遇没羽箭张清,吃了败仗。宋江前去助战,被张清用石子打中一十五员大将。

    《水浒传》第七十回

    燕青和李逵入东京城看灯,两个手厮挽着,正投桑家瓦来。来到瓦子前……李逵定要入去。

    《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回

    材料二:中国自汉武帝开始启用年号,并以年号纪年,此后皇帝即位都要改变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改元,如汉武帝改过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1056年9月,宋仁宗废止了使用两年的年号“至和”,启用第九个年号“嘉祐”,直至嘉祐八年宋仁宗病逝。

    ——据《中国历代帝王世系与年号总表》

    材料三:东昌府,元东昌路,直隶中书省,洪武初为府。领州三,县十五。东距布政司二百九十里。

    ——据《明史·地理志》卷四十八

    1. (1) 从材料一中任意提取两条历史信息加以阐释。
    2. (2) 综合上述材料,评析《水浒传》的史料价值。
  • 18. (2021·广州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上半期,随着启蒙运动从英、法向整个欧洲的扩散,德国思想文化界的精英们也汇入启蒙运动的洪流之中。但是,德国的启蒙运动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为:一方面,它高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思想大旗,从迷信和传统中解放出来;另一方西,它还针对德国分裂落后的现状,将启蒙运动的理性思考与民族情感融合起来,在宣扬理性等启蒙观念的同时,伴之以浓烈的民族情感,最终形成了启蒙思想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共生。由于这一特点,启蒙运动在德国成长的过程也成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过程,它不仅构成了德意志民族的自信,而且最终催生了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

                   ——摘编自邢来顺《德国贵族文化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材料二: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过去”与“现在”不断交互和彼此制约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并于甲午后初步形成的。为救亡图存,维新派主张“满汉平等”,“合举国之民心”;立宪派主张“合族救国”;民国后,孙中山将“驱除鞑虏”转变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使世界强国不敢轻视中国”。晚清中国思想界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流动局面,但剖析各种思潮,不难发现民族主义贯穿其中。

                           ——摘编自俞祖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类型及主导价值》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文化民族主义”的内涵,并分析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时代背景。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形成过程的特点,说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对民主革命、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
  • 19. (2021·广州模拟) 以下是美国总统的人权外交言论摘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23年门罗的国情咨文

    “美洲大陆由于其自由和主权地位,从现在起不应成为任何欧洲国家实行殖民化的对象……我们不干预任何欧洲国家的内部事务,也不想干涉欧洲的殖民地。我们也不能坐视欧洲国家对我们南方各兄弟国家的干涉”

    1918年威尔逊在国会的演讲

    “为民主而战”,提出“十四点计划”,包含了一系列外交原则,以及建立国际联盟等战后世界秩序构想,认为“世界和平的方案,就是我们的方案,唯一可行的方案”

    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咨文

    “共产主义危害着自由世界和美国的安全,美国有责任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全世界的自由人民期待我们支持他们维护自由”

    1976年卡特在国会发表的咨文

    “我们必须承担对人权的绝对责任……由于我们是自由的,我们不能漠视其他地方的自由的命运,我们的道德感指引我们偏爱那些尊重个人人权的社会”

    ——据《美国“人权外交”的历史演变》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背景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 20. (2021·广州模拟)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前期,官员因没有固定的俸禄制度而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各官员之间的收入严重不平衡。地方官员截断官物、搜刮掠夺、经商射利,甚至为了牟取暴利“逼民假贷”,严重危及统治。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孝文帝开始“置官班禄”,施行“以品第各有差”的俸禄制度。孝文帝保留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之制,同时又具体和细化了官品的区分,形成了五大阶梯的官俸差别。这一时期以帛计俸,按季发放,中央官员除了获得绢帛,中央财政还会给他们供给食物,如酒、肉、谷物等。地方官员则享受“随近给公田”和“依户给俸”的待遇,即伴随均田制的推行而实行公田制度。孝文帝的俸禄改革达到了“厘整时务”的功效。

    ——摘编自徐研《俸廉关系之辨——北魏官员俸禄制度及其监察机制的探析》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俸禄改革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俸禄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 21. (2021·广州模拟)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战胜利、联合国建立,这两件相关的大事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人类积累了经验教训,在不断反思和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中获得进步。提到联合国创建,人们总是最先提到《大西洋宪章》,当时就提出建立战后国际合作组织的构想。1942年元旦,正在讨论对轴心国作战的26个同盟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为避免让人联想到纵容法西斯侵略的国际联盟,与会国未使用“联盟”一词,首次使用了“联合国”一称呼。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时,召开雅尔塔会议基本确立了联合国的基本框架与原则。1945年10月24日,参加旧金山会议的51个国家代表,经过长期艰难的谈判,最终签署了《联合国宪章》,一个新的国际组织终于诞生了。联合国建立初期被美国操纵,更多的体现了美国称霸全球、主导世界的战略意图,随着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联合国也逐渐走上改革之路。时至今日,联合国至今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保护环境等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安格《世界知识·联合国的建立》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建立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建立的影响。
  • 22. (2021·广州模拟)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面对“外夷"强凌的时势,龚自珍产生了抵御外侮的爱国主义思想。他和林则徐、黄爵滋一起主张严禁鸦片,建议林则徐赴广东禁烟,“火器宜讲求”,“多带巧匠”,“修整军器”。并申明这场反侵略自卫战争的正义性质:“此驱之,非剿之也”,“此守海口,防我境,不许其入”,而不是畏缩颟顸之流诬蔑的“开边衅”。龚自珍对鸦片战争的发展态势很有预见,据记载,直隶总督上奏请裁撤天津水师,“谓无所用,岁计费且数十万,上可其奏”。龚自珍闻知,急上书万言,“言不可撤状”,但不为所用。两年后,英国军舰果然北上攻打天津,“人始服其先识”。龚自珍对西北边疆也十分关注,曾协助历史地理学家程同文、徐松修撰《会典》“理藩院”一门,在研究西北山川地理、部落源流的基础上,较早地提出在新疆设省,开垦移民,防止外国殖民者入侵。龚自珍的早逝,使他的抵御外侮爱国主义思想在政治思想内容中未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龚自珍爱国主义行为的重要体现。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龚自珍在鸦片战争前后的爱国实践。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