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生物10月调研测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11-30 浏览次数:9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下列关于大肠杆菌和水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能通过线粒体提供能量 B . 细胞壁成分相同 C . 都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D . 都是异养型生物
  • 2. 研究表明,在核糖体上的肽键形成区域内没有蛋白质,只有R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的酶可能由核糖核苷酸组成 B . 核糖体的活动在细胞分裂期比分裂间期更为活跃 C . 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完整过程都发生在核糖体上 D . 人体不同细胞核糖体的数目取决于遗传物质的差异
  • 3. 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腺苷酸激酶(AK),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AMP上而形成ADP,该过程需要有Mg2+的参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AK发挥作用的同时有高能磷酸键的形成 B . 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 . AMP在细胞中可作为合成RNA的原材料 D . 线粒体中ATP合成速率取决于AK的活性
  • 4. 体外培养人的乳腺癌细胞,检测发现施加适量的姜黄素能引起细胞中Bax蛋白的表达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受到抑制,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同时,研究证明P53基因能够通过“判断”DNA的变异程度来促使DNA修复或诱导细胞凋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Bax蛋白和Bcl-2蛋白对细胞凋亡的作用相反 B . 乳腺细胞内P53基因发生突变后会导致细胞癌变 C . 凋亡癌细胞的清除与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有关 D . 施加姜黄素可能诱导细胞内P53基因表达上调
  • 5. 下图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果蝇的一个细胞中最多存在4对同源染色体 B . 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不一定相同 C . 在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 D . X、Y染色体能联会是因为具有较长的同源区段
  • 6. 同位素标记技术常用于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下列应用正确的是(  )
    A . 18O同时标记H2O和CO2研究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 B . 3H标记亮氨酸研究胰腺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C . 15N标记T2噬菌体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D .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可显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 7. 已知肺炎双球菌有致病的S菌和不致病的R菌两种类型,如图是R茵转化为S菌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使R菌转化为S菌的物质是CapS基因,其表达产物是荚膜 B . R菌转化为S菌后,DNA的嘌呤碱基所占比例不发生改变. C . S菌拟核DNA分子上与RNA聚合酶结合的启动部位有多个 D . S菌可能因荚膜的保护作用在小鼠体内大量繁殖而致其死亡
  • 8. 我国科学家以深圳拟兰为研究材料,通过基因组的测序和功能分析,发现兰花有474个特有基因家族,兰花的多样性源于历史上这些基因家族的改变,拟兰的花没有唇瓣和完整的蕊柱,是由于B-AP3等相关基因丢失造成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B-AP3等相关基因丢失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B . 拟兰的花没有唇瓣和蕊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 . 兰花的多样性是其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原因 D . 不同种类的兰花之间可能无法进行基因交流
  • 9.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体B细胞介导的免疫只针对流感病毒表面蛋白HA和NA起作用:而T细胞介导的免疫可针对流感病毒的抗原X起作用。HA和NA极易变异,而抗原X不易变异。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 注射以HA制备的疫苗后,人体吞噬细胞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B . 注射以NA制备的疫苗后,人体可产生与该病毒结合的浆细胞 C . 注射以NA制备的疫苗后,记忆细胞可帮助人体长期预防流感 D . 注射以x制备的疫苗后,有望对流感病毒变异株起到预防作用
  • 10. 下图是反馈调节的模式图(“+”为促进,“-”为抑制),下列叙述与该模型不符的是(  )

    A . 甲表示种内斗争加剧,乙表示种群数量增多 B . 甲表示水体污染减轻,乙表示鱼虾死亡数量增多 C . 甲表示血糖浓度升高,乙表示血浆中胰高血糖素增多 D . 甲表示密闭容器内CO2浓度降低,乙表示容器内植物光合速率增加
  • 11. 柑橘全爪螨是广东柑橘的主要害螨之一,主要危害柑橘的叶片和果实,从卵发育至成螨一般需要20-40天(冬季卵滞留至来年春天才发育为成螨),温度超过35℃时不利于其生长。捕食螨等为其天敌。结合图表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A . 在春秋季投放捕食螨的防治效果比在夏季投放效果更好 B . 同一种强效农药应当连续施用三年以上以保证除螨效果 C . 应在冬季修剪橘树枯枝、病虫叶,施用针对成螨的农药 D . 柑橘全爪螨在树冠上层较下层分布多,体现了群落垂直结构
  • 12. 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分为起调控作用的非编码区和转录形成mRNA的编码区,编码区又分为外显子和内含子,如下图所示。真核生物核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mRNA的加工(切去内含子对应区段,将外显子对应区段连接)和翻译等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通过对mRNA的选择性身接可实现由相同的基因控制不同蛋白质的合成 B . 非编码区和编码区内含子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属于基因突变 C . 核基因转录后的产物从形成场所到被加工的场所需要经过0层磷脂分子层 D . 基因具有遗传效应是指其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或者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等
  • 13. 花青素可以作为天然酸碱指示剂,在酸性环境中偏红色,碱性环境中偏蓝色。为探究MoO42(破性)进入植物细胞的方式,实验小组以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材料,用Na2MoO4及Na2MoO4与ATP的混合液分别处理细胞,实验结果如下表,据此判断错误的是(  )

    组别

    Na2MoO4

    ATP溶液浓度

    变色细胞的比例

    甲组

    0.005mol/L

    0

    4.1%

    乙组

    0.005mol/L

    5×10-7mol/L

    10.5%

    A . 细胞膜和液泡膜上可能均存在吸收Na和MoO42的载体蛋白 B . 甲组实验细胞吸收MoO42所需的ATP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 . 为排除ATP溶液不会使细胞变色应再增加一组只用ATP溶液处理的实验 D . 根据实验结果可初步判断细胞吸收MoO42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
  • 14. 下图表示在夏季中某天24h内(有一段时间乌云遮蔽),一株水稻叶肉细胞内的C5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BC段C3的含量会逐渐下降,暗反应速率会加快 B . CD和FG段C5的变化原因分别是乌云遮蔽和午休 C . 导致GH和HI段C5相对含量变化的原因不尽相同 D . 通过图中曲线可判断出BI时间段有机物积累量增多
  • 15. 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有两对等位基因D/d、G/g,基因型为dd的斑马鱼胚胎期会发出红色荧光,带有G基因的斑马鱼胚胎期能够发出绿色荧光。用个体M和N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D/d和G/g分别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但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断出亲代M、N的基因型分别为Ddgg和DdGg C . 亲代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D . 子代斑马鱼中胚胎期发绿色荧光的数量最多,发红·绿荧光的数量最少
  • 16. 重金属镉不是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必需元素,但随着工业发展,镉污染严重的土壤已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为研究外源IAA、ABA对镉胁迫下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科研人员对小麦幼苗进行定期喷施处理,且每组小麦幼苗培养液中均加入5 µmol·L1镉胁迫,观察长势并测量第28天小麦幼苗地上部生物量,结果如下表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喷施药剂

    清水

    IAA

    IAA

    ABA

    ABA

    喷施剂量(μmol▪L-1

    /

    1

    100

    1

    100

    小麦地上部生物量(g/盆)

    0.6

    1.05

    0.83

    0.98

    1.35

    A . 实验结果说明镉胁迫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B . 外源施加IAA对镉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具有两重性 C . 一定浓度ABA对镉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D . IAA促进镉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最佳浓度是1 µmol·L1
二、必考题,共4小题,共48分。
  • 17. 研究表明气孔的张开与保卫细胞膜上的H+-ATPase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H+-ATPase被蓝光诱导激活后就会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H+分泌到细胞外,此时,内向K+离子通道开启,细胞外的K+进入保卫细胞:同时其他相关阴离子在H+协助下也进入保卫细胞,从而使气孔张开。气孔张开运动的相关机理如下图所示:

    注:图中两个细胞贴近气孔部分细胞壁较厚,伸缩性较小,外侧较薄

    1. (1) 保卫细胞膜上的H+-ATPase被激活时,细胞内的H+通过的方式运出保卫细胞;据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理推测,蓝光诱导后气孔张开的原因是
    2. (2) 植物有时为防止水分过度散失而关闭气孔,此时叶肉细胞仍可进行光合作用,消耗的CO2来自,但光合速率会明显减慢;气孔开启瞬间植物叶肉细胞消耗C5的速率会(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3. (3) 科研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使拟南芥保卫细胞表达出由光控制的K+通道蛋白BL,试图提高气孔动力,即光照增强时气孔打开的更快,光照减弱时关闭的也更快。

      ①欲探究BL是否发挥了预期的作用,可在变化的光照强度和恒定光照强度下,分别测正常植株和转基因植株的气孔动力,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②若实验表明BL发挥了预期的作用,而在恒定光照强度下生长的转基因植株生物量积累和用水效率方面,与正常植株无明显差异,说明

  • 18. 下图为甜味和苦味神经通路示意图,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舌面和上颚表皮上专门的味细胞(TRC)识别,经信号转换后,传递至匹配的神经节神经元。然后,这些信号再经脑干孤束吻侧核(rNST)中的神经元突触传导,最终抵达味觉皮层。在味觉皮层中,产生甜味和苦味的区域分别称为CeA和GCbt。请分析回答:

    1. (1) 味细胞(TRC)通过识别甜味或苦味分子,在①处信号的转换过程是
    2. (2) 据图解释“即便在苦药里加糖,仍会感觉很苦,即甜不压苦”的原因。
    3. (3) 味觉不是反射,原因是。味觉中苦阀值最低,苦味最为敏感,这是动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为多数天然的苦味物质
  • 19. 广东台山推行“青蟹-海水稻”共作模式,海水稻为青蟹提供阴凉隐蔽的栖息场所,青蟹会捕食稻田里的害虫、杂草及人工投喂的蓝蛤,在觅食过程中还能为海水稻松土,从而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促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青蟹-海水稻”共作模式是运用群落空间结构原理,充分利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2. (2) 与单独种、养相比,“青蟹-海水稻”共作,稻、蟹的产量和品质更高,生态效益更加显著。其原因是:
    3. (3) 种植海水稻后该盐碱地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演替,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是,原因是
  • 20. 某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从野生型果蝇中分离出紫眼突变体,通过自繁选育成纯系,称为A品系。为了对紫眼基因进行定位,选用突变型(紫眼)与野生型(红眼)果蝇杂交,得到的F1均为红眼,而且正反交实验结果一致;让其中一个杂交组合的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到的F2出现“红眼:紫眼=3:1”的性状分离比。
    1. (1) 根据,可以推断紫眼突变体果蝇是发生了单基因突变(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的突变)。
    2. (2)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进行判断,紫眼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为了明确基因的位置,还应统计F2代中紫眼个体的。如果,则紫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则紫眼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3. (3) 已知该研究所的B品系紫眼果蝇是因为III号染色体上的Henna基因发生隐性突变所致,为了确定A品系紫眼突变体是否也是Henna基因发生突变,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杂交实验进行验证。(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预期结果与结论)
三、选考题,共12分,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计分。
  • 21.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某科研小组想探究某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目是否达标,欲采用滤膜法测定大肠杆菌的总数。其原理是通过特定的培养基(EMB)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和鉴定,该培养基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胨、NaCl、琼脂、乳糖等。滤膜法的大致流程为:用滤膜过滤待测水样→水样中的细菌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转移到EMB培养基上培养→统计菌落数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鉴别大肠杆菌,图中的EMB培养基中应加入,最终长出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色。此外,还可以根据菌落的(答出3点)等方面特征对大肠杆菌进行鉴别。
    2. (2) EMB培养基中的蛋白胨提供的主要营养是,NaCl的作用是
    3. (3) 图中滤杯、滤瓶需采法灭菌,将完成过滤之,后的滤膜紧贴在上述EMB培养基上,这相当于微生物培养中的操作。
    4. (4) 某兴趣小组将90 mL无菌水加入到10 mL待测水样中,并通过滤膜法测得EMB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数为3个,则1 L待测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目为个。培养基上形成的总菌落数实际上远远大于3个,原因是
  • 22.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我国首个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于2021年2月25日获准上市。重组新冠疫苗的制备流程如下图所示。

    1. (1) 新冠病澎是RNA病毒,在提取新冠病毒的RNA后,可在酶的作用下,合成一段DNA分子。以新冠病毒的RNA为模板合成的DNA分子中含有编码新冠病澎表面刺突蛋白(简称为“S蛋白”)的S基因,可用特定的酶将该基因从DNA分子上切割下来。
    2. (2) 用与切割S基因相同的酶切割腺病毒的DNA,以便获得,然后可用酶将两者“缝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重组DNA分子。将重组DNA分子与腺病毒蛋白质外壳重组形成重组病毒,重组病毒感染人体细胞后可使人体细胞合成S蛋白,重组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过程相当于基因工程的过程。 
    3. (3) 图中生产腺病毒载体疫苗的扩增细胞源自人胚胎的肾细胞,请写出该细胞原代培养的主要实验步骤。
    4. (4) 科学家采用了非复制型腺病毒作为S基因的载体,你认为科学家选它的理由有等(写出2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