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联合考试...

更新时间:2021-11-24 浏览次数:1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50   分)
  • 1. (2023高一下·调兵山期末) 2020年9月23日,“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定宇回母校做报告,在报告中他动情地说:“我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为什么不让生活更丰满呢?正因如此,希望在大瘟疫肆虐的时刻,我能用残缺的身体燃烧出的微弱之光,疗愈世间的伤痛”!我们从中感悟到(      )

    ①方法论决定于世界观                        ②世界观指导人们的行为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                    ④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2. (2023高一下·调兵山期末) 当今时代,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趋势深入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必然会对我们的哲学思考产生重大影响,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会为哲学发展昭示新的方向。材料说明( )

    ①哲学指导着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②具体科学的逬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进步

    ③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④哲学应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2022高二上·温州月考) 数十年中非友好交往硕果累累,双方正在合作共赢道路上阔步前进。但是,总有人不顾事实,不断抹黑中非之间的兄弟情谊,用所谓“新殖民主义”“中国融资增加非洲债务论”等恶毒言论攻击中国。可见,这些人的“酸葡萄心理”( )
    A . 犯了客观唯心主义错误 B . 犯了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C . 并未回答哲学基本问题 D . 主观刻意歪曲反映客观
  • 4. (2021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科学家探测到了火星上存在着随季节变化的条纹状含盐流水痕迹,还探测到浸满水的高氯酸盐分子的存在,由此断定“火星表面存在流动的液态水”。新的发现再次激起人们对火星生命的遐想。科学家的发现可以证明( )
    A .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 .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 哲学始于仰望苍穹 D . 具体科学推动哲学发展
  • 5. (2021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它与以往旧哲学的区别是(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②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③旧哲学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

    ④旧哲学从没有过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2023高一下·调兵山期末) 下述文字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论证课堂笔记中哲   学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的正确顺序是   (   )

    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③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 . ①→②→④→③ B . ②→①→④→③ C . ①→③→②→④ D . ④→③→②→①
  • 7. (2021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大多数恒星因为距离我们非常遥远,被人们看作是位置不变动的发光点。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七颗恒星,科学家根据它们切向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推断出前后十万年其形状的演变(如下图)。这说明( )

    ①物质的存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④人们能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8. (2023高二上·宝安期中)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也被毛泽东称之为“各打各的”。它的出发点就是“先打弱的、后打强的”,在运动中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的作战原则,不受局部情况牵制因而摆脱被动。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完全主动作战”。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 非关键部分及其变化不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B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C . 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才能更好实现最优目标 D . 充分发挥部分作用就能实现整体最大功能
  • 9. (2021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在“数据”时代,数据成为决策的重要参考之一。大数据技术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小学教育等多层次的政策制定、受教育者的学习方案与评价方式、教学模式及质量改进等教育全过程。这表明( )

    ①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②任何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起新的联系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2021高二上·深圳月考) 海恩法则认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依据是:( )

    ①微小的量变必然促成事物的质变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防微杜渐

    ③事物的量变是渐进的,但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④事物的发展表现为事物在新质基础上的量变过程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2023高一下·调兵山期末) 2020 年 9 月 8 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陈 薇将军获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陈薇长期致力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新型疫苗和治疗药物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尽快破解病毒密码,研制出疫苗,陈薇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与后方科研基地联合作战,以军人的使命刻苦攻关,经过成百上千次试验,团队不断取得突破。这说明 ( )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④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12. (2023高一下·调兵山期末) 如果我们把“道路”一词拆分为两个方面,将“道”比作“人生的大方向和趋势”,把“路”比作“生活的途经”,那么下面关于这两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道”和“路”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②“道”和“路”体现了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③“道”和“路”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④“道”和“路”体现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③
  • 13. (2023高一下·调兵山期末)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上述材料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 )

    ①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面对我国发展中的所有机遇和挑战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要客观分析发展现状

    ③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④注重我国发展中各要素的优化统筹,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2023高二上·新余开学考) 漫画《艺术处理》(作者:于海林)启示我们在工作中要(   )

    A .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B . 果断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 C . 正视矛盾并寻找正确方法解决 D . 敢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
  • 15. (2023高一下·调兵山期末) 随看循环经济的发展,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于今年   7   月   1   日正式实施,意味着上海将垃圾分类纳入了法制轨道,从开始的全量填埋到后来的焚烧堆肥,直到现在各种技术都有的格局,上海实施垃圾分类的标准先后调整了七次。这说明   (   )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③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6. (2023高一下·调兵山期末) 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精准实施近火捕获制动,以大速度增量减速成功实现被火星的引力场捕获,使探测器顺利进入绕火轨道。在制动过程中,“天问一号”完全依靠自身完成发动机的点火和关机,克服发动机点火期间的扰动,实现点火方向和点火时长的精确控制。这表明中国航天人(   )

    ①根据主体需要,在火星探测器与火星之间建立起新的自在事物的联系

    ②按照客观规律,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不断提高探索认识自然的水平

    ③通过直接现实性、创造性的活动,在未知世界的探索中迈进了一步

    ④在极具挑战性的生产实践中,为跨越两千多年的“天问”寻找答案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2021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2021年3月26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两幅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南、北半球火星侧身影像。图像中,火星呈“月牙”状,表面纹理清晰。“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至距离火星约1.1万千米处,利用中分辨率相机拍摄了火星全景。表明(   )

    ①科技发展为人类提供认识世界的工具,促进认识不断发展

    ②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中产生新的需要,推动新的探索研究

    ③人类的认识能力和水平,决定了科学实验探索的领域范围

    ④认识对象是无限变化的,认识是一个无限接近真理的过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8. 1975年,中国测量队首次将觇标带上珠峰峰顶,测出8848.13米的高度;2005年,测量队改进技术,测出   8844.43   米的高度:2020   年测量队综合运用   GNSS   卫星测量、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精确测定珠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我国珠峰高程测历程表明:   (   )

    ①实践的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条件

    ②获得新的认识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目的

    ③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④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9. (2023高二上·乐清开学考)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积极行动。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气候行动目标,提振了国际社会信心,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 )

    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人类社会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整体性

    ③全球气候治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④气候治理规律比气候变化规律更难掌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0. (2021高二上·乾安期末) 近年来,一些人把否定历史当时髦,以“解构”崇高为能事,将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污名化”,这股历史虚无主义的歪风邪气挑战正义良知,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和强烈反对。从唯物史观看,历史虚无主义(    )

    ①把否定历史当时髦,否定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将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污名化”,扭曲了价值判断

    ③以“解构”崇高为能事,未能反映历史存在

    ④迎合了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战略企图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 21. (2021高二上·武平月考) 《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共享发展与共同富裕是渐进的过程,以发展和社会财富扩大为前提,社会福利的提高不能超越阶段。无论加强社会建设还是改善民生,都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提出超越阶段的目标和要求。这是因为( )

    ①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受人们观念的影响

    ②构成生产关系的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物质的

    ③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④人们不能随心所欲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2. (2021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用“十一个坚持”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战略部署,深入回答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   )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②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

    ④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3. (2021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优秀的电影作品,归根结底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2021年十一期间热播的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从小人物、小视角切入宏大历史,展现普通人与祖国命运相连,表现了凡人壮举、家国情怀。这说明   (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电影创作的源泉

    ③   小视角方蕴含深刻的哲理和历史的恢弘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4. (2021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制定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具体诠释。“十四五”规划和远景目标的制定过程以人民为中心是基于(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领导力量

    ②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③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劳动群众

    ④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5. (2021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专题片《榜样》的讲述者面孔在变,故事在变,不变的始终是使命和担当。榜样们与人民同在,将自己的事业深深扎根到为人民服务的土壤中,久久为功。从榜样的身上我们能够学到(   )

    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砥砺自我,不断艰苦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④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   50分)
  • 26. (2021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 年 6 月 5 日,《光明日报》载文,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地处毛乌素沙漠的天然风口地带,曾是一片风沙成患、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新中国成立后,右玉县历任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大力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不到 0.3%提高到 56%,创造了人类生态史上的奇迹,铸就了弥足珍贵的“右 玉精神”。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抓好“两山七河一流 域”生态修复治理,扎实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引导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山西沿黄地区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新时代传承和发扬“右玉精神”,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右玉人是怎样将风沙成患、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的?请用唯物论的道理加以分析说明。

  • 27. (2021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5G在技术上是一次颠覆性的变革,它具有大容量、高速度、低时延的特点,为万物智联提供了基础支撑,催生了很多新业态和新模式,拥有广阔的前景和近乎无限的可能。加快 5G 建设可以拉动投资,推动经济发展,对冲当下因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

    同时,5G是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新型基础设施,5G和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融合,赋能各行各业,催生多种应用场景,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从这一方面来讲,5G网络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用于通信方面的工具, 它成为下一代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以及以这一基础设施为依赖的下一代工业系统的 中枢神经。5G将融入千行百业,深刻地改变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知识谈谈如何认识   5G技术发展产生的影响。

  • 28. (2021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刷新了“中国速度”,展现了“中国精度”,彰显了“中国气度”。26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 培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对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对推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对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努力实 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的伟大意义。

  • 29. (2021高二上·茂名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探索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绝非偶然。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