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左侧试管比右侧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 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 |
B. | 左侧棉花变为橙色,右侧棉花变为蓝色 | 氧化性:Cl2>Br2> I2 |
C. | U形管左端液面下降,右端液面上升 | NH4NO3溶解吸热 |
D. | 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 | 甲烷与氯气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
已知部分信息如下:
①辉锑矿(除Sb2S3外,还含有砷、铅、铜的化合物和SiO2等);
②浸出液主要含盐酸和SbCl3 , 还含SbCl5、CuCl2、AsCl3和PbCl2等杂质;
③常温下,Ksp(CuS)=1.0×10-36 , Ksp(PbS)=9.0×10-29。
回答下列问题:
“酸浸”过程中Sb2S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脱氢法:CH3OH(g)⇌ HCHO(g)+H2 (g) ΔH1=+92.09kJ·mol -1
氧化法:CH3OH(g)+1/2O2(g)⇌HCHO(g)+H2O(g) ΔH2
脱氢法制甲醛,有利于提高平衡产率的条件有 (写出一条)。
历程i :CH3OH→·H+ ·CH2OH 历程ii :·CH2OH→·H+ HCHO
历程iii:.·CH2OH→3·H +CO 历程iv:·H+·H→H2
如图所示为在体积为1L的恒容容器中,投入1mol CH3OH,在碳酸钠催化剂作用下,经过10min反应,测得甲醇的转化率(X)与甲醇的选择性(S)与温度的关系(甲醛的选择性:转化的CH3OH中生成HCHO的百分比)。回答下列问题:
①600℃时,前10min内甲醛的平均速率为v(HCHO)=
②从平衡角度分析550℃- 650℃甲醇生成甲醛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的原因为;
③反应历程i的活化能(填“>”“<” 或“=”)CH3OH(g)⇌HCHO(g)+H2(g)活化能。
④650℃- 750℃反应历程ii的速率(填“>”“<” 或“=”)反应历程iii的速率。
某甲醛气体探测仪利用燃料电池工作原理,b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①从结构角度分析,阿罗明拿中的NH4+与氨分子的相同之处为,不同之处为。(填标号)
A 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B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C 立体结构
②阿罗明拿中1个(NH4)3C19H8(OH)3(COO)3单元的C—Oσ键总数为个。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 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则阿罗明拿中苯环的大π键应表示为。
③图2中虚线代表氢键,其表示式为(NH4+)N-H---O(COO-)、、。
步骤1:配制0.5mol·L-1 MgSO4溶液和0.5mol·L-1 NH4HCO3溶液。
步骤2:用量筒量取500mL NH4HCO3溶液于1000mL三颈烧瓶中,开启搅拌器。温度控制在50℃。
步骤3:将250mL MgSO4溶液逐滴加入NH4HCO3溶液中,1min内滴加完后,用氨水调节溶液pH到9.5。
步骤4:放置1h后,过滤,洗涤。
步骤5:在4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h,得碳酸镁晶须产品(MgCO3·nH2O n=1~5)。
①步骤2控制温度在50℃,较好的加热方法是。
②步骤3生成MgCO3·nH2O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步骤4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称量1.000碳酸镁晶须,放入如图所示的广口瓶中加入适量水,并滴入稀硫酸与晶须反应,生成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在室温下反应4~5h,反应后期将温度升到30℃,最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测得CO2的总量;重复上述操作2次。
①图中气球的作用是。
②上述反应后期要升温到30℃,主要目的是。
③测得每7.8000g碳酸镁晶须产生标准状况下CO2为1.12L,则n值为。
实验编号 |
1 |
2 |
3 |
4 |
消耗H2O2溶液体积/mL |
15.00 |
15.02 |
15.62 |
14.98 |
①H2O2溶液应装在(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计算出菱镁矿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①1mol D能与足量 NaHCO3反应放出2mol CO2
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四组峰
K经过多步反应最终得到产物P:
①K→L的化学方程式。
②写出M的结构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