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区) | 1890年 | 1913年 | 增加数 |
欧洲 | 224 | 346 | +122 |
美国 | 268 | 411 | +143 |
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独立国 | 125 | 347 | +222 |
由上表可知( )
材料一:传统的天下观念把 “中国”定位为至高无上、至大无外的中心。中国既是地理意义
上的“天下中心”,也是文化意义上的“首善之区”。在统治疆城上,历代王朝直接管辖的郡县区域为核心区域,但同时通过朝贡、羁縻、土司、册封等机制吸纳周边的藩部或属国,天下体系长期呈现为一种中心清晰、边缘模糊的状态,中国的“内部”与“外部”不存在明确的界线。
摘编自葛兆光《宅兹中国》等
材料二:从 19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内忧外患的加剧,中国社会对于世界秩序的认知发生了颠覆性改变。19 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伴随着中西方在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撞击,现代地理学开始在中国得到普及,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基本学习科目。在晚清知识分子编写的地理教科书中,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得到了新的呈现。首先,其强调中国并非世界之中心,而只是位于亚洲东南部的一国。其次,晚清地理教科书明晰了中国的领土范围和边界:西界“距亚洲之中枢,与英俄两国属地相接”;东界“东隔东海,与日本国相望”;南界“南临南海,接法属之安南,及英属之緬甸,西南隔大山,与英属之印度分界”;北界“自西而北而东北,包中国之三面者,皆俄国之属地也,唯东北部之南境,隔鸭绿江,与朝鲜国相连”。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一:般以为, 革命是因为统治阶级“失道”“失人心”,社会矛盾激化到了无从解决的地步,民众才被迫揭竿而起的。这意味着革命是“发生”的,而不是“发动”的,是自然来临的,而不是人为制造的。其实革命发生的机制非常复杂,难以一概而论。有的革命是“逼”出来的,有的革命是“造”出来的,更多的革命恐怕是有“逼”有“造”,亦即朝野双方合“造”的。
------摘编自王奇生《高山滚石: 20世纪中国革命的连续与递进》
材料二:反映了一位学者对革命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
并结合中外历史上的一次革命,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材料:1956 年6月16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拉开第二轮工资改革的序
幕。新一轮工资改革依然要求基本工资按照等级划分,新合营工厂企业也应用新的国家等级工资标准。“使熟练劳动和不熟练劳动,繁重劳动和轻易劳动在工资标准.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别”“适当扩大高等级工人和低等级工人之间工资标准的差额”。《决定》提出,必须改进企业奖励制度,强调“按劳分配”,将奖励与个人生产效率切实结合起来,达到“促生产”的效果。同时,对部分特殊时间内的工人工资作了明确的规范,还发布了停工津贴的暂行规定。1957 年9月,工资改革基本结束。通过这次改革,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的工资制度实现了初步统一,各地区、各部门也统一了内部的工资制度。
----摘编自孙洁《1950年代工厂工资改革的利弊及影响》
材料:建立国际联盟的讨论主要是在英国和美 国之间进行的。1918 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了著名的“十四点”原则,其中特别指出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在这里,威尔逊再次强调了集体安全原则。英国的方案是希望建立一个大国讨论与仲裁的国际机构,这恰恰是19世纪大国势力均衡的遗产。1919 年1月18日,巴黎和会正式开幕,在国际联盟委员会中,各国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而展开了讨论甚至是十分激烈的争吵。美国主张允许德国和小国加入国际联盟,并试图借助国联以实现其全球战略。英国则主要从维护其殖民帝国的利益出发。1920年1月20日,《凡尔赛条约》生效,国际联盟正式成立。当时的会员国是44个,战败国和苏俄暂被排除在外,以后发展到63个。但是对国际联盟的诞生贡献良多的美国却因为国内反对而始终没有加入。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材料:郦道元, 北魏时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好学博闻,历览异书。他生活的时代,正当
两晋十六国各族大迁移以后,南北方许多地名,几经变更。水道系统也有变动,而且“胡汉译言,音为讹变”。因此,他为三国时人所撰《水经》作注,成《水经注》四十卷,全文约30万字,是原文的二十倍左右。郦道元的《水经注》介绍了全国1252条河流,不仅系统地阐明了水道的源流和变迁,而且记载了劳动人民所修造的堰渠分布情况和溉田亩数,各地的特产等。同时他还对郡县的沿革,城市的盛衰,以及历史故迹、民间传说,都作了详尽的记载。书中还有今天延长石油矿和玉门石油矿的最早记录。郦道元是在青、齐一带长大的,书中的许多情况,大都是他亲身经历过的。至于不能亲至的江南、西蜀,郦道元网罗了那一带的地理文献资料,借以弥补自己知识之不足。中外研究此书者众多,继而形成了一门世界性的学问一郦学。
-----摘编自王仲荦 《魏晋南北朝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