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 | 关羽形象 |
魏晋南北朝 | 东汉末年名将,勇武、重义,傲慢自大、刚愎自用 |
两宋 | 统治者对关羽赐庙额、封王;关羽的祠庙在全国各地兴起;南宋人对关羽忠义、英勇的形象特质进行了多方渲染;关羽故事在话本、戏曲杂剧中大量出现,刚勇、忠义、儒雅是关羽形象的主要特征 |
明清 | 元明之际,罗贯中将关羽形象定格在《三国演义》小说中 |
统治者先后加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三界代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 |
在民间逐渐成为一个禳(消除)灾祈福之神,受到百姓的顶礼膜拜 |
经商 | 去乡镇企业 | 读书上大学 | 去大城市打工 | 继续种田 | 其他 | |
如果有机会选择工作,你将选择 | 35.2 | 14.1 | 31.8 | 2.7 | 8.5 | 7.7 |
我国监察制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秦汉初步建立。汉朝在中央设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以察举官吏违法为职责。汉武帝时,开始在地方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隶属于御史台,负责监察郡县。
唐朝的监察制度,在总结汉以来监察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成熟和定型的“一台三院”监察体制。御史不仅是察吏之官,也是“掌律令”之官,无论治吏与明法都与御史密切相关。首先,“察官人善恶”,使监察的覆盖面扩展到所有的官僚;其次,将户口、赋役、农桑、库存等经济指标列为监察的内容,显示对经济监察的重视;最后,司法监察已成为监察的重点,皇帝派出巡按地方的监察御史多奉命察大案、要案、冤案。除《监察六法》外,皇帝对御史每次巡行的监察重点都作出明确的指示。
元代有完善的监察制度,中央御史台承唐制,地方上独创行御史台。明朝监察制度最为完备,把所有官员都置于严密监控之下。清朝的监察制度大体沿袭明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监察体系。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 |
主张 |
李鸿章 |
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至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之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家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
张之洞 |
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 |
康有为 |
“中国之国魂者何?曰孔之教而已。”“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用在与时进化。”“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 ——《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
梁启超 |
中国学人之大弊,治中学者则绝口不言西学,治西学者亦绝口不言中学。此两学所以终不能合,徒互相诟病,若水火不相入也。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体用不备,安能成才? ——《清代学术概论》 |
陈独秀 |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目不暇接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
李大钊 |
中西文化为“静”、“动”文明……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东方之道德在个性灭却之维持,西方之道德在个性解放之运动……东方想望英雄,其结果为,专制政治,有世袭之天子……西方依重国民,其结果为民主政治” ——《东西文明根本之差异》 |
1750—1937年世界制造业生产的百分比分布(%)
国家 |
1750年 |
1870年 |
1913年 |
1937年 |
美国 |
0.1 |
23.3 |
35.8 |
32.2 |
德国 |
2.9 |
13.2 |
15.7 |
10.7 |
英国 |
1.9 |
31.8 |
14.0 |
9.2 |
法国 |
4.0 |
10.3 |
6.4 |
4.5 |
俄国 |
5.0 |
3.7 |
5.5 |
18.5 |
其他国家 |
85.1 |
17.7 |
24.6 |
24.9 |
——HJ哈巴库克MM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