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唐太宗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②唐太宗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③武则天不拘一格,重用人才
④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 “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
选项 | 历史史实 | 历史结论 |
A | 战国时期,秦国修建都江堰 | 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国家 |
B | 秦朝修筑万里长城 | 秦朝疆域不断扩展,空前辽阔 |
C | 明朝修建长城 | 抵御了北方蒙古族的南下骚扰 |
D | 明朝营建故宫 | 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
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争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 | 清朝在伊犁、吉林、黑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等地设立将军, 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在清朝辽阔的疆域上, 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 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
多民族国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材料一: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材料二: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下)
材料三: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
材料四: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句话意思是说,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材料一: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
材料二: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
材料三: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三宝”命名的,如泰国有“三宝塔寺”“三宝城”,马来西亚有“三宝镇”,马六甲有“三宝庙”, 爪哇有“三宝庙”“三宝井”“三宝洞”,新加坡有“三宝山”。
材料四:清初规定:出海商船所带的货物不能超过500石,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外商不得在广州自由出入,... 凡外来的一切人员、船只、货物及缴纳等事宜皆由政府委派的人员担保。
材料五:明清时期中外交往的部分史实
明朝中期 | 戚继光抗倭 |
1553年 |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
清朝初年 | 郑成功收复台湾 |
17世纪中期 | 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 |
任务一[看图排序 明确时空]
图一:李清照 图二:京剧脸谱 图三:《窦娥冤》 图四:《三国演义》 图五:李白
任务二[阅读材料 历史解释]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论》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任务三[分类整理 归纳概括]
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
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尤其是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
《水浒传》 | 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 |
《牡丹亭》 | 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评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
《红楼梦》 | 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 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
《本草纲目》 |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天工开物》 | 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住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
《农政全书》 |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 |
任务四[构建联系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