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济北高级中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

更新时间:2021-12-30 浏览次数:10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 (2021高三上·济阳月考) 先秦儒家礼教在对上古时期习俗的继承和周公“制礼作乐”中萌芽。春秋时,孔子将“仁”的精神镶嵌在礼制规范之中使得儒学礼教理论基本形成;战国时,孟子提出“仁政”、荀子提出“隆礼重法”等思想将其发扬光大。据此可知,先秦儒学家旨在(   )
    A . 继承与弘扬传统礼乐文化精髓 B . 开创独特的道德教化机制 C . 培育国民经世济民的爱国情怀 D . 重塑社会文明秩序与规范
  • 2.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汉武帝时,规定刺史常以八月出巡,岁终返京回报;武则天称帝后,规定左右肃政台“岁发使八人”,每年春秋两次出巡州县,春天以观风俗为主,秋天以行廉察为主。汉唐规定反映了(    )
    A . 中央权力遭到了地方的威胁 B . 统治者高度重视监察地方 C . 吏治是王朝面临的主要问题 D . 古代巡视制度愈来愈完善
  • 3. (2023高三下·大通开学考) 北宋前期的徭役,一开始是实行差役法,应役的主要是乡村富户;后来实行募役法,应役的主要是乡村客户、无产下户和乡村富户。这一变化(   )
    A .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 C . 提升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D . 促进了赋税制度改革
  • 4. (2021高三上·济阳月考) 成书于元朝的《宋史》总结说:儒家思想的精髓“道”在孟子之后就失传了。经过宋朝道学学者的努力,儒家的“道”方才“焕然而大明,秩序而各得其所”。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阶段特征阐释最为恰当的是(   )
    A . 民本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B . 适应政治大一统神秘化 C . 吸收佛道成分维护纲常 D . 专制体制下批判与启蒙
  • 5. (2021高三上·济阳月考) 下表为清前期运河、沿海、长江诸关关税在全国关税总额中所占比例表。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分类

    康熙

    雍正二年

    乾隆十八年

    嘉庆十七年(1812年)

    全国关税总额

    122万两

    151.5万两

    459.6万两

    481万两

    运河诸关税额占比(%)

    50.5%

    40.6%

    32.8%

    29.1%

    沿海诸关税额占比(%)

    14.9%

    13.4%

    22.5%

    36.9%

    长江诸关税额占比(%)

    30.6%

    32.1%

    24.9%

    28%

    三者合计占比(%)

    96%

    86.1%

    80.2%

    94%

    A . 政府不断提高关税税率 B . 商品流通格局发生变化 C . 沿海地区通商口岸增多 D . 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局面
  • 6. (2021高三上·济阳月考) 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洋纱输入最多的是产棉稀少的华南、西南地区,而江南地区输入洋纱要少得多,上海附近的松江地区土布店收购土布时声明“掺和洋纱,概不收买”。这说明当时(   )
    A . 原料成本高低会影响洋纱输入数量 B . 上海地区思想解放程度滞后 C . 自然经济解体程度受西方侵略影响 D .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快速发展
  • 7. (2021高三上·济阳月考) 20世纪初,梁启超认为要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塑造理想国民,就要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就要强健国民体魄,提倡军国民教育,鼓吹尚武精神。这反映出梁启超(   )
    A . 意识到思想启蒙是社会政治变革的前提 B . 对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有一定认识 C . 倡导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D . 对中国社会进行改良的主张存在极端偏颇
  • 8. (2021高三上·济阳月考) 下表为1938~1943年陕甘宁边区棉布生产比较表(单位:匹)。据此可知,陕甘宁边区(   )

    年份

    公营工厂

    合作工厂

    私营工厂

    家庭生产

    合计

    产量

    百分比

    产量

    百分比

    产量

    百分比

    产量

    百分比

    1938

    125

    1.8

    1620

    219

    5625

    76.3

    7370

    1939

    1429

    8.8

    400

    2.5

    5690

    34.9

    8750

    53.8

    16269

    1940

    14740

    45.2

    850

    2.6

    4500

    13.8

    12500

    38.4

    32590

    1941

    18750

    40.5

    4600

    9.9

    8460

    18.3

    14500

    31.3

    46310

    1942

    14656

    32.3

    4500

    9.9

    12000

    26.5

    14185

    31.3

    45341

    1943

    32968

    32.6

    6000

    5.8

    19630

    18.8

    45700

    42.8

    104298

    A . 实现丰衣足食的生产目标 B . 新民主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 C . 对私有制的改造成效显著 D . 打破了内外敌人的经济封锁
  • 9. (2021高三上·济阳月考) 195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首次开展全国劳动模范表彰活动,表彰对象包括工农业和军队三方面,且农业和工业战线的名额基本相当。而1956年表彰对象主要集中在工业战线,其中包括很多女性。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B . 国家发展战略的变化 C .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D . 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 10. (2021高三上·济阳月考) 下表所示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下表反映出这一时期我国(   )

    时间

    主要方式

    1978~1992

    以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为重点

    1993~2002

    大力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国有中小企业。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扶持中小企业(科技型企业)向“专、精、特、折”方向发展

    2003~2012

    形成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2013年至今

    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有针对性和差别化地推进改革。公司制改制使国有企业形成现代法人治理结构

    A .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加快与世界接轨步伐 B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地深化 C . 经济特区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D . 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机制为改革中心
  • 11. (2021高三上·济阳月考) 公元前287年,罗马通过霍腾西阿法案,规定平民会议所制定的法案,不管元老院是否批准,对国家都具有约束力。从此,平民会议成为具有立法权的人民会议,平民获得了可以担任各种官职的权利。这意味着罗马(   )
    A . 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制度 B . 自由民内部的关系得到调整 C . 贵族和平民的法律地位平等 D . 平民会议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 12. (2021高三上·济阳月考) l8 世纪的法国,多数启蒙思想家热衷于从拟设的“自然状态”出发, 谈论人普遍享有的“自然权利”,但这种思考政治的方式在法国大革命后被指责为无视历史与传统,用理性建构出一套抽象的政治法令改造社会将使法国走向无序与暴政。这一认识的转变表明西方社会(   )
    A . 对“天赋人权”的理性反思 B . 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同情支持 C . 对社会贫富分化现象的愤懑 D . 对社会政局持续动荡的不满
  • 13. (2024高一下·任丘期末) 1534 年,耶稣会在巴黎创建。会内纪律严格,一般会士必须绝对服从会长和教皇。会士可以不穿僧服,不住修道院,加强同世俗间的交往,兴办学校、医院,结交各国宫廷显贵,甚至担任官职。据此可知耶稣会(   )
    A . 意在冲击天主教的精神统治 B . 体现出宗教改革的部分成果 C . 不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整合 D . 是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组织
  • 14. (2021高三上·济阳月考) 有史学家认为,法国大革命实际上并不是发生在受压最紧的时候,而是发生在原来压得很紧,然后逐渐放松的时候。路易十六时期改革已经开始,改掉了一部分,使得没有改的这一部分显得分外突兀,从而引发了法国大革命。该史学家认为法国大革命是(   )
    A . 弱化专制统治的结果 B . 改革目标不实际的结果 C . 改革进程不平衡的结果 D . 封建高压统治的结果
  • 15. (2021高三上·济阳月考) 1884年,英、德等15国召开柏林会议,主要议题为解决刚果河口争端问题,会议签署的《总议定书》宣称其宗旨是“本着相互友好协商的精神确定发展非洲地区的贸易和文明”“并保障各国人民在两条流入大西洋的非洲最大河流上自由通航的利益”。这次会议(   )
    A . 解决了西方列强在非洲的矛盾 B . 促进了非洲经济文化的发展 C . 保障了自由贸易原则得到落实 D . 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16题19分,17题12分,18题10分,19题14分,共55分。
  • 16. (2021高三上·济阳月考) 不同的境遇

    材料一:考古学者曾在西安发现了一块刻于9世纪前期的墓碑。依据碑文记载,墓主是李素,伊朗(波斯)贵族,妻子来自突厥部落。李素在广州长大,其父曾任广州港副总督。他师从当地的景教(基督教分支)教徒学习天文。育有六子,在不同部门供职。

    ——摘编自《波斯湾航海家在中国港口的遗迹》

    材料二:乾隆二十二年,清廷下令关闭江、浙、闽三海关,仅留粤海关一口准许外国商船贸易。外商抵达后,必须入居城外特许的商馆区内,并通过“十三行”进行贸易。清朝还对外商做了许多严格限制:商船进出港必须遵守规定时间,通商季节结束,即行离港,不准在港口过冬;外商入居城外商馆区后,不得随意出外,更不准入城等。

    ——摘编自《大学中国史》

    1. (1) 材料一中的墓主生活在中国的哪一朝代?他的家族是通过什么路径来到中国的?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2. (2) 材料二中的“粤海关”位于哪一座城市?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外国人在中国的处境发生哪些转变?
    3. (3) 你认为导致外国人在中国处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17. (2023高二下·香格里拉月考) 托波尔斯基认为历史解释可分为五种,其中:“定义性解释”,给现象提供定义,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问题;“结构性解释”,说明某一现象在给定结构中的位置,如某一事件的意义和作用。阅读下列地图:

    材料:

    任选一种解释的角度,解释下列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 18. (2021高三上·济阳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经济变革人类的历史始终是围绕着经济的发展而运行。经济可以有效的体现国家繁荣昌盛的程度,同时经济的发展过程可以反映国家的社会生活的变迁过程。

    请回答:将图片所反映的历史内涵填入示意图中(填写字母),并简要说明理由。

  • 19. (2021高三上·济阳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56年,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同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画下了帆船时代的句号,也开启了海军的汽船时代。1859年,法国包铁巨轮“光荣”号试航,英国也开始制造铁船,世界范围内的海军军备竞赛由此拉开了序幕。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美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之间对于海外殖民地的瓜分与争夺愈加激烈,英国皇家海军所追求的不只是微微领先于身后的竞争者。而是要让排名第二、第三国家的海军力量加起来,也无法企及英国海军的整体实力,这就是英国所谓的“两强标准”。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1889年,英国受议会通过了《海军防务法案》,海军的建造规模被扩大。

    二十世纪初,英国开始在铁甲舰的基础进一步升级制造出一种火力更猛,体积更大、防御力更强的新型战舰——“无畏号”战列舰。1905年英国的“无畏号”战列舰下水服役。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海军总吨位为271.4万吨,排名世界第一。而排名第二的德国为130万吨,排名第三的美国为98.5万吨,英国海军的总吨位比德国和美国加起来都多。至于日本海军,总吨位不过70万吨,还不到英国的三分之一。

    ——摘编自布莱恩.莱弗里《海国:海军如何“锻造”现代》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对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英国海军的发展加以评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