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1-11-25 浏览次数:13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2021七上·义乌期中)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同学们做好个人防护至关重要。下列关于预防新冠肺炎措施中某些事物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测体温”:用测温枪测得某同学的体温为36.8℃ B . “戴口罩”: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面积约为180cm2  C . “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20mm  D . “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体积约为500mL
  • 2. (2021七上·义乌期中)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⑤加热时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题中与之相关的是(   )
    A . ②③⑤⑥ B . 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②③⑥
  • 3. (2021七上·温州月考) 在屠呦呦手中,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中国之蒿由此走向世界。以下关于青蒿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 .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C . 受精卵→器官→组织→植物体 D . 受精卵→器官→组织→系统→动物体
  • 4. (2023七上·吴兴期中) 用甲乙丙三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测得数据为23.20cm、2.32dm、232.0mm,则分度值相同的刻度尺是(   )
    A . 甲和丙 B . 甲和乙 C . 乙和丙 D . 都不相同
  • 5. (2021七上·义乌期中) 一款新药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10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面对一些突发流行病,研究人员对多种老药进行试验,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 . 提出问题 B . 猜想与假设 C .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 . 得出结论
  • 6. (2021七上·柯桥月考) 种植玉米时,要用农药拌种以防止害虫啃咬种子。但农药并不会进入玉米种子细胞内,原因是玉米种子的细胞具有(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7. (2020七上·金东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体温计测量准确程度高于普通温度计 B . 50 分米 3 的水比 500 毫升的水的体积小 C . 0℃的冰要比 0℃的水冷 D . 测量结果是 5.0厘米,末位的“0”无意义
  • 8. (2021七上·义乌期中) 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观察工具。下列分别关于目镜、物镜、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的自述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20七上·金东期中)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的国家之一 B .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 . 生物多样性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 10. (2022七上·长兴期中) 在豆目植物中,合欢与菜豆同目不同科,紫檀与菜豆同科不同属,绿豆与菜豆同属不同种,不正确的是(   )
    A . 菜豆与绿豆的亲缘关系比菜豆与合欢更近 B . 绿豆和菜豆这两种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 C . 合欢与菜豆的共同点比紫檀和菜豆的共同点多 D . 种是分类最基本单位
  • 11. (2021七上·义乌期中) 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 . 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 B . 1.8米=1.8×1000 =1800毫米 C . 0.5千克=0.5千克×1000克=500克 D . 12分米3=12分米3×1000=12000厘米3
  • 12. (2021七上·温州月考) “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来自构成植物体的(   )
    A . 保护组织 B . 结缔组织 C . 分生组织 D . 输导组织
  • 13. (2021七上·义乌期中) 在“①金蝉脱壳、②螳臂挡车、③井底之蛙、④瓮中捉鳖、⑤虾兵蟹将、⑥鱼目混珠、⑦蜂拥而至”等7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中,所涉及的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的是( )
    A . ①②⑤⑥ B . ③④⑥⑦ C . ①②④⑤ D . ①②⑤⑦
  • 14. (2021七上·温州期中) 如图所示,甲为显微镜结构、乙为高倍镜下口腔上皮细胞的物像、丙为E(代表细胞)在操作显微镜前后的物像变化、丁为显微镜下某细菌(右下小黑点)的运动轨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观察时,先下降镜筒,眼睛注视A位置,再上升镜筒,眼睛注视C位置  B . 乙:装片内有气泡,原因是表皮撕得太厚或放表皮时未展平  C . 丙:①到②应将玻片标本向左下方移动、换高倍镜、调节光圈和B  D . 丁:细菌此时实际位置位于b点,实际运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 15. (2021七上·义乌期中) 某同学使用小刀时,不慎割伤皮肤流出了血,这一刀伤及皮肤的(  )
    A . 表皮 B . 皮下组织 C . 真皮 D . 脂肪层
  • 16. (2021七上·义乌期中) 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测出塑料空盒体积的是 (   )

    A . ③④ B .   ①② C .    ①④ D . ①③
  • 17. (2022七上·义乌期中) “秋风生渭水,叶落满长安”描绘一幅秋撒长安的美丽画卷。树叶到了秋天纷纷凋落,这种现象能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 . 能对体内的物质进行转化 B . 能适应环境 C . 能生长和繁殖 D . 遗传和变异
  • 18. (2021七上·义乌期中) 如图中圆圈表示三种植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以下特征符合的是(   )

    A . 甲表示能形成果实 B . 乙表示能产生孢子 C . 丙表示能形成种子 D . 丁表示有根、茎、叶的分化
  • 19. (2021七上·义乌期中) 将柿子放在清水中易脱涩,有人说放在盐水中更易涩,现在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0. (2021七上·义乌期中) 测量一块金属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量水的体积时视线仰视,量水和金属块总体积时俯视,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将(   )
    A . 大于实际体积 B . 等于实际体积 C . 小于实际体积 D . 都有可能
  • 21. (2021·吴兴期中) 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哪一种材料时,能在细胞内找到右图中④所示结构(   )

    A .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B . 人的口腔上皮 C . 黄瓜表层果肉 D . 洋葱根尖
  • 22. (2021七上·义乌期中) 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测得一张小桌面的边长为0.500m,后来把该米尺跟标准米尺校对,发现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03m,则这张小桌面的实际边长为(   )
    A . 0.502m B . 0.501m C . 0.500m D . 无法判断
  • 23. (2021七上·义乌期中) 下列各项用于研究地球形状或内部结构,其中能作为直接证据的是(    )
    A . 用铅笔在篮球上移动来研究地球的形状 B . 用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来研究地球的形状 C . 用切开的熟鸡蛋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 D . 绘制结构示意图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
  • 24. (2023七上·义乌月考) 俗语云“秋冬甘蔗赛过参”,气候干燥,正值吃甘蔗的季节。义乌义亭甘蔗吃起来甘甜可口,这些甘甜物质主要存在甘蔗细胞的哪个结构中?(   )
    A . 细胞质 B . 细胞核 C . 叶绿体 D . 液泡
  • 25. (2021七上·义乌期中) 下表所列哪组概念或生物中,哪项无法符合右图的从属关系(   )

    选项

    A

    苔藓

    B

    葫芦藓

    植物

    裸子植物

    C

    草履虫

    单细胞动物

    无脊椎动物

    D

    消化器官

    消化系统

    A . A B . B C . C D . D
  • 26. (2023七上·金华期末) 如图是一些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不同形状的细胞,这些细胞(   )

    A . 都来自于同种生物 B . 都能分裂、生长形成器官 C . 都具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 D . 虽然形状不同,但都属于同一组织
  • 27. (2021七上·义乌期中) 下列关于经纬线、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某人从南极出发,分别向北、东、南各走1千米,最终会回到原地 B .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除赤道外各地的纬线长度都相等 C . 每一条纬线都是一个圈,每一条经线也是一个圈 D . 某人从赤道沿120°E一直向北走,最终会回到原地
  • 28. (2021七上·义乌期中)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测量方法不正确会造成误差 B . 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除误差 C . 误差是错误测量值与正确测量值之间的差异 D . 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除
  • 29. (2021七上·义乌期中) 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紫菜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B . 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称白果 C . 墙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不适于陆地生活 D . 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 30. (2021七上·义乌期中)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

    A . 甲图在换用高倍物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 B . 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 C . 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 D . 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
  • 31. (2020七上·路桥期中) 下列有关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被子植物是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B . 被子植物能产生种子,裸子植物则不能产生种子 C .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D . 马尾松、水杉、侧柏等都是常见的裸子植物
  • 32. (2021七上·义乌期中)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地球仪、地图是我们了解地球常用的工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B . 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C . 一般小比例尺地图表示的范围小,描述的内容比较详细 D . 关于地球的形状的假设很多,麦哲伦用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 33. (2021七上·义乌期中) 某同学出于好奇将示数为37℃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测得的结果是(   )
    A . 示数为35℃ B . 示数降到0℃以下 C . 示数为37℃ D . 温度太低,体温计损坏
  • 34. (2021七上·义乌期中) 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气孔时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实验操作的选择和排序,正确的是(   )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  ③转动反光镜,使用凹面镜

    ④转动遮光器,换小光圈  ⑤向下方移动装片  ⑥向上方移动装片

    ⑦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  ⑧转动转换器,换低倍物镜

    A . ⑤→⑦→③→① B . ⑦→⑤→③→②→① C . ⑥→⑦→③→① D . ⑤→⑦→③→②→①
  • 35. (2021七上·义乌期中) 下列操作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大 B . 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大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小 C . 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 D . 用同一金属刻度尺在冬天和夏天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夏天的测量值可能比冬天的要大
  • 36. (2021七上·义乌期中) 如图表示细胞构成生物体的流程,1、2表示生理过程,a~f表示结构层次,其中a表示受精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中b和d均表示不同的组织  B . 无论形成植物体还是动物体,都要通过2分化形成不同的器官  C . 1最重要的变化是a中染色体复制并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D . c和f分别表示不同的结构层次
  • 37. (2021七上·嘉兴期末) 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样才能使显微镜下观察的图像变成图乙(   )

    A . 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B . 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 C . 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 . 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
  • 38. (2021七上·义乌期中) 下列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
    A . 心脏和神经系统 B . 血液和神经细胞 C . 苹果树和桃果实 D . 番茄表皮和根尖分生组织
  • 39. (2021七上·义乌期中) 小金取来一支体温计,看到水银柱的位置在35℃以下,他用这支体温计测量甲同学的体温为38.3℃,他用酒精棉花给体温计消毒后,直接去测乙同学体温,结果体温正常的乙同学,温度计示数为38.3℃。就小金测量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对于38.3℃这个读数,估计值为0.3℃ B . 不用开水消毒的原因是用酒精消毒的效果更好 C . 体温计玻璃管太细,使用如果不甩,水银就不会回落 D . 如果先测乙同学,再测甲同学体温,两人的体温都能够准确测量
  • 40. (2021七上·义乌期中) 仔细读图①-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图中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B . ②图中蜜蜂是节肢动物,体内无脊椎骨,有外骨骼 C . ③中P点所在位置为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 D . ④图中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一个简易气体温度计。若发现液面由 A 上升到 B 位置,则表明气温降低
二、简答題(本題有 7小题,每空 1分,共31分)
  • 41. (2021七上·义乌期中)              
    1. (1) 将下列右行的“不良后果”的序号与左行的“错误操作”对应填空

      错误操作

      不良后果

      A.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①残留液流下腐蚀橡胶帽

      B.直接将固体垃圾倒入水槽

      ②标签受腐蚀

      C.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或倒置

      ③管道堵塞

      A.   B.  C.

    2. (2) 正确的操作和读数是准确测量的前提。如图A,该木块的长度是cm。如图B,温度计的示数是℃。如图C,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铜丝的直径是m。

    3. (3) 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按正确读数方法的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同学读数偏大。
  • 42. (2021七上·义乌期中)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图中的比例尺为1:300000现在知道AB间在图上的距离为2厘米,则AB实际距离为千米。
    2. (2) 小林大致在小红的 方向。
    3. (3) 按南北半球划分,B点位于半球,按东西半球划分,A点位于半球。
  • 43. (2021七上·义乌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2月4日是世界抗癌日,今年世界抗癌日宣传主题是“你了解癌症吗”。癌症是夺去人们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700万人被癌症夺去了生命。癌细胞最初是由正常细胞分化而来的,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的过程称为癌变。正常细胞癌变后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分裂非常快,形成恶性肿瘤;二是癌细胞可以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并通过血液、淋巴等进入远处的其他组织和器官,这就是癌细胞的转移。有人称癌细胞为“脱缰之马”。

    1. (1) 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 (填“分裂”“分化”或“生长”而来的。
    2. (2) 癌细胞有曲个主要特点:一是(填“分裂”“分化”或“生长”)非常快。形成恶性肿瘤;二是能转移并侵入其他正常组织。
  • 44. (2021七上·义乌期中) 嗨,大家好,我是太空番茄“绿钻石”。可别小瞧我,在种子时期我就和伙伴们去过太空呢!在太空特殊的环境中,我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微妙变化.我长得特别快,果实香甜浓郁,营养价值极高,成熟后穿的还是“绿衣裳”,很特别吧!
    1. (1) 太空番茄“绿钻石”的遗传物质存在细胞结构的中,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在细胞结构的中。
    2. (2) 剥开果皮,可以看到很多种子,大伙儿猜猜我会不会开花?(填“会”或“不会”)。   
    3. (3) 下列植物中,属于无根、茎、叶分化的有       
      A . 青菜 B . 海带 C . 马尾松 D . 胎生狗脊 E . 葫芦藓
  • 45. (2021七上·义乌期中) 有关拓展性课程《校园植物观察》活动过程中,某同学制作了植物分类检索表如下,请你与该同学一起分析下列问题:

    1a 植物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2

    1b 植物有花,以种子繁殖…………………………………………………………3

    2a 小型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有茎、叶之分…………………………………A

    2b 通常为中型或大型草本,很少为木本植物,分化为根、茎、叶……………B

    3a 胚珠裸露,不包于子房内………………………………………………………C

    3b 胚珠包于子房内…………………………………………………………………D

    1. (1) 某同学观察到花架上缠绕着一种植物,干皮深灰色,不裂,羽状复叶、上面悬挂着许多荚果,果皮上密布绒毛,内有种子1-3颗;请判断该植物属于上述检索表中的(选填A,B,C,D)
    2. (2) 秋天高高挂在枝头的红豆杉果子和银杏果属于器官(选填“生殖”或“营养”)。
  • 46. (2021七上·义乌期中)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冬春季节最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人与人的接触传播,儿童易感染,学校易聚集暴发。流感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伴畏寒、乏力、头痛、全身酸痛,常有咽痛、鼻塞、流涕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发热时,一般采用体温计给患者测量体温,体温计利用原理制成。
    2. (2) 以下是小明同学在给班上其他同学测体温时的场景:在未甩的情况下,测得甲同学体温为37.5℃,意识到错误后,将温度计中液柱内的水银甩回玻璃泡,再测得乙同学体温也为37.5℃,然后又不注意直接测得丙同学体温38.5℃。则小明测得的三位同学的体温中一定正确的。   
    3. (3) 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不准,但分布均匀,将此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2℃;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2℃。若将该温度计放在室温为30℃的室内,则该温度计的读数是℃。
  • 47. (2021七上·义乌期中) 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是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我们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1. (1) 如果分别采用天文望远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放大镜依次来观察以下物体,那么正确观察顺序应该是

    2. (2) 有一位同学在用低倍镜观察一临时装片时,在视野内看到一黑点。当他移动装片时,黑点不动;当他换用高倍镜观察后,黑点还在原处,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A . 装片上有一小黑点 B . 物镜需要清洁 C . 目镜需要清洁 D . 反光镜上有黑点
    3. (3) 如右图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的示数是10×和10×,如果此时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这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个。

    4. (4) 下图是小明“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①实验操作过程,①~④的正确排序为。   

      ②若将乙图中的细胞a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移动。

      ③小明想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a的结构,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a的清晰的像以后,转动物镜转换器,换成高倍镜。他错把粗准焦螺旋当成细准焦螺旋,转动后发现细胞a不见了。要想仍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a的像,写出下一步的具体操作

    5. (5) 接下来小明又制作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相关操作如下:

      a.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用凉开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几下;c.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涂在水滴中; d.盖上盖玻片;e.用稀碘液染色,在相对应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f.用低倍镜观察;

      请你根据小明的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明的操作过程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更正。

      ②小明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染色前进行了第一次观察,染色后进行了第二次观察,则在第一次观察细胞结构时适用和平面镜。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3 小题,每空2 分,共20分)
  • 48. (2021七上·义乌期中) 敌百虫是一种杀虫剂,有资料显示:“少量残留在土壤中的敌百虫,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某同学为验证此说法,设计了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农田里取适量的土壤,将其均分为甲、乙两组,将甲组土壤进行灭菌,乙组不灭菌;

    ②配制适宜浓度的敌百虫溶液,等分两份,并分别与甲、乙两组土壤混合均匀,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且适宜的环境下;

    ③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甲、乙两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并进行比较。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步骤①中对甲、乙两组土壤进行不同的处理,目的是为了
    2. (2) 步骤②将两组土壤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环境中而不是自然环境中,原因是
    3. (3) 若微生物能分解敌百虫,则可预测步骤③中甲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
  • 49. (2021七上·义乌期中) 将细管放入水中,水会自动进入细管并上升一定高度,这种液体主动流进狭窄空间的现象称作“毛细现象”。某科学小组对毛细现象展开实验研究,如图甲装置,将长度相同、半径分别为r、  r和  r的细玻璃管立于水中,测量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分析比较液面上升高度和玻璃管粗细的关系。

    细玻璃管半径/厘米

    r

    r

    r

    液面上升高度/厘米

    1.2

    2.4

    3.6
    1. (1) 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2. (2) 实验结果如图乙,分析实验数据,预测细玻璃管半径为  r时,液面上升的高度为厘米。
    3. (3) 该小组还想研究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液体温度的关系,则应该控制相同(写出一种)。
  • 50. (2021七上·义乌期中) 小明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用红墨水染色后发现细胞膜与细胞壁出现分离的现象,小明对此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用清水重新操作染色步骤后发现细胞又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接下来小明用不同的溶液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现象:

    操作步骤

    25%的蔗糖溶液

    25%的苏打溶液

    25%的食盐溶液

    记录“分离”的起止时间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溶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这样重复几次

    60秒

    58秒

    25秒

    观察“复原”现象

    在载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清水,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重复几次

    不能

    1. (1) 该实验要研究植物细胞的这种“分离”和“复原”现象与的关系;
    2. (2)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在显微镜下依次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细胞状态。由此推测细胞膜具有特点。

    3. (3) 以上实验结果或现象支持下列哪些观点?            
      A . 三种溶液引起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分离速度不同 B . 三种溶液都能引起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分离”现象 C . 清水都能使已发生“分离”现象的植物细胞“复原”
    4. (4) 上述实验中,有一组细胞不能复原,其可能原因是
四、解答题(本題有2小题,第51题4分,第52题5分,共9分)
  • 51. (2021七上·义乌期中) 大熊猫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主要以竹子为食,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
    1. (1) 大熊猫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 (2) 大熊猫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因此在动物学的分类上属于动物。
    3. (3) 与大熊猫相比,竹子在生物体结构层次上没有
    4. (4) 朱鹅、扬子鳄、中华鲟、金班墩风蝶也是我国的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分类上,大熊猫与朱鹅、扬子鳄、中华鲟归为一类,其分类依据是它们都具有
  • 52. (2021七上·义乌期中) 使用水银温度计测一杯热水的温度时,小宇说:“把温度计插入水中,然后立即进行读数。”小丽说:“温度计插入水中后,应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而小强却说:“温度计插入水中的时间越久越好,因为这样读数更精确。”你认为三人中谁的方法最合理?并简要说明另外两人的方法有什么不足之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