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处理 | 检验 | |||
1 | 馒头屑 | 唾液2mL | 搅拌 | 37℃ 水浴10分钟 | 滴加碘液, 观察颜色变化 |
2 | 馒头屑 | 清水2mL | 搅拌 | ||
3 | 馒头块 | 唾液2mL | 搅拌 | ||
4 | 馒头屑 | 唾液2mL | 不搅拌 |
试管编号实验处理 | 1号试管 | 2号试管 |
加入淀粉液 | 2毫升 | 2毫升 |
滴加碘液 | 2滴 | 2滴 |
加入唾液 | ? |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
温度条件 | 37℃ | ? |
①1号试管“?”处应加入。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作用。
②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胃液是由胃腺壁细胞分泌的无色酸性液体。胃液中含有胃酸,胃酸在人体的消化吸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将无活性的胃蛋白酶原转化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其易于被消化吸收,促进胰液、胆汁和肠液的分泌。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以引起胃液分泌。下图是该过程的调节示意图。
健康人胃液的pH在0.9~1.5,胃液的pH不仅影响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还对伴随食物进入胃内的各类病菌的繁殖有影响。某医院对99位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胃液的pH及胃液中的病菌进行了检测,结果如表1:
分组 | 胃液的pH | 受检患者人数 | 胃液中检出病菌的人数及比例 |
A | ≤2.00 | 7 | 0 |
B | 2.0~4.0 | 13 | 3(23.1%) |
C | 4.0~6.0 | 26 | 17(65.4%) |
D | >6.0 | 53 | 45(84.9%) |
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并使人感觉不适,甚至造成消化性胃溃疡。胃溃疡患者由于胃粘膜遭受侵蚀慢慢失去对胃壁的保护,幽门螺杄菌和酸性物质进一步对其进行破坏,从而出现反酸、嗳气、打嗝、腹胀、胃疼甚至是胃出血等症状。
①科研人员对毛细淋巴管壁为“拉链状”突变体小鼠和正常小鼠进行了16周高脂饮食实验,他们发现,前者的体重和循环系统中的脂肪消化产物几乎没有增加。据此分析,图2中组的小鼠为实验中的突变组。
②脂肪的消化产物去哪了?科研人员收集两组小鼠等量的粪便烘干燃烧,发现突变组小鼠粪便燃烧释放的远高于正常组,由此推测脂肪的消化产物没有被吸收,而是随粪便排出。
③以上实验可以说明“拉链状”毛细淋巴管(选填“促进”或“抑制”)肠道对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