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文献记载 | 备注 |
景帝前元元年(前156年) | 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给遗匈奴,遣公主,如故约。 | 《史记·匈奴列传》 |
安帝永初中(110年) | 鲜卑大人燕荔阳诣阙朝贺。邓太后“令止乌桓校尉所居宁城下,通胡市”。 | 《后汉书·乌桓鲜卑传》 |
初平元年(190年) | 刘虞“劝督农植,开上古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 | 《后汉书·刘虞传》 |
材料 “西汉大规模人口迁徙”史料整理
年代 |
迁徙情况 |
史料出处 |
高帝九年(公元前198年) |
迁楚国和齐国贵族昭、屈、景、怀、田10余万人于关中。并把迁吏2000石、巨富者和豪杰于长安周围的皇帝陵园规定为定制。 |
《汉书》:《高帝纪下》 《刘敬传》、《地理志下》 |
景帝五年(公元前152年) |
募民迁阳陵。 |
《汉书•景帝传》 |
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 |
迁郡国豪杰及家资在300万以上者于茂陵。 |
《汉书•武帝纪》 |
武帝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 |
迁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云阳。 |
|
昭帝始元三年(公元前84年) |
募民迁云陵。 |
《汉书•昭帝纪》 |
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 |
募郡国吏民家资在百万以上者迁平陵。 |
《汉书•宣帝纪》 |
宣帝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 |
迁官吏2000石、列侯及家资在百万以上者于杜陵。 |
|
成帝鸿嘉二年(公元前19年) |
迁郡国豪杰家资在500万以上共5000户于昌陵。 |
《汉书•成帝纪》 |
——摘编自彭卫《古道侠风》(龙蛇沧桑•汉代卷)
材料
邹平地区开展乡村建设运动,得到了山东省政府的支持。他以其对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独特认识,借鉴西方近代化中团体组织、科学技术的优长,提出了一整套社会改造的构想,涉及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其中"改造旧文化,创造新文化”和建设乡 农学校,是他乡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实践载体,这与他将近代中国和农村衰败的根源归结为“文化失调”有关。除此之外,他也重视知识分子与乡贤在组织、领导和参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崇尚贤智”成为乡农学校运作的基本原则。梁漱溟主持的这次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总体来说收效甚微,在日本全面侵华的冲击下戛然而止。
——摘编自《文化失调、组织再造与乡村建设》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要求:表述成文、逻辑严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历史演进的动力系统,由总动力机制和分动力机制构成。总动力机制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小农改造机制。根源于此,又产生了两大分动力机制,即生产力——技术进步机制和生产关系——制度创新机制)
——摘编自蒋永穆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演进动力探析》
请选择一组动力机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
有学者把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归纳成为 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互动理论,基本模型如图所示。
——摘编自钟义信《社会动力学与信息化理论》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模型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模型中两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模型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模型,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