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 | 向两支各盛有5mL0.1mol•L-1KMnO4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0.1mol•L-1H2C2O4和0.01mol•L-1H2C2O4 , 观察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
B | 比较NaHSO3溶液中c( )和c(H2SO3)大小 | 在pH试纸上滴2~3滴NaHSO3 溶液,测pH |
C | 验证I-与Fe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 向5mL0.1mol•L-1KI溶液中加入10mL0.1mol•L-1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 溶液 |
D | 验证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 | 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溶液变黄色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已知:反应时强烈放热;过量氧化剂会将环己醇氧化为己二酸。
物质 | 相对分子质量 | 沸点/℃ | 密度/(g∙cm-3 , 20℃) | 溶解性 |
环己醇 | 100 | 161.1 | 0.9624 | 能溶于水和醚 |
环己酮 | 98 | 155.6 | 0.9478 | 微溶于水,能溶于醚 |
实验步骤:
I.配制氧化液:将5.5g重铬酸钠配成溶液,再与适量浓硫酸混合,得橙红色溶液,冷却备用。
II.氧化环己醇:向盛有5.3mL环己醇的反应器中分批滴加氧化液,控制反应温度在55~60℃,
搅拌20min。
III.产物分离:向反应器中加入一定量水和几粒沸石,改为蒸馏装置,馏出液为环己酮和水的混合液。
IV.产品提纯:馏出液中加入NaCl至饱和,分液,水相用乙醚萃取,萃取液并入有机相后加入无水MgSO4干燥,水浴蒸除乙醚,改用空气冷凝管蒸馏,收集到151~156℃的馏分2.5g。
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器的名称是;控制反应温度在55~60℃的措施除分批滴加氧化液外,还应采取的方法是。
②温度计示数开始下降表明反应基本完成,此时若反应混合物呈橙红色,需加入少量草酸,目的是 。
已知:Sb2O3难溶于H2SO4;Bi2Oз+2H2SO4=2Bi(OH)SO4↓+H2O。
回答下列问题:
②温度对铜浸出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工业浸出时一般选择70℃~80℃,温度过低时铜浸出率低的原因是;
②写出SbCl3水解生成SbOCl的化学方程式:;
①钛涂层柱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若“铜浸出液”中含铜92.16g·L-1 , 选择合适条件进行旋流电解。取电解后溶液25.00mL,加入足量KI溶液充分反应,以淀粉为指示剂,用0.1000mol·L-1的标准液Na2S2O3滴定,反应为:2Cu2++4I-=2CuI↓+I2、I2+2 =2I-+ ,消耗18.00mL标准液。旋流电解铜回收率是。(用质量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II.CO2(g)+H2(g)=CO(g)+H2O(g) ΔH2=+41.2kJ·mol-1
III.CO(g)+2H2(g)=CH3OH(g) ΔH3=kJ·mol-1
①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50%,反应体系总压为pPa,该温度下反应III的平衡常数Kp=Pa-2(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
②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起始H2的物质的量,平衡时CH3OH(g)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n=mol;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CO转化率最大的是(填字母)。
T(K) |
催化剂 |
CO2转化率(%) |
甲醇选择性(%) |
543 |
Cat.1 |
12.3 |
42.3 |
543 |
Cat.2 |
10.9 |
72.7 |
(甲醇选择性指生成甲醇的CO2在CO2消耗量中占比)
543K时,催化剂对反应II的催化效果比对反应I的好,试用碰撞理论解释其原因。
①配合物中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的是;
②1,2,4-三氮唑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含σ键数为个;
③ 的空间构型为。
六棱柱底边长为apm,高为cpm,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铁原子半径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NA为。(列出计算式即可,sin60°= )
已知:CH3COOH+SOCl2→CH3COCl+SO2+HCl
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子中含有2个苯环且每个苯环上都有2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产物都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