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言论 | 出处 |
礼者,理也,文也。理者,实也,本也。文者,华也,末也 | 程颐、程颢《二程集》 |
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所损益,不过文章制度小过不及之间,而其已然之迹,今皆可见 | 朱熹《论语集注》 |
盖天理只是人事中之理,而具于心者也。天理在中而着见于人事,人事在外而根于中。天理其体而人事其用也 | 陈淳《北溪字义》 |
表2
“肯定南京建都”说 | 南京为六朝古都,龙盘虎踞,易守难攻,是建都的理想之地;南方经济发达,物产丰富,建都南京便于筹粮筹款,在经济上打击清延;借助于有利地形,可长驱东下,迅速占领江南,立稳脚跟,建立革命的根据地 |
“否定南京建都”说 | 推翻清朝是革命的终极目的,定都天京给清延以喘息机会;在军事上尚未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前,就勿忙建都,同时进行北伐和西征,分散了兵力;太平军易被“固守天京”所羁绊,影响了作战进程;较早定都,易滋生保守,享乐思想 |
材料一:早在距今七千年前,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已出现了发达的稻作文化。黄河流域先秦时代比今天温暖,宜种稻的下隰地较多。《史记.夏本记》《豳风●七月》《小雅.甫田》《白华》周颂.丰年)等都有多地种植水稻的记载。先秦时代北方产稻地区比现在更广,但种植面积却不大,在黄河流域的作物构成中,稻比不上栗的地位。稻和梁都是珍贵的食品,稻大多是用来酿酒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人口南迁,为稻米种植带来勃勃生机。跟随北方移民一起南下的,还有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这些技术与南方的湿润气候与丰厚土壤一拍即合,大片蛮荒之地变成万顷良田。经过隋、唐、五代到宋朝的不断经营和开发,江南的稻米逐漸成为维系国力的最重要因素。
——-摘编自文慧《稻米传奇》
材料三:大约3000年前开始,稻米从中国出发,向北传递到朝鲜,向南影响至越南,2000年前东传到了日本。中国稻米穿越崇山峻岭、漂洋过海,随后陆续传播到西亚、欧洲等地,最终形成了日本学者渡部忠世所说的“稻米之路”。
——摘编自文慧《稻米传奇》
材料一:1901年,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指出:“兴学育才,实为当务之急”。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规定了各级学堂的办学要求,在坚持“忠孝为本”的前提下,将培养爱国奋发之心作为中小学堂教育的重要目标。清末各科教科书中,由日本人编辑、后译为中文的教材,占到20%左右。罗振玉说:“以吾国之史,吾人不能作而他人作之,是可耻也,不耻不能作,而耻读他人所作之书,其为可耻,孰过是也?故序而重刊之,世之君子以览观焉。”梁启超也说:“本国人于本国历史,则所以养国民精神,发扬其爱国心者,皆于是乎在,不能以此等隔河观火之言充数也。”
——摘编自刘超《清末中国历史教科书编写研究》
材料二:
表3
教科书 |
书籍简介及部分内容 |
《最新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 |
“中国第一本新式通史”。“以发明今日社会之原为主”,运用西方社会进化史观,分上古、中古、近古三大阶段叙述中国历史 |
《蒙学中国历史教科书》 |
“国与国文明相等,各不能肆膨胀之力,于是均以帝国主义,日益经营组织于和平之中,吸彼文明,导我进步,故交通者,无形之竞争、国力消长之枢鑰也。” |
《中国历史》 |
“自秦汉而降,进化之速极迟,虽谓中国人气质,有是古非今、尊中贼外、保守照例、傲慢自大等病,然其最大之原因,未始非沉沦于专制政治之黑暗时代,而结成此腐败不堪之秽录也。” |
《中国历史教科书》 |
“性质温良,体格端正,夙有政治道德之思想,脱野蛮之俗最早,创开中国之文明者也” |
近代前期国人编写的历史教科书
材料一:表4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制宪会议颁布的资产阶级民主和人权的相关法律。
表4
内容 |
出处 |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和反抗压迫;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1789年) |
年满25岁的男子为公民,年缴纳直接税达3个工作日工资者享有选举权,称“积极公民”;不纳税者或纳税低于这一数额者无选举权,称“消极公民” |
《1791年宪法》 |
材料二: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放宽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增加城乡选民人数,全国选民约增加30万,由1831年的51万增加到81万,约占全国成年人口的8%,工商业资产阶级的代表进入了议会,从土地贵族手里争到了部分政治统治权。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材料三:杰克逊总统实行强迫印第安人西迁的政策....印第安人在迁徙中约减少了1/3的人口。美国的大陆扩张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的坟场上的。
——-摘编自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评析资产阶级的人权和民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材料:从1949年到1956年,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而此时党的干部数量十分有限。为此,党有计划地大量挑选优秀产业工人、学生、旧知识分子、农民和解放军中的优秀分子,通过训练改造,提高其政治、文化和业务素质,并将其分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去。同时,党破除干部选拔任用中的错误认识,依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大胆提拔使用新生力量。此外,我党还注意选拔任用非党干部、妇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这一时期,县以上各级领导干部中,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党干部比重都有所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党政干部选拔任用管理体制不断理顺、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优化。
——摘编自郝玉明《党政干部选拔任用70年:制度演进与改革成效》
材料:1973年,美国尼克松政府推出“欧洲年”计划,建议美国和西欧拟订新的大西洋宪章,陈述共同的目标;在防务、贸易和东西方关系上协调各自的政策;旨在利用军事优势和外交手段消弭欧洲一体化可能对自身霸权构成的威胁。在推行该计划的过程中,基辛格企图利用“联系”原则与英美“特殊关系”迫使欧共体就范。但事与愿违,来自美国的外在挑战反而激活了欧洲的政治一体化进程,后者据理力争,第一次“用一个声音讲话”,对美国的计划进行了大力抵制。虽然在英国的斡旋下,美欧原本有望在实施“欧洲年”计划上达成妥协,但第四次中东战争与能源危机的爆发深化了美欧矛盾,并使“欧洲年”计划变成“一纸难以兑现的账单”。
——摘编自梁军《“从未有过的年代”:基辛格“欧洲年”计划中的美英外交考察》
材料:苏天爵(1294-1352年),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其父亲以吏起家,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苏天爵自幼博览群书,史学、文学功底深厚。1331年,苏天爵首次任监察官,奉命到湖北道虑囚,重新审查狱中囚犯的罪状。他行程数千里,复审狱囚达数百人之多,经过他的认真复查,数百起错案、冤案得以纠正。1332年,苏天爵任中央御史台监察御史。他上疏奏章多达45本,直陈官场淫靡之气和腐败现象,弹助罢免了包括皇亲国威在内的5个贪赃枉法的昏官庸吏。在此期间,苏天爵还选拔任用了109名品学兼优的人,但并没有给自己的儿子和其他亲属谋取官职。苏天爵曾先后两次出任肃政廉访使,经过他的努力,安徽、山东一带社会稳定,“宪纲大振,一道肃然”。苏天爵因其为官清廉,秉公执法而被称为“包公第二”“元代青天”。
——摘编自杨慧玲《苏天爵:“元代包公”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