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四次调研...

更新时间:2022-01-27 浏览次数:8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了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的现象,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大多是历代王朝分封皇室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现象长期存在说明(   )
    A . 周代制度受到历代王朝推崇 B .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 . 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 . 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 2. (2021高一上·四川月考)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从汉朝台谏(御史台与谏官)分置到唐代台谏相辅,到宋朝演变为台谏合一,到明清行使监察权的机构变为科道。这一演变趋势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谏官的谏诤职能。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君主集权的加强 B . 避免造成机构的重叠 C . 台谏分置的弊端 D . 加强监察制度的权威
  • 3.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指出:“从某种角度看,该法案的意义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该法案的实施(   )
    A . 使议会掌握了立法权 B . 使议会掌握了行政权 C . 确立了议会制度 D . 造成了议会专权局面
  • 4.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公元前5世纪中期,叙拉古城邦推行橄榄叶放逐法,投票时使用橄榄叶,投票数没有最低限制且可以频繁使用,由此引发政局混乱。这主要反映了(   )
    A . 公正性缺失导致城邦瓦解 B . 内部矛盾加强了社会阶层的对立 C . 权力的滥用影响国家稳定 D . 轮番而治削弱了平民的政治地位
  • 5. (2024高二下·渌口期末) 在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国家政权体制问题上作 出了重大调整,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在权力关系处理上,扩大参议院的权力,规 定参议院除拥有立法权外,还有对总统决定重大事件的同意权和对总统、副总统的弹 劾权。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做出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
    A . 帝国主义的干涉和满清政府的阻挠 B . 革命党人政权建设经验不足 C . 限制袁世凯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 D . 进一步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 6.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下表所示是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的构成情况。这反映出当时(   )

    代表成分

    人数(人)

    党派代表

    165

    人民解放军代表

    71

    团体代表

    235

    区域代表

    116

    特别邀请人士

    75

    A . 民主党派参政地位凸显 B . 人民民主权利得到彰显 C . 民主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D . 民主政治制度走向完善
  • 7.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廷顽固派,曾经在1898年秋季以血腥的手段镇压了康梁领导的维新运动,扼杀了一切改革事业;如今(1901年)却又摇身一变,高唱起“改弦更张”“维新变法”的调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维新变法运动的推动 B . 国内外情势的变化 C . 政府治国理念的调整 D . 小农经济彻底瓦解
  • 8.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吴宗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   )
    A . 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 B . 北魏因改革成为强大帝国 C . 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 D . 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进步性
  • 9.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县官奖惩的依据;唐代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包含德、慎、公、勤等多个方面;明代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种,两者相辅进行。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   )
    A .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B . 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C .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 10.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英剧《是,首相》展现了现代西方政治体制以及文官制度运行逻辑,剧中新任首相(政务官)吉姆·哈克有着雄心壮志,试图大刀阔斧推行自己的改革计划,以博得政治资本;以汉弗莱爵士为首的文官们则只希望维持现状稳定,反对各种激改革,以保持自身对流水般政党选举下内阁的影响力。这种冲突体现了(   )
    A . 西方政治体制下事务官和政务官利益分歧 B . 选举产生的首相比事务官们要更忠于职守 C . 作为政务官的首相无法领导文官开展工作 D . 事务官们比选举产生的首相更加爱岗敬业
  • 11.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规定:“致力国民革命十年以上而有功劳者,经证明属实即可免试任为公务员。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该规定体现了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突出特点是(   )
    A . 使公务员考试和任用有法可依 B . 受其政权性质的制约和影响 C . 为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了条件 D . 充分体现了开放性和平等性
  • 12.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永徽初,敕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行成、侍中高季辅等······参撰《律疏》,成三十卷,四年十月奏之,颁于天下。自是断狱者皆引疏分析之。”下列关于材料中法律文件的表述,最为准确的是(   )
    A . 是我国第一部封建法典 B . 体现了礼法结合的特点 C . 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D . 反映中央机构职责分明
  • 13.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人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基督教会都要介入。教会尽管本身藏污纳垢,但时刻不忘告诫人们必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杀人、贪恋别人财物等,要求人们逆来顺受,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由此可见,基督教的宗教伦理(   )
    A . 让人们忍耐顺从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B . 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对人性的要求 C . 努力为封建统治者的政治要求服务 D . 具有引导人们积极向善的教化功能
  • 14.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来袭。面对危难,白衣“逆行者”、疫区“守护员”、最美“建设者”纷纷出现,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筑起了生命健康的防护墙;爱心口罩、爱心蔬菜、爱心药物等,无数个暖人心房的“小举动”,描绘了同舟共济的画面。这些社会现象是(   )
    A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B . 以德治国理念的真实写照 C . 艰苦奋斗精神成为时代主流 D . 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体现
  • 15.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下图展示的是截止到2008年2月28日,我国各种法律法规及数量统计情况。这说明我国(   )

    A .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已形成 B .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C . 公民的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 D . 依法治国得到有力保障
  • 16.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国与西域的友好往来;唐朝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文化;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来华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这些史实反映了中国古代(   )
    A . 对外交往以欧洲国家为主要对象 B . 使者往来为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 C . 对外交往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D . 对外交往的目的以经济利益为主
  • 17.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下图是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要的国际性文献。这些文献(   )

    A . 为世界带来了持久的和平和繁荣 B . 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 C . 得到了各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 D . 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不断努力
  • 18. (2022高二上·任丘月考)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8年,民族八省区生产总值突破9万亿元,与1952年相比年均增长8.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983元和11426元,与1978年相比年均增长分别为12.6%和12.1%.这主要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地区(   )
    A . 产业结构体系日益完善 B . 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C . 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巨大 D . 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突破
  • 19.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中间地带”思想,“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观点的提出基于(   )
    A . 中国加入不结盟运动 B . 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 冷战格局下的战略思考 D . 团结开展反帝反殖斗争需要
  • 20.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国际货币基金之目的······(2)推进国际贸易之平衡发展借以提倡并维持高度之就业与实际收益,并发展全体会员国之生产富源作为经济政策之首要目标。(3)提倡汇兑之稳定,在会员国间维持有秩序之汇兑方法,并避免竞争性之汇兑贬值。根据材料,这说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A . 打破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关税壁垒 B . 成功防止了世界经济危机 C . 致力于缓解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D . 延缓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
  • 21.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出现这一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 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商业环境十分的宽松 C . 政府首创的正规货币 D . 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 22.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人口从汉代以来大体在五千万左右,清康熙时只有两三千万,乾隆五十九年激增至三亿多,道光十九年(1834年)超过四亿。导致人口激增的重要原因是(   )
    A . 清朝管理疆域扩大 B . 农耕面积增加 C . 地丁银制度在全国的推行 D . 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 23.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自宋以来,各大宗族均设有义田、义庄、义学、义宅等族产资助族中贫困者。至明清时期,义庄作为宗族的经济实体,已经超越了偶发的、单纯的济贫性质,而具备了初级形态的社会救济性质。这说明(   )
    A . 世家大族掌控着地方救济 B . 宗法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C . 政府的救济政策发生变化 D . 民间力量承担着社会功能
  • 24. (2024高一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期末)  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保障理念由强调个人自助发展到过分强调国家责任;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保障理念则开始强调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共同责任。这理念的变化(   )
    A . 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B . 说明西方社会治理能力削弱 C . 反映了民众对国家的倚重 D . 折射出人们的忧患意识增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5题13分,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共52分)
  • 25.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任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部门长官的指令,行使监察权也不受其干预。御史弹劾、谏官言事常可以不经过本部门长官而直接上奏皇帝。汉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都在六品至八品之间,明代御史和给事中均为七品,清代提高到五品。监察官员的选任有品质、年限、出身等诸多要求。御史制度是上对下的监察纠禁,谏官制度是下对上的匡正建议,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起着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

    ——摘编自宿志丕《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材料二:近代西方国家的行政监督与资产阶级革命及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一脉相承的。在尊重人和高扬人类理性的理念指引下,资产阶级摧毁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西方政治制度和行政监督体制。为保证行政监督的权威性和明确性,西方国家要求监督机构及其人员遵循如下原则:把行政监督主体的地位、职责、权限、权力行使方式用明确的法规规定下来。政府各机构的会议应当公开举行,以便监督主体拥有足够的被监督方面的信息。为防止监督的主客体错位或监督主客体两位一体,西方国家在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下,使监督主体对监督客体处于一种超然的位置。

    ——摘编自陈奇星、罗峰《略论西方国家的行政监督机制》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前后变化。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国家近代行政监督的基本原则并分析其形成原

      因。

  • 26.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基督教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这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梁启超认为,“夫所谓·····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古、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兴起的原因和意义。
  • 27.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失去了黄金储备支持的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曾一度受到威胁······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开始了他对中东的“穿梭外交”,不断地在华盛顿和中东产油国之间进行游说······最终,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于1975年通过决议,确认美元成为石油的唯一定价和交易货币,而任何想进行石油交易的国家都不得不将美元作为储备,石油-美元格局从此形成。

    ——摘编自李晓耕《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与演变分析-基于美元霸权的视角》

    材料二:科索沃地处欧洲软肋,在这个地方挑起战争必然能够迫使国际金融资本因对战争的恐惧而暂停投资于欧元区和大量购买欧元······科索沃战事一起,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就一路下跌,到战争结束时已从1欧元兑1.18美元跌到1欧元兑1.03美元的低价。而与此相反,战争期间美国股市不跌反升······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摘编自王庭东《科索沃战争与美欧经济矛盾》

    1.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国维护美元霸权的手段。
    2. (2) 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种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国维护美元霸权的手段,并说明理由。
  • 28. (2021高二上·滁州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传统基层社会治理中,乡村社会的规范主要靠“礼治”,这种“礼治”在古代道德普遍法律化的情下,具有法律效力。并且,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其解决争端的方式首先要考虑“情”,然后是“礼”,再次是“理”,最后才是“法”,乡村社会“无讼而治”。

    ——摘编自郁建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自治、法治与德治》

    材料二:费孝通在1947年出版的《乡土中国》中指出,“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摘编自梁治平《从礼教到法治:中国近代的基层治理与民间社会》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