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厦门市2021届高三历史3月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24 浏览次数:184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 (2021·厦门模拟) 西周时期的社会伦理关系一般适用于同族和亲戚;春秋时期,社会伦理关系不仅适用于宗族和亲戚,在血缘人伦外还增添了异邦、异族的“道路之人”。这一变化反映出春秋时期(  )
    A . 社会人员可自由流动 B . 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C . 儒家思想影响力扩大 D . 国家的地域化治理
  • 2. (2021·厦门模拟) 西汉时期,关于土地买卖的记载十分常见,达官贵人、豪强地主的土地大多由买卖而来,大商人和民间致富者所增加的土地更是由买卖而来的。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
    A . 均田制遭到破坏 B . 中央集权日益弱化 C . 自耕农经济衰退 D .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 3. (2022高二下·砚山月考) 隋代规定县丞和县尉“尽用他郡人”,又规定州县的主要属官“三年一代,不得重任”;唐太宗时有“叔父兄弟不许同省为郎官”的惯例,唐朝规定父为宰相,子即不能为谏官。隋唐的这些规定旨在(   )
    A .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 . 保证政权运行稳定 C . 杜绝地方吏治腐败 D . 完善人事任免制度
  • 4. (2021·厦门模拟) 北宋初年,私人讲学的书院大量产生,陆续出现应天府、岳麓、白鹿洞、嵩阳、石鼓等著名书院。但到北宋仁宗末年,朝廷直接向州学派出教授,削弱书院和县学,北宋前期较有影响力的书院全部消失。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
    A . 理学官方地位确立 B . 书院脱离社会需要 C . 地方官学得到发展 D .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5. (2021·厦门模拟) 表1所示为1375~1790年中国白银比价的变化。影响这一时期中国白银比价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

    表1

    时间(年)

    黄金(两)

    白银(两)

    1375

    1

    4

    1385

    1

    5

    1397

    1

    5

    1413

    1

    7.5

    1481

    1

    7

    1573~1620

    1

    7~8

    1628~1644

    1

    10

    1662~1700

    1

    10

    1790

    1

    15

    A . 政府赋役征银的推动 B . 商业税成为政府的主要税源 C . 王朝更迭造成市场动荡 D .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优势
  • 6. (2021·厦门模拟) 1893年,郑观应在谈到《万国公法》时指出,“公法者,万国之大和约也”,国内士人要理解并接受《万国公法》,就需要完成从把中国视为天下到视为万国之一国的转变。这反映出郑观应(   )
    A . 注重政治制度变革 B . 突破了传统华夷观念 C . 强调中体西用理论 D . 主张建立法治化国家
  • 7. (2021·厦门模拟) 20世纪初,御史萧丙炎指出:“各省办理地方自治……乡绅中公正廉明之士,往往视为畏途,而劣监刁生,运动投票得为职员及议员与董事者,转居多数。”多数劣监刁生,平日不谙自治章程,“逞其鱼肉乡民之故技,以之办理自治”。据此可知,当时的地方自治运动(   )
    A . 促进了地方绅权急剧膨胀 B . 阻碍了城乡之间人才流动 C . 加速了清末统治秩序瓦解 D . 引发了地方士绅严重分化
  • 8. (2021·厦门模拟) 图1所示为1904~1918年福建关税收入占全国税收总额百分比的变化情况。据表可推知,这一时期的福建(   )

    图1

    A . 对外贸易额呈下降的趋势 B . 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C . 政府对经济扶持力度不够 D . 受欧美列强的侵略加剧
  • 9. (2021·厦门模拟) 1940年,国民政府颁布《抗敌殉难忠烈官民祠祀及建立纪念坊碑办法大纲》,对人祀、公祭、管理等做出详细规定,明确各项人祀规则,以往烈士对象仅涉及“官兵”,新“办法大纲”则明确包括人民,删除以往“剿赤”类条文。国民政府这些举措(   )
    A . 适应了全民族抗战的要求 B . 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 . 旨在维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D . 加强了对意识形态的控制
  • 10. (2021·厦门模拟) 图为1955年新中国的宣传画——《用新的成绩来庆祝祖国的节日!》。该作品(   )

    A . 继承了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 . 构建了工业化建设的新风尚 C . 记录了三大改造的历史场景 D .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创作精神
  • 11. (2021·厦门模拟)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的文章,提出要研究生动的实际生活,研究在新的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该文章被一些人指责为“砍旗”,但却得到了邓小平的支持,他赋予了这场讨论超越一般理论观点争论的意义。该讨论的意义在于(   )
    A . 破除了人们关于计划与市场的纠缠 B .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体系走向成熟 C . 促进了人们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D .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 12. (2021·厦门模拟) 古代雅典鼓励公民充当公共利益诉讼的起诉者,被告若被判有罪,受到罚款或财产充公的处罚,原告可以获得罚款的一部分作为奖励,这一举措旨在(   )
    A . 强化对执政者的监督 B . 维护公民个人的正当利益 C . 培育公民的城邦意识 D . 打破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
  • 13. (2021·厦门模拟) 15世纪,欧洲学者皮科认为上帝教导亚当:“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都被限制和约束在我们规定的法则范围之内,但是我们交与你一个自由意志,你不为任何限制所约束,可凭自己的自由意志决定你本性的界限。”由此可知,皮科的这些言论反映了(   )
    A .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B . 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C . 启蒙运动生而平等的理念 D . 基督教在欧洲影响的削弱
  • 14. (2021高三下·松原期中) 1776年,《常识》发表以后,约翰·亚当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最近两年所发生的变化实在惊人,(北美)各州居民的思想感情都彻底发生变化,“对君主的崇拜从未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如此彻底地从如此之多的人内心根除”。这表明当时北美(   )
    A . 独立战争催生了平等意识 B . 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 . 民众已抛弃了精英政治理念 D . 共和思想受到民众推崇
  • 15. (2021·厦门模拟) 1933年,苏共中央全会和中央控制委员会联席会议决定,国家“二五”计划时期的工业年均增长率目标是13%~14%,而“一五”计划时期是20%~21%。决定“主要强调的不是生产的数量增长,而是生产质量的改善和人均产出的增长”。这表明当时苏联(   )
    A . 试图解决工业化中的浪费问题 B . 已经放弃计划经济体制 C .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问题较突出 D . 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 16. (2021·厦门模拟) 图所示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近期世界经济发展的统计及预测。由图可知(   )

    A . 发达国家丧失经济竞争优势 B . 世界经济重心已经发生转移 C . 发展中国家经济竞争力增强 D . 经济全球化改变国际政治格局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
  • 17. (2021·厦门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2为20世纪30~40年代中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事年表。

    表2

    时间

    空间

    事件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抗战开始。

    1937年7月7日

    北平

    “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开始全面抗战。

    1939年9月

    波兰

    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开始。

    1940年8月

    中国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坚定中国抗战胜利的信心。

    1941年6月22日

    苏联边境

    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扩大。

    1941年12月7日

    美国夏威夷

    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1945年4~5月

    德国

    苏军攻占柏林,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结束。

    1945年9月2日

    东京湾

    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1945年9月9日

    南京

    中国战区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宏观解读材料信息,得出一条整体性的历史认识,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阐释充分,史实准确,表达清晰。)

  • 18. (2021·厦门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胜残去杀矣。”“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对于如何实现“无讼”,孔子提出的是一套为政以德、为国以礼、为政在人的治理方案,总体上是以德去刑。汉代一些地方行政司法官吏,在社会治理中,综合运用礼教、政教对社会的指引作用及刑罚对犯罪的禁止功能,综合治理,以达到最大限度地解决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的目的。例如:秦彭“准礼训人,不任刑罚,崇好儒雅,教明庠序”;东汉刘矩稍迁雍丘令,“以礼让化  之,其无孝义者,皆感悟自革。民有争讼,矩常引之于前,提耳训告,以为忿恚(愤怒)可忍,县官不可入,使归更寻思。讼者感之,辄各罢去。其有路得遗者,皆推寻其主”等。

    ——摘编自胡仁智《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儒家化及其历史启示》

    材料二

        罗马法是在古希腊自然法理念的感召下,经千余年的历史筛选而鼎立起来的传统私法文化之源。由于罗马法学家一开始就以自然法为指导,诠释着以市民法和万民法等为代表的法律法规,并亲历种种司法实践,在几个世纪中一贯以往。他们形成传统的诉讼指导、诉讼参与、撰写契据,解答司法实践中大量的现实问题,更使他们的解答常常必须被审判者所接受,直接作为判案依据,这大大推动了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加之罗马版图的日益扩大,对外交往日愈频繁,国内人际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法律的确认和处理已是罗马国家不可替代的必然手段,因此,罗马民间才靠着罗马法学家的活动成了有史以来的“法制帝国”。

    ——摘编自张蓉蓉等《罗马私法——自然法的法律表达》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代社会治理的发展,并作简要评析。
    2. (2) 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古罗马与中国古代在社会治理上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不同的原因。
  • 19. (2021·厦门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3  1700~1819年英国原棉进口总值统计(单位:万磅)

    时间

    1700年

    1720年

    1760年

    1780年

    1800年

    1819年

    总值

    139.6

    196.8

    235.9

    687.7

    5601.1

    14974

    表4   1780~1830年英国棉纺织品出口总值统计(单位:万磅)

    时间

    1780年

    1790年

    1802年

    1810年

    1820年

    1830年

    总值

    35.506

    166.2369

    726.4505

    1895.1994

    2253.1079

    4105.0969

    ——摘编自马瑞映、杨松《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棉纺织产业的体系化创新》等

    图4  1720~1800年英国纺织业发明数量及专利总数(单位:项)

    ——摘编自常悦、何朝安《近代英国的技术专利制度——从纺织技术的角度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三个图表中提取两条或三条具有逻辑关联的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信息准确,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 20. (2022高三上·厦门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神宗上台后,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派掀起了“熙宁兴学”改革运动,促进了北宋的教育改革。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就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提出“教、养、取、任”四项纲领,为“熙宁兴学”奠定基础。神宗年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在皇帝亲自干预下,用“三舍法”取士取代科举取士,学行卓优者可直接做官,还颁布了新的官方考试、讲经标准。熙宁六年(1073年),王安石设立经议局,并亲自主持撰修三经义,即《诗》《书》《周礼》。熙宁六年(1073年),在太医院的基础上,又设置专门的医学,分为方脉科、针灸科、肠科等项目,培养专门人才。“熙宁兴学”期间,中央政府还在地方设置学官负责地方各级教育,规定地方官员不得干涉,普设学田,扩充地方学校经费来源,促进州县学的长远发展。

    ——摘编自师克谦《从“王安石变法”探寻北宋教育改革的轨迹》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熙宁兴学”的主要措施。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熙宁兴学”对北宋教育发展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